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地震 | 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 华西医院这样指挥救援

2019
06/18

+
分享
评论
桂克全 / 健康界
A-
A+
华西医院在地震中的很多表现,已成为我国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珍贵参考。

编者按:

宜宾地震,牵动国人心。不禁让人想起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在那场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和悲痛的事故中,华西医院勇担重任,不仅要应对地震对医院自身的影响,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参与一线救援。过硬的医疗和管理水平、敏捷的临危应变,让刚刚强大起来的华西医院接住了大地震的“检阅”。他们在地震中的很多表现,成为我国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珍贵参考。

在全国医界驰援宜宾的当下,健康界特刊发《解密华西》中关于11年前华西医院应对汶川大地震的章节“地震检阅”,希望对医院应对灾难事件有所启迪。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巨大的地震波从重峦叠嶂的汶川向外扩散,医护人员随后由五湖四海向四川汇集。残砖断瓦的废墟之上,交织着生离死别的悲恸和八方支援的温情。相比赶到四川救援的医疗界同行,华西医院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大型医疗机构,既要参与医疗救援,还要有序融合外来的救援力量。总之,得扛起 3 项重任:复杂危重伤员的救治中心;灾区一线医院的支援中心;省外医疗队的后勤保障中心。

事发突然,极具考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华西医院几千职工紧急投入应急救援,历经数个夜以继日的忙碌,换来一串抚慰内心伤痛的数据:截至 2008 年底,累计接诊地震伤员 2814 人次,收治入院 1897 人次(其中危重伤员 1153 人)、心理干预 32300 余人次,心理巡诊 115000 人次。等到救援结束,他们意识到,巨大的地震无形中是对华西医院前些年扩张规模、建设学科、提升医疗水平、优化医院管理等结果的一次全面检阅。

事实表明,在这次检阅中,他们得到政府和国内外同行来之不易的认同。认同不光是感人肺腑的救援事迹,更重要的是,他们平时“养兵千日”的深谋远虑,以及“用兵一时”阶段的应变智慧。后来,这些都成为我国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珍贵参照。


当日:临危应变

巨大的地震波毫无征兆地袭来时,石应康与医院几位中高层管理者正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开会。突然摇晃的楼体打断“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会议室顿时异常安静,数双眼睛愕然对视,满脸茫然。

与会者之一的医院党委副书记李正赤大喊:“地震了,快跑。”

石应康最后一个跑出会议室,当他冲出行政楼一层的大门,看到门口停放的一辆小车仍在前后摇动。他明显地感觉到头晕,脚还站得住。此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我第一个要抓的是什么”。

正想着,党委副书记周瑞敏闯入他的视野。石应康以极快的语速布置出地震后的第一道命令:“以前听你说有个朋友在省地震局上班,赶紧去问问余震的情况。”话音刚落,周瑞敏便跑着离开去执行任务。

通常来讲,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为主震;主震之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为前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为余震。地震序列常被分为 3 类:一是主震型,即主震的震级高,释放出全地震序列 90% 以上的能量,又可细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小类;二是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三是孤立型,只有主震,几乎没有前震和余震。

后来的事实证明,汶川大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也就是接下来的震级要低于主震,可当时的石应康不可能未卜先知。

周瑞敏前脚刚走,张伟出现在石应康眼前。他一把抓住张伟:“你赶快去看看医疗业务用房还能不能使用,有没有毁灭性的破坏。”接到命令的张伟做了周全安排,一边是本院的后勤队伍先自行满院查看,另外同时派人联系当初设计华西医院医疗楼的西南建筑设计院,邀请专家到现场专业地评估业务用房的受损程度。

部署两事总共耗时不到一分钟,石应康立即转身跑向医疗楼。

华西医院的行政区与主院区相隔一条马路,再加上院区内的空间距离,跑到那里大概需要两三分钟。就在跑步前进的这两三分钟里,石应康的脑子飞转。他有放心的地方,过去十几年,医院已逐步建立起“授权式”管理文化,中层管理者均内生自觉能动性,不再像以前那样等到指令再行事。他相信每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在紧急时刻都会主动地行动起来。另外,医院此前制定过灾害应急预案,虽然这份预案并非专门针对地震,内容也比较粗,但有很多共性的条款可以参照。再者,医院的组织架构中设有负责横向协同的运营管理部,他们此时也会履行自身职责,协同各个纵向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应急处理事宜。

想到这些,他认为自己无需再去亲自指挥每个部门,就靠组织架构自身的动力即可督促运转,“纵向部门履行责任,横向部门负责协同”。当然,他此时也做不到亲自指挥——手机信号已经彻底消失。

