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康奈尔医学院院长呼吁:医学院别把未来的医生“毁了”

2019
09/03

+
分享
评论
樊梦娇(编译) / 健康界
A-
A+
医生短缺,可能是因为很多医学生还没出校门,就被累趴下了……

近年来“职业倦怠”一直是医疗行业关注的要点,而医学生在接受教育成为住院医师之前,也越来越多的面临抑郁风险,对此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院长兼医务教务长Augustine M. K. Choi发文呼吁医学院多关注医学生心理健康:

医学院应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洞察力、有爱心的医生。事实却相反,聪明、有天赋和饱含热情的学生,在接受医学教育后反而变得精疲力竭、心情压抑,成为实习生、住院医师和医生后,这些人抑郁和倦怠风险会更高。

我对医学院的要求并不陌生。我父亲和岳父都是医生,我自己是肺科医生,妻子是肾脏科医生,一个儿子是内科医生,另一个儿子是医学生。因此,作为医学院院长,我也在不算思考,如何为不同时代的医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相比我自己和我之前的几代人,今天的医学教育对学生来说要更为严格,也更容易给医学生造成伤害。

过半美国医学生有抑郁症状

2014年Mayo Clinic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美国医学生有抑郁症状,56%的医学生表示,自己光上学就已经感到筋疲力尽了。这一研究还发现,医学生患上临床严重抑郁症的风险,是其他职业同龄人的2到5倍。不只是美国,2016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47个国家的医学生抑郁率为27%,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这不禁让人担忧:有心理困扰的医学生,能否有效地治疗未来的患者?与此同时,也难免让人质疑,医学教育怎么就把医学生给“毁了”?

这似乎不难找到答案。

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接受的教育是:提倡自我牺牲,而不是照顾好自己,无论多累都要有职业精神。这种环境下,即使面对长时间的挫折和疲劳,需要学习大量复杂的信息,学习治疗患者及应对其他陌生的挑战,提升诊疗能力依然是医学生最重要的目标。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进入医学院的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他们很快发现,周围的人在学术上甚至比自己更优秀。在同龄人的竞争和对比之下,他们很容易忘记希望成为医生的初心,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或疲惫,认为这是能力不足的表现。而那些情绪低落或焦虑的学生往往感到羞愧,怀疑自身的能力,且不愿意寻求外界专业的帮助。

值得庆幸的是,部分医学院和专业团队已开始采取措施,改善学生的幸福感和应变能力。研究者们正在分析,当前的学习环境是否是导致医学生倦怠的主要原因,教育工作者也对医学教育中常见的压力因素给予特别专注,包括课程设置、标准化测试、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及向住院医师的过度等方面,以评估学术界是否与新生代的学习方式或功能相适应。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充分认识和理解倦怠等问题,并调整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住院医师和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学院,医生,院长,医学生,同龄人,心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