后疫情时期,精准防护应该精准在哪?

2020
07/21

+
分享
评论
鲍天成 / 健康界
A-
A+
2020健康界峰会国际新医疗论坛:后疫情时期如何做好科学防护。

7月21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8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未来,出现疫情会是一种常态。

在这种常态下,如何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抗疫战局扭转之际,全球疫情汹涌,境外输入成为战“疫”新挑战,各地仍强调严防死守不可掉以轻心针对不同人群,如何精准防护?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如何开展?

7月21日,2020健康界峰会国际新医疗板块就请来了中美专家共同解答。从“科学防护:从医护到社会服务从业者”主题入手中,三位相关专家给出了极具参考意义的解答。

建立例会督察制度,注重全员培训考核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书记分享了协和医护人员防护的宝贵经验,要点如下:

1. 发挥集体力量,建立核心组例会制度。制度保障是医疗队保持战斗力的源泉。每晚的例会制度确保领导时刻掌握队员思想动态、身体状况,凝聚医疗队的战斗力。每日会制度确保了主治医师把握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向。

2. 细节落实,建立督察机制。医生从病房出来如何脱防护服,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哪里穿?在哪里拖?穿什么?督查机制的建立是做到无一人感染的关键。

3. 展开全员培训,掌握科学防护知识。培训外加考核,确保了人人通过培训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医护人员的科学防护规划。

发挥防护框架作用,重点落实个人防护

相比于在定点空间里的医护人员,流动人口的疫情防控工作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既要保护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的安全,也要避免因为人口流动造成的疫情二次爆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就此进行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风险和传播途径

病毒目前的主要传播途径已经明确,主要是经过呼吸道的规模传播以接触传播,在一些相对密闭的环境,可能存在着气溶胶的传播。所以在公共交通在这个期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如人流量大,人员来源复杂,空间有限等等。

2. 吃透相关文件,谨遵防护框架

关于印发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通知就明确涉及到交通工具的消毒的问题。交公共交通的人员的防护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措施,多部门要密切协和密密切配合,保持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工作活力。建立人员管理、物资储备、健康监测、个人防护、清洁消毒的专项的框架预案。

3. 着力保障机场、铁路、海关人员的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发热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配合留观,戴口罩,做登记,错峰用餐等也不可忽略。工作人员要每日进行健康监测、佩戴口罩,着力控制乘客数量,尽量加强和候车室以及列车卫生间的这些公共设施的消毒。在境外输入的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加强海关入境人员的这些健康的监测以及相关的管控尤为重要。

保持社会距离,易感人群谨防暴露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高级副总裁Matthew E Harinstein进一步谈到了社会服务从业人员的防护措施介绍以及新冠传染途经,易感人群,社区工作场合防护要点。

1.易感人群切记减少暴露。尤其是患有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或者是慢性肺系疾病的患者必须减少自身暴露在这个病毒的风险当中,这样才能降低患病的风险。

2.居家办公,保持社交距离,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远程的办公,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社交距离的隔离,加强手部清洁。

3.利用远程医疗的平台,及时的跟医生进行交流,及时获得相关的建议。

扫描下方图中二维码可直接观看论坛全程视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防护,疫情,相关,建立,风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