这时他唯一担忧的,是医院队伍的伤亡。

在其脑海里,总共分出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人员没有伤亡,建筑和医疗设备也无损坏,那么医院就保留完全的救灾能力,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救他”,即医院派出人员和物质对外提供救援;二是院内人员出现大量伤亡,建筑物和医疗设备也遭受严重破坏,若是如此,主要任务就在“自救”;三是处在前两者中间的一种情况,即人员略有伤亡,设备和建筑中度破坏,那医院则先开展自救,然后组织力量开展“救他”。

想着想着,他已穿过马路跑到主院区,抬头一眼望去,所有楼体未塌,而且院区中间的露天花园里站满医护人员和患者。他猛松一口气,“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接着直奔第二住院楼。

第二住院楼是外科手术室的集中地。医生出生的石应康知道,此时最危险的莫过于心脏外科手术,因其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如果医生离开岗位,病人会立刻死在手术台上。其次是接受开颅手术和 ICU(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令他稍感欣慰的是,此时大楼内很多房间依然亮着灯,普通电源未断意味着 ICU 及其他监护室的呼吸机不会停止。

石应康冲进第二住院楼内,迎面还有接连不断的人群向外涌,只能逆人流往里挤。到达电梯口,看到保安已封锁电梯,他几乎以“断喝”的语气命令保安打开电梯:“我要上 13 层。”这位保安下意识地打开电梯并陪同石应康抵达 13 层(心脏、颅脑、心胸等大手术均在这层做)。

还好,正在进行的两台心脏手术,医护人员都坚守岗位,而且其中一台已结束体外循环阶段,地震时正在关胸;另外一台刚开始不久,还未进行到体外循环阶段。石应康责令他们赶紧做好处理停止手术。

接下来查看的几间手术室,要么刚刚开始,要么临近完毕,石应康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略微有些松弛。转着转着,就到了肝胆外科的手术室,这便遇到后来流淌于数名记者笔尖的感人故事。

地震前一小时,肝胆外科主任李波换好服装,开始给一名患者进行肝门的胆管癌切除手术。与往常的无数次手术一样,手术刀在他手间利索地游走。就在手术的关键段——部分肿瘤已被切除,他和搭档们突然感到手术室剧烈摇晃,手术床也出现移位。“地震了!”其中一名护士惊叫。

作为资深的肝胆外科专家,李波用不着细想就知道,此时假如停止正在操作的手术,患者将立即死亡,即便把伤口简单缝合,将胆管留在体外待予日后再行手术,那时的治疗风险也将高出数倍。

跑还是留?这是人在危急时刻的本能反应。

事后大家都知道,就在李波面临生死抉择的同一时刻,正站在讲台上授课的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老师范美忠,选择赶在学生之前逃离教室。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迅速引起轩然大波,范美忠也因此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

感受到地震的李波和同事们当时自然不知道“范跑跑”,但他们下意识作出了与之相反的决定。

手术继续进行,3 名助手一起用臂力顶住倾斜的手术台。“手术只停止了 10 秒左右。”一位助手回忆。就在他们继续手术约 20 分钟时,巡查医疗楼的石应康抵达这里:“怎么还不撤离?”李波没有抬头,简单地回应来自院长的抱怨式关心:“现在停不得。”石应康马上说:“那我在这儿陪你们。”

感动是相互的。听到石应康的话,李波和同事们顿感“眼睛发热”,但坚决拒绝石应康的等候。

17 点 30 分前后,李波和同事结束这位 56 岁妇女的手术治疗,此时距离地震已过去 3 小时。事毕,他赶到操场接受调度,被分配到急诊科轮班指挥分诊和实施外科手术,直到次日凌晨 1 点才得以短暂睡眠

被李波“拒绝”的石应康,继续由 13 层逐层往下巡查,那名保安也一直陪同。稍微放松的石应康突然看到保安身上挂着一部对讲机,于是让他用对讲机通知医院的主要领导“到老地方集合”。之所以称作“老地方”,是因为医院应急救援预案中写明,一旦遇到灾难,所有高层管理者赶往第一住院楼门口集合。高层管理者手中没有对讲机,这名保安不得不通过其他保安分头通知。

石应康和保安来到 11 层的监护室,里面大概还剩一半正在使用呼吸机而不能跑动的病人,全体医生和护士也都陪在他们左右。

再往下一层就是神经外科病房,一名年资较高的护士长看着闯进来的石应康,语气镇定地说:“能够走的(病人)都走了,走不动的(病人)我们都在。”那位护士长的镇定表情尤其令石应康难忘。

