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亮“绝活” 梁万年透露未来改革重点

2019
06/26

+
分享
评论
白雪(整理) / 健康界
A-
A+
是什么让这个市做到大病不出县?哪个省公立医院收支平衡率最高?

十年医改,各地创新举措接连不断。自2015年2月与2016年5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先后确定两批共11个省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后,这些地区都铆足了劲儿,用各种方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6月26日,一场关于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典型经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安徽铜陵召开。难得的是,此次发布会,不仅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还让这11个地区卫生健康工作负责人集中亮相。

在顶层设计上,梁万年对接下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工作透露了哪些计划?下一步要取得哪些突破?其中几个地区的医改经验到底有哪些值得借鉴?

图片来源:中国网直播,下同

梁万年:4项工作深化医改试点工作

选择以省为单位而不是以县或某些个别地区开展改革试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出于哪些考虑?

“我国一些省份从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来说,都相当于欧洲中等国家的水平。”梁万年直言不讳,“各省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仅靠单项政策推动和个别地区的推动改革,很容易形成政策孤岛和改革洼地,难以实现改革的整体效应。”在梁万年看来,如果以省为单位统筹进行改革,必然会较好地发挥对全国的示范带动作用。

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已经确立,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他随即透露出要做好四项工作。

首先是体制机制上发力突破。仍然要在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其次,在巩固改革成果上下工夫。当前,整个医改立柱架梁的任务已基本完善,依旧要,把各项改革成效落实到位。各试点省份先行先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先进经验,要继续强化和挖掘经验,争取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最后,各试点省份仍要多推出一些便民惠民举措,在提升群众获得感上出实招。

安徽:“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县域医共体探索

安徽省是第一批被确定的医改试点省份之一。彼时,著名的县域医共体改革——“天长模式”随之孕育而生,后在省内乃至全国得到推广。

说起这一模式的发展过程,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总结为7个字——“两包三单六贯通”。

“两包”是指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人头总额预付给医共体,扣紧医防融合利益纽带。

“三单”则是建立三个管理清单。首先为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强化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和保障责任。其次为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明确内部成员单位法人地位、功能定位、职工身份和投入渠道不变,同时要求内部行政、人事、财务管理、医疗服务、医保管理、药械管理、信息系统及绩效考核上下统一。最后是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以此落实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

“六贯通”则指的是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六个关键环节——实现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的上下贯通。

2019年,安徽省已经在37个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计划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县域医共体转型升级,打造县域医共体3.0版本。”陶仪声说道。

福建:医保制度改革再创新

与安徽一样,福建也是首批被确定的医改试点省份,一直以来,其医保制度改革可谓是抓住了“三医联动”的“牛鼻子”,涌现出三明经验并将之复制到全省医保的管理架构中。

此次发布会,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副巡视员杨闽红在介绍“以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为重点”的相关内容时,公布出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其医保制度改革的可借鉴性。

据杨闽红介绍,今年按各地当年实际征收的30%筹集省级调剂基金,第一季度已集中金额25.63亿元,受益统筹区7个,反响良好。此外,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中,全省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超700个,其中三明市实施C-DRG组达796个、覆盖出院人数占比67.24%。全省更有417家医疗机构纳入全国联网结算范围。

浙江:今年创新举措又推出十项

浙江虽是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但近年来,其诸多医改创新举措脱颖而出,例如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及全面推动的县域医共体建设。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巡视员马伟杭在本次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推出“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等十项举措,实现预约挂号“全省通”、付费结算“全院通”、院内服务“自助通”,并入选全国医改十大新举措。在此基础上,2019年,省内又推出新十项举措,推进“云胶片”“医后付”“刷脸就医”等新应用,50个县实现“出生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的落地。

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浙江省同样开展的风生水起。截至目前,有70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将208家县级医院和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融为一体,医疗、医保、医药得以联动,建立起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和药品供应新机制,成立人力资源等“五大中心”,实行资产运营等六统一管理。

2018年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较上年增长12%和22.3%,县域内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分别提升4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

重庆: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能让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林自豪地说出“我市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背后依靠的是其近年来对“互联网+医疗”的成功探索。如何打破市内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地域的局限,作为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重庆则以基层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来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其中,重庆市的做法是大力发展远程诊疗。

据周林介绍,针对边远地区群众看病不方便、基层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重庆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大力发展远程诊疗,已经建立市-区县-基层三级远程诊疗服务体系。

在市级层面,以市级三甲医院为核心,与区县医院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区县层面,依托区县级医院建设区域远程诊疗中心,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如南川区依托区人民医院三甲优势,建立区域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病理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五大中心”,并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DR或CR等设备,累计服务基层患者20万人次。

目前,重庆市有90%的区县开展远程医疗,远程心电覆盖70%以上区县,13个区县建成区域影像中心,年远程诊断超100万例,让边远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全市县域内就诊率91.2%。

四川:“三监管”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同样是建设医疗信息化,四川作为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聚焦的方向则在探索完善综合监管制度上。

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介绍,省内创新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简称医疗“三监管”),来有力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监管已基本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全覆盖。

让宋世贵欣慰的是,与监管实施之初相比,医疗服务不断得到规范,其中,不合理问题线索下降83.5%,查实不合理问题下降81.07%;全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虽达到735组,但低风险组死亡率较制度实施初降低0.19个百分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2.76个百分点,药占比由实施初的33.6%降至目前的27.33%。

医疗“三监管”开展以来,震慑态势基本形成。监管平台共筛查疑似问题线索60余万条,责成医疗机构整改不规范医疗行为问题3.91万条,认定不合理医疗行为问题6000余例次,对5700余人次医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执业意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行业监管效率得到提升。

陕西:实现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较全国平均高11.5个百分点

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是医改的“重头戏”,同时作为第二批医改试点省份,陕西省则在这一方面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颇多肯定。

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可谓是其改革中的一个特色。截至目前,陕西省10个设区市和83个县均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除此,30%以上的二级公立医院、10%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工作。54家医院承担中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任务。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覆盖10个市40余所二三级公立医院。“实现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占78.99%,较全国平均高11.5个百分点。”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岭一一介绍道。

在编制人事改革中,陕西省又有什么创新做法?随后,他用咸阳市的“一控、二变、三保障”举例。“一控”即编制总量控制,“二变”即人员公招、临聘变为自主招聘、岗位管理,“三保障”即编制内外同岗同待遇、财政适度保障、定期核查监管。改革后,在咸阳市近三年所招1425人中,有844人由长期临聘转为编制备案管理,副高级以上职称岗位设置比例由16%增加到2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梁万年,医改,绝活,医共体,医疗,省份,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