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积富指导南平发展“健共体”,离真正实现分级诊疗不远了?
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詹积富出任南平市政府顾问、指导南平建设健康共同体一事,再度将“健共体”放在了聚光灯下——10月9日,福建省南平市政府与微医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南平“健共体”建设。项目首个阶段目标预期在180天内完成,将把南平打造成为全国“健共体”示范。
图片来源:新华网
何为“健共体”?詹积富给出的答案是:健康管护共同体。这一名词乍一听很新鲜,但其实一些地方早有实践,甚至有十分完备的实施方案。未来,“健共体”与实现“分级诊疗”有着怎样的关系?它是“医共体”的补充还是替代?名实相符的“健共体”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健共体”初步探索有成效
既往门可罗雀的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藏南卫生院,在2018年5月底,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卫生院大门口增挂了一块牌子——青岛西海岸新区健康服务共同体人民医院藏南分院。从牌名不难看出,区人民医院是牵头单位,藏南卫生院是其中1家联动单位,再加其余6家联动单位,共同组成当地一支“健共体”试点队伍。
健康界通过梳理发现,西海岸新区是全国较早破冰试水“健共体”建设的地区之一。彼年5月中旬,区原卫生计生部门联合3部门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强调要“重点建立八项工作机制”。除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业务指导和培训机制、统一诊断评价机制这3项针对医院内部的要求外,值得关注的是面向患者服务的5项:双向转诊机制、专科建设联动机制、医保付费统筹机制、全程健康管理机制、临床用药联动机制。
“‘健共体’涵盖了人生命周期的整体管理,包括医疗、医药、医保、医养;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优化区域卫生与健康资源配置。”接到任务后,新区人民医院院长许学兵时刻在积极推进此事,6个多月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7家基层医院门诊人次从平均每月4420人增至5582人,住院人次从平均每月253人增至326人,住院费用从人均每次2776元降至2548元。“‘健共体’相当于编织一张从基层到城区大医院的保障网,实现‘村镇区市’的四级诊疗系统畅通。”
今年1月,西海岸新区继续扩大试点范围,5处“健共体”全面推开运行工作。为顺利推进工作开展,区原卫生计生、人社部门在制定“健共体”考核指标体系上,下了不少功夫,将牵头单位医疗资源下沉情况、医保政策执行情况、与各成员单位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职工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网上搜索“健共体”,频繁出现的探索地区还有: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尤其山东省泰安市是《健康中国行动》文件发布以来,全国首个响应国家政策、由政府与微医集团共建的数字化“健共体”的地区。
实现分级诊疗要靠“健共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