两人继续往下,这时碰到另外一名保安。这名保安告诉石应康,底下的病人已经全部疏散,保卫部正给每层楼派留一名保安,专门守卫人去楼空的病房,防止有人趁乱盗取医院和患者的财物。

得知这个消息,石应康迅速赶往集合地。

到达第一住院楼门口的他,情绪由“焦急”转到“欣慰”。

这时刚过 15 点,距离主震过去 40 分钟左右,党委书记郑尚维和时任医疗副院长曾智已检查完第一住院楼包括 ICU 在内的病房后,正指挥救援队装备各种物资。“乱七八糟的东西别拿了,只要带好急救用品和吃的穿的!”洪亮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里都听得一清二楚。总体来讲,石应康判断得没错,各个部门都在按照职责自动运转(见下表)。

混乱也有,就在曾智安排救援队期间,一名护士急匆匆地跑来汇报,说有一个患者在转移途中心跳呼吸骤停,经紧急救援后心肺复苏,急需调用生命支持设备支援;另有护士报告一名正在输血的病人跑丢了;还有护士制成护理单元提示牌,满园子找寻本单元的病人。近 40 亩的花园中,五六千患者及家属的惊恐与数百医护人员的忙碌交织在一起。

大约 16 点,外出救援的所有救护车到齐,“简装版”的救援物资也已装车,唯独预案中第一梯队的救援人员尚未全部到岗。因为有的人前一天值夜班,地震时正在家休息或者在外逛商场,等等。没过一会儿,暂缺的人员陆续抵达医院,好几位在路上还遇到感人的经历——出租车司机听说是华西医院的医生执意拒收车费。

接近 17 时,华西医院的首支医疗救援队出征。

就在这时,开始有地震伤员由出租车送至华西医院,他们大多来自成都周边,有的因跳楼摔断腿,有的因逃离时被踩伤。伤者办理入院时,石应康才知道,曾智已安排急诊科主任王一平腾挪出 80 张床位;另外,主要负责院内抢救现场指挥调度的时任大外科主任程南生,也已基于急诊科力量临时组建起一支多学科团队,除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还抽调几名外科、骨科、检验科的医生汇集于此,只等伤者入院。

同样是在这个时间,周瑞敏赶回医院,向石应康、郑尚维、曾智、李为民等在现场忙碌的高管捎来一个好消息:初步预计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往后会有余震,但震级不会超过主震。

说话间,张伟也赶到集合点:西南建筑设计院得出评估结论,华西医院业务用房的主体结构没有问题。另外,他还已作出两个重要部署,一是给急诊科外面安装照明灯;二是安排采供维保部的人员出去采购棉花、纱布、床单等必备的医疗救援物资。

华西医院负责采购的人似乎有种天然的敏感性,2003 年 SARS 突袭,等到很多医院反应过来时,华西医院已把成都当地的口罩、消毒液体等耗材采购一空,一些医院后来不得不上门找华西医院相帮。

听到接踵而至的信息,石应康颇感欣慰,自己多年慢慢渗透的“授权脱胎换骨 229式”管理果然见效,曾智、张伟等医院中高层管理者在紧急时刻自行运转,无疑给他和郑尚维腾出时间思考应急救援战略层面的问题。

需要石应康抉择的事情来了——聚集在花园的患者当晚怎么办?

几小时前,刚刚感觉到大楼摇晃,惊慌失措的病人家属和能够走动的病人火速逃离病房。没过多久,华西医院硕大的露天花园站满惊魂未定的人群,低矮的树枝上挂满各式各样的输血袋或输液袋。

安顿他们的办法有两个。

其一,搭建地震棚。这也是医疗机构震后安置的国际惯例,缺点是待建的床位量特别大,且简陋的条件无法保证病人的医疗质量;其二,因两个关键的决策依据已明——“余震递减”和“建筑主体结构没有问题”,那就安排病人回到楼内原位。石应康把前种方案称作“明哲保身”,即便到时出现事故也可借国际惯例脱责。第二个方案则完全不同,全体按序回到完好的病房大楼,虽然动机是保护病人,可万一再有地震导致本已脱险的病人和家属出现伤亡,“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那一刻,石应康顶着巨大的压力。

他倾向于第二种方案,但与平时做抉择不同,这时若找郑尚维、曾智、李为民等医院高管商量,显然有些不妥,让大家表态等于分解责任。接着他又想,假如真的再来一场更大的地震,华西医院抗震级别如此高的房子都被震塌,那到时整个成都都可能已被夷为平地,自己那时人都可能不在世间,何谈承担责任。

