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这么可怕,为什么蝙蝠没事?清华等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

2020
03/31

+
分享
评论
木月(整理) / 健康界
A-
A+
我们可以从研究蝙蝠的病毒感染机制中学习到如何应对病毒感染。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人们对疫情的源头无比关注,蝙蝠也频繁走入民众视野。

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报道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

图源:图虫创意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曾表示,新冠病毒溯源和传播路径研究由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开展,中疾控病毒所检测了585份取自华南海鲜市场及武汉多家生鲜市场的样本,有33份新冠病毒阳性,其中31份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经营野生动物的西区,提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此外,研究进一步排除新冠病毒来源于家禽、家畜。新冠病毒基因组比对显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天然宿主。

蝙蝠身上能携带超过100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包括SARS、埃博拉病毒、MERS冠状病毒等。新冠肺炎这么可怕,为什么蝙蝠没事?

3月31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Orthogonal genome-wide screenings in bat cells identify MTHFD1 as a target of broad antiviral therapy”。该研究尚未经同行评议。

研究团队通过对蝙蝠细胞的两万多个基因进行系统全面的筛查,确定了数十个病毒复制所依赖的关键蝙蝠基因,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新的宿主基因MTHFD1。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蝙蝠细胞的MTHFD1表达水平比人类相应组织的细胞要低很多,这可能和蝙蝠适应飞行生活的生理变化有关。

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宿主蛋白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RNA病毒包括腮腺炎病毒、马六甲病毒、寨卡病毒等都对MTHFD1的缺失非常敏感,而MTHFD1的抑制剂carolacton对于上述病毒的复制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这个现象在蝙蝠和人类细胞都很显著。

Carolacton是一种天然产物,被作为抗生素候选分子用于抑制细菌的菌膜生成。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研究团队发现carolacton也能有效的抑制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而且抗病毒有效浓度远远低于细胞毒性浓度,展示出了良好的成药性。

蝙蝠的基因筛查导致了MTHFD1这个全新的抗病毒药物靶点及carolacton这个抗病毒小分子的发现。这个结果也提示我们可以从研究蝙蝠的病毒感染机制中学习到如何应对病毒感染。

本文综编自新京报、央视新闻、混子曰、澎湃新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新冠肺炎,清华,蝙蝠,冠状病毒,新冠病毒,MTHFD1,细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