经过短暂思考,石应康作出决定:医护人员回到病房为即将到来的批量伤员做准备,轻病人自愿选择是否回病房,但晚餐在病房开。

“当日 18 点,天下起雨来,在医院的劝慰下,病人陆续回到病房,秩序开始恢复正常。”国内一家媒体记录了当天的这个现场,新闻配发的照片,是石应康拿着一个扩音器在向花园内的患者喊话。

当然,尽管没有找同事们商量,他依然为此感动,因为当他讲出“回到病房”的决定,无一人表示反对。要知道,那时候谁都明白,只要表示反对,无论后来出现任何事故都可脱责,默认则相反,可能面临共同担责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因此毁掉前程。可是,关键时刻,没有人惦记个人得失,心里只想着病人安危和医疗质量。

当全部病人回到病房,已到晚上 8 点左右。

这时骨科主任裴福兴找到刚刚停歇下来的石应康汇报一件要事,依据下午接诊的几十个地震伤员来看,未来几天的诊治会以骨科为主,估计仅靠华西医院自身的骨科力量难以招架,最好寻求外地医院的支援。那时华西医院共有 4000 多张床位、6000 多名医护人员,总体资源足够,但骨科的专科人力资源毕竟有限。裴福兴还建议抽调各科的住院医生汇集至骨科,帮助接诊、写病历、开药等,给手术医生腾出时间。

石应康当场就赞赏裴福兴的预见性。

也就是在这天晚上,裴福兴向北京、天津、香港的几家知名骨科医院发出支援请求。与此同时,得知信息的天使宾馆(华西医院的产业之一)立即腾出房间,为接待即将来到华西医院支援的医疗队做准备。此后两天,几家医院的创伤骨科医师陆续抵达,正好赶上接诊高峰。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华西医院的病人被疏散到主院区的露天花园。

紧锣密鼓忙碌大半天,疲倦的石应康心里却很舒坦:医护人员临危不惧;组织机构无需自己临阵指挥即自行运转;横向的运营管理部穿针引线,保障各纵向职能部门协同履职;病人回到病房比住在地震棚得到更好的照护;包括裴福兴和采供维保部在内的诸多华西力量,不仅主动履职,还前瞻性地思考怎样更优质地开展应急救援。


医疗:急中生智

5 月 13 日(地震第二天)清早,虽然震后 10 余小时送达华西医院的伤员数量有限,但大家夜间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了解到地震“相当严重”,于是华西医院高管紧急召开会议,与会者还包括几个重点参与救援的职能部门和专科管理者。总共作出 4 项决策:

一、全院医疗队伍向骨科学习,主动预测并寻求支援。

当场,麻醉科、ICU、肾内科、感染科等数个科室均提出增援需求。当时华西医院拥有重症监护床位约 170 张,占成都同类床位总量的 40%左右,但该科主任预计将有很多重症病人转移到这里,所以也提出增援。同日上午,京、沪等地的多科专家接到华西医院的增援请求。事实证明,他们后来在救援中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精神心理科的灾后心理干预和康复科的康复治疗均及早介入。形式包括两种:一是针对来院治疗的伤者,介入时间提前至伤者入院的那一刻;

二是给外派的医疗救援队配备两科的专科医师。

三、暂停院内全部非紧急手术,为地震伤员腾手术室。除此之外,动员病情较轻者出院,在 5 月 12 日急诊科腾出 80 张床位的基础上再留置 200 张空床备用。

四、收治伤者入院前,检查他们是否患有气性坏疽和破伤风两种感染性疾病。这几乎是在开会期间根据院内急诊新情况临时作出的决策(13日早上已发现首例气性坏疽病人)。石应康等院领导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两种疾病,源于它们极易导致病人死亡,而且细菌可以在病人之间传播,造成伤口对伤口的传染,从而引起一个特殊的院内感染。

由此,华西医院 13 日下午即在急诊入口建立起伤口预处理流程,所有伤者只要有伤口就不能直接进入急诊科和住院楼,必须先接受伤口分泌物检查。医院还专门设置一个空间接诊上述两类患者,以及对其实施手术治疗。与此同时,医院还寻求外援增强院内感染防控。

基于这些,华西医院临时创建出“伤情分拣”流程(见下图):

各种准备均已做妥,奇怪的是,迟迟未见大批伤者入院——预留的床位在 13 日中午仍未住满。

此时,地震救援的黄金 72 小时已经过去 24 小时,石应康等人一边焦急,一边满腹疑问:明明新闻时时刻刻在播送北川、映秀、都江堰等震区的惨烈现场,为何此时仍没有批量的伤员被运到华西医院?

经过打听方才知道,不知何故,外面盛传华西医院的床位已经住满。得到消息的石应康、李为民立即作出指示:给所有网络医院打电话,告知他们华西医院还有足够的力量接诊地震伤员。

效果立竿见影。自 13 日下午起,送到华西医院的伤者量迅速上升。13 日整个夜晚,华西医院灯火通明,医护人员彻夜忙碌。

14 日早上,石应康、郑尚维、曾智、李为民、张伟等医院高管二度召开联席会。其中一个重大决策是,考虑到运来的伤者衣裤极脏,以及家属随身携带大包小包的用品,医院在急诊楼门侧搭建两个棚,新组建一个团队,专门负责用塑料袋包装伤者更换的衣物和家属携带的用品,每个包装袋写上伤者的姓名后统一寄存在棚内。至此,伤者入院前,要经过两道程序,一是 13 日确定的伤口检查流程;再就是更换衣裤并交存医院暂时保管。事实表明,后者明显有益于病区清洁。

快速开完联席会,石应康直奔四川省卫生厅。

他去卫生厅主要汇报两件事情:首先,地震黄金救援时间已过去 40小时,请卫生厅调度更多的伤员到华西医院治疗;其次,医院发现越来越多的特殊感染者,建议卫生厅通知各家医院均建立分诊流程。

华西医院的接诊高峰出现在 14 日下午,《南方周末》对此有过报道:

5 月 14 日 12 点 43 分,第一批地震伤员通过直升机被送抵华西医院,这同时意味着华西医院迎来了接诊高峰。“第一批到达的伤员有 43 人,几乎都是惨不忍睹的骨折和外伤。”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廖志林介绍,“但其实他们是幸运的,骨折和外伤让他们有机会坚持,能挺到现在。”

14 日 19 点 15 分,10 辆救护车嘶鸣声中,风驰电掣驶进华西医院。等候在急诊楼前的三四百名医护人员同时冲向救护车,瞬间白衣舞动。对华西医院而言,这是一场从未遭遇的“战争”。它的对手是摧毁万物的地震,它的目标是让那些气若游丝的受难者活过来。急诊科门口几百平方米大院已成巨大的临时接诊室……

得益于此前腾挪床位等应急准备,高峰期的病人迅速入院。

5 月 15 日早上,石应康组织第三次联席会。再过几个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就将结束,即使一线救援队再发现肝破裂、脾破裂的伤者,也不能转运到华西医院,必须就地救治。那么接下来几天,院内接诊的将是急救之外的伤员,以及周边医院难以治疗的转诊伤者。基于这种判断,医院高管作出决策:自 17 日起,每天预留 200 张空床备用,各科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毕竟,还有大量其他患者等着手术治疗。

连续几天没有硝烟的战场,华西医院除了作出上述应急救援决策,院内救治现场也创新连连:

其一,从全院各科室抽调年轻医生和护士,建立若干个由医生、护士和志愿者组成的接诊组。每当救护车入院,一组成员全部上阵,各行其责,有的负责接待患者,有的负责存放患者的随身物品,等等。

其二,一名 ICU 医生和一名外科医生组成团队,每天一起巡查一次所有地震伤员的病房,主要检查分诊时是否有误,把应该由 ICU 收治的伤员分到了一般病房,以及伤员入院后是否出现需要急救的病情变化。几天下来,巡查组还真检查出几例呼吸衰竭、出血加重的患者,随后及时转到 ICU 病房或紧急进行手术治疗。

其三,始于 2003 年的住院医师、护士和技师规范化培训,使得华西医院在紧急救援时期拥有足量的机动队。

其四,骨科分出抢救线和治疗线,划分出“病情稳定病人病区”、“危重病人病区”、“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病区”,以及院内感染、特异感染隔离病区。再者,暂时取消日常的“医生跟着病人走”模式,采用住院医师固定制。意思就是,平时骨科的诊疗强调医生跟着病人走,即以科室为单元分配床位,一名医生治疗的病人可能住在科室内不同的病房,为了方便病人,医生走到各个病房对他们进行治疗处置,而地震救援期间,裴福兴将此调整为一间病房固定由一名住院医师负责。如此一来,更能保证地震伤员每时每刻都有医生照护。

其五,护理采取功能制和责任制相结合,让每位伤员随时能得到护理。另外,每个病区急救护理组下设多个分组:接诊组负责初步评估伤员病情,登记伤员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单位、伤情等基本信息;观察治疗组负责危重病人以外所有骨科伤员的护理、病情观察和医嘱执行,以及协助医生完成换药、石膏固定、手法整复及夹板固定;生活护理组负责地震伤员的生活起居护理;心理干预组负责开展地震伤员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后勤保障组负责筹集、补充、储备、管理骨科专科物资设备,供应伤员、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饮食和后勤物品发放,还有指导志愿者。在救治后期,后勤保障组还负责与民政部门沟通,协助伤员返乡。

度过这段紧张的日子,石应康、裴福兴等人总结出院内医疗救援的四项经验:① 科学检诊、专科治疗。医院一定要按照伤情属性、轻重缓急和集中收治原则收治病人。② 全院动员,重点集结。比如,急诊科由多科专家组成联合救治医疗组轮值救治伤员,实验医学科在急诊科现场开展细菌涂片检查,调整骨干力量向急诊、骨科、ICU、手术室集结支援,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相应专业的专家增援;③ 调配资源,保证供应。医院应预留充足的床位用于接收伤员,后勤部门迅速征集应急物资和保证急救药品供应。④ 通过学科交叉提高抢救成功率。如骨科联合肾内科、ICU、心理卫生中心、康复理疗科等共同协作。

值得一提的创新,还有整合院外应急救援资源。

5·12 巨震,全球同悲。

很快,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我国政府也敞开胸襟接受国际善意。事后有专家总结此次国际援助的特点:援助国家和国际组织多、援助款物数量大和援助速度快,体现了国际援助在当代国际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合作精神的共识。

震后第二天起,华西医院接到诸多境外 / 国外组织的增援意愿,名单列出来有一长串:世界眼科组织、日本星火株式会社、(中国)香港医院管理局、亚洲医师协会、日本国际医疗队、美国慈济仁爱医疗团、美国马里兰急救创伤中心、(中国)台湾慈济医师团……还有无数海外侨胞和华人踊跃报名,急切寻找平台支援抗震。

一道难题摆在石应康面前:如何接纳和管理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

根据参与协调的谢娟介绍,医院首先部署“接纳”,由外事办负责接待境外 / 国外救援人员和资金来院的事宜。执行过程中,华西医院弃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思路,借助四川省 5·12 抗震救灾指挥部第八工作组的力量,向海外救援人员和物资现场提供安检、边检、卫生检疫、报关等服务,保证救援队伍和救灾物资及时到位,先后接收境外 / 国外医疗队 4支 70 余人,接收境外 / 国外捐赠的数批医疗物品。

把客人迎进门,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因华西医院管理层与来者此前素未谋面,毫不了解各救援医生的治疗水平。而抢救危重病人并非儿戏,他们对外援医务人员必须作出恰到好处的安排。高层经过商量,最终解开这道从未遇到的难题:一是通过海外客座教授了解外援医生的长项,抽选一批合适的医生派至灾区一线参与危重病人抢救;二是与卫生厅、卫生部、外交部、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及香港医管局沟通,借助他们选择一批资质过硬的专业团队留在华西医院协助医疗救援。如此这般,救援人员各得其岗。

留到院内的创伤外科专家,华西医院也给予了独到安排。

考虑到他们一时不熟悉院内诊疗流程,“问来问去反而降低救援效率”,骨科干脆把绝大多数手术交给国内外外援专家去做,院内医生则给他们提供配合,高年资医生负责开处方、处理伤口、换药等;年轻医生负责写病历和观察病房伤员。

“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选择。”石应康事后多次感叹。


后勤:有备无患

医护队伍废寝忘食,后勤人员同样挥汗如雨。

地震当天,跑出行政楼的后勤副院长张伟发现手机通讯已经中断,立即夺过一位保安的对讲机,发出震后华西医院后勤保障的首道指令:“通知各个部长到行政楼前集合。”刚刚说完,看到他的石应康急匆匆地给他布置“赶快去查看医疗业务用房”的指令。张伟经过短暂部署,华西医院的后勤应急保障迅即有序运转。

采购维保部继承 2003 年迅速出击的传统,立即出外采购口罩、纱布、棉花、帽子、消毒液、一次性床单等应急救援的消耗性材料。与此同时,中央厨房的采购员也走出医院,到批发市场和超市大量采购防灾用的蔬菜、瓶装水、干粮等食品。锅炉房也采购回足量的柴油,因为此前华西医院采购锅炉设备时,考虑到应对天然气断供的特殊情况,刻意购买了一台天然气和柴油双用的锅炉以备急需。

紧急采购期间的一个插曲是,因华西医院的采购量大,以及菜市场销售员遇震恐慌急于脱手货物,中央厨房意外节省不少开支。

5 月 13 日,采购维保部的采购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医疗物资,如治疗外伤的耗材及治疗骨折伤员的夹板、牵引器等;二是房屋维修耗材、临时照明设备、搭建消毒隔离区的材料等。

继续回到地震当天的后勤保障应急。

楼体摇晃时,惊慌失措的病人和家属逃向地面花园,几栋医疗楼前接踵摩肩,张伟预计将有大量运送伤员的车辆驶入华西医院,马上责令保安部对急诊楼前实施交通管制,建立快速抢救通道,人车分开、救护车辆出入口分开,保证抢救流程顺畅。急诊楼旁边还拉起警戒线留出停车空间,防止大量车辆同时抵达造成拥堵,以及为推床停放、医师等候、感染伤口涂片等医疗活动设立专门区域,提高抢救效率。

与此同时,基建运行部开始全面巡查医院的消防、水、电、气(汽)等供应保障系统。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水箱多处断裂、几处空调及净化主机移位,立即随手给予修复。他们巡查的对象还包括电梯、锅炉、备用发电机、备用地下水深井、天然气管道、医疗设备的损伤和隐患,只是这些设备的维修交给采供维保部的专业人员去执行。

膳食营养科同样没闲着。在地震后初期,他们主要进行餐材采购。当病员陆续送达华西医院,其职责除了做好院内供餐,营养师还深入临床为地震伤员提供专业服务。比如,针对灾区伤病儿童伤情重、消化功能较差的特点,为他们特别制定易消化、半流质食谱并由专人切配、烹饪和配送;当获悉病房出现肠内营养液需求量增大的迹象,马上组织人力加强配置,为重症伤员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归根结底,整个救援期间的华西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共分两个维度有序运行(见下图):

一是纵向维度,各部门(安全保卫部、基建运行部、采供维保部、营养膳食科、洗浆房、园林绿化科)各履其职;二是横向维度,即在地震时、地震后初期、地震后阶段 3 个时期,各部门递进履行相应的职能,如安全保卫部,在地震刚过时负责指挥和协助病员疏散,防止出现踩踏事故,而到地震后初期则变成巡逻保障医患财产安全。

就在后勤系统按部就班的运转中,华西医院自找一“麻烦”。

5 月 13 日下午,华西医院自购物资陆续到院。再者,前一天被关闭的成都双流机场恢复起降,中央政府提供和社会捐赠的救灾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抵达成都,其中一部分便运到华西医院。眼看着院内堆积的物品越来越多,张伟赶紧安排人员清空第三住院大楼可停放几十辆车的停车场,用作堆放救灾物资的临时仓库。

相应地,医院紧急制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抗震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要求对捐赠物资实行“统一接收,分类管理,按需配送”,按现金、药品、医疗设备器械、营养品、日用品五大类进行分口管理、专人确认和审查。其中医疗设备器械由设备部管理,药品由药剂科管理,营养品由营养科管理,日用品由工会管理。捐赠物资到医院后,由捐赠单位和院内分管部门当面清点和签收,纪检监察审计人员监交,由纪监审计处填写《企业抗震救灾捐赠明细单》,对捐赠单位、捐赠产品类别、品名、规格、数量、价格、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批号、效期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而且由捐赠单位代表、接受人、审核人三方签字,医院签章确认。

当地震救援结束,不少机构被曝出接受的援助完全是一笔“糊涂账”时,而华西医院不在其列。

5 月 15 日,地震发生后第三天,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综合协调组频频接到一线电话,反映灾区医疗队自身亟待增援,一是紧缺食物和防雨设备,有的已不得不跑到部队要粥喝;二是因缺乏消耗性材料无法开展救援。卫生部协调组成员立即致电石应康,询问华西医院能否拿出一些物资。石应康爽快同意:“我们这里储备的物资不少,社会捐赠的物资也很多,况且成都市的情况已趋于稳定,可以调拨一些物资供应一线。”

于是,卫生部人员赶至华西医院。当进到临时仓库,大吃一惊,工作井井有条,做账的做账,监督的监督。这时,华西医院建议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综合协调组建立“医疗物资配置流程”。5 月 17 日,采纳建议的协调组将“抗震救灾省外医疗队后勤物资供应中心”设在华西医院,负责接收和存储卫生部调拨(含社会捐赠)的抗震救灾物资,同时向一线的省外医疗队安排供应,以及向社会公布他们的需求信息。

当然,该中心的核心任务是向医疗队精确配送医用和生活物资。

2008 年 5 月 17 日,卫生部将“抗震救灾省外医疗队后勤物资中心”设在华西医院。

临时组建的“供应中心”由华西医院运营管理部、采供维保部、药剂科、中央厨房、财务部的人员协同运转。据统计,他们先后与在川的 70 支省外医疗队联系 450 次,获得需求信息 700 条,相继运送 50 多种急需药品、5 顿食品及 60 多种设备、器械和材料,按需送达 17 个县市的灾区,临时填补来自北京、湖北、云南、内蒙古、江苏、陕西、天津等省(市)部分前线医疗队的医疗和生活物资空缺。

首次往外运送物资时,石应康和张伟部署 6 件要事:

1. 租用运输公司的车辆。因为专业司机比院内司机更能驾驭震后泥泞不堪的路况,而且,社会运输车辆比院内货车体积大,每车能装载更多的物资。

2. 配送的食品以午餐肉、牛奶、泡菜、榨菜等为主,不再提供救援一线已吃得想吐的方便面。顺便插一句,此时华西医院的采购进入第三阶段,即采购上述有利于刺激一线医疗队员食欲的食品,以及医院用于救灾后期的消毒隔离设备和消毒药品。他们旨在保障后一种物资能准时送达医院,临时绕过中间商直接向厂家采购。

3. 医用物资配套打包。比如,将治疗骨折的左右两块夹板包在一起,而非一包左向夹板、一包右向夹板。地震救援的前两天,部分医疗队就曾反应,打开随行包裹发现全是左向夹板,根本无法使用。

4. 配送的食品和医用物资提前按所送达医疗队为单元集纳。

5. 装车时,物资摆放按照所送达医疗队的远近,最远的靠里,最近的靠门,方便卸载。

6. 每车配置一名院内跟车员。在此之前,“供应中心”已按医疗队做好一式两联的供应清单,里面列明供应物资的品名、数量等,运输车每到一地,停车就卸货,卸完货就点数和签收,全程高效作业。

车队即将出发时,极少重复说话的石应康反复叮嘱跟车员,一定要随时系好安全带,如果途中遇到“保东西还是保人”的紧急时刻,肯定是保人不是保东西。简简单单几句话,听得跟车员们心里格外温暖。当然,院内的救援行动也时时刻刻在给石应康回馈温暖,“中层干部的组织能力很强,员工们也高效严谨,让我特别感动。”

事实上,华西医院卓越的后勤应急保障更体现在日常备防。

2008 年 5 月 14 日,成都市的自来水因故短暂停供,尚未走出惊吓的民众马上盛传谣言,“岷江被污染,成都将长期停水”,一股抢水潮迅速涌起。可是,华西医院并未出现这样的场景。

原因在于,听闻停水消息的后勤部门立即启用“深井水环网供应系统”,院内医患均未感觉到停水迹象。这个“深井水环网供应系统”,要从震惊中外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说起。

2005 年 11 月 13 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约 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原本清澈的江水顿时像倒入墨汁,下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更远的俄罗斯民众用水。该事件发生后第 7 天,哈尔滨市政府发布“全市停水 4 天”的公告。

当时石应康和张伟等高管见人思己:如果成都遇到重大灾难,到时华西医院的所有外援全部断绝,我们如何保证自救并做到独立生存一个月?毫无疑问,至少水不能断供。此前,华西医院为保证业务用房的自来水连续供应,已建成“环网供水系统”,院内水源管道与 9 路市政供水管道相连,任何一路或多路市政供水中断,均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提醒他们对水源应筑就更可靠的保障。

经过两年申请、审批和修建,2007 年,华西医院的深井水系统与自来水环网系统正式并网。

除此之外,华西医院的日常供电采用双路电源,任何一路失电可在 5分钟之内切换到另一路电源,若双路电源同时断电,医院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可保障手术室、ICU、急诊科、应急照明等电力供应。蒸汽供应也是一样,在设计时即已购置油气两用设备,天然气停供时可使用柴油生产蒸汽;氧气供应采用分子筛制氧机,只要水电未停,就可源源不断地制造氧气,与此同时,备用的氧气瓶也可供临时之用。

1999 年规划医院时同步科学设计的院内交通,在地震救援期间也彰显出巨大的价值。硕大的地下车库缓解地面泊车必然招致的拥堵,遍布院区东南西北的单循环车道和出入口,保证各种车辆分流,急救车、物资供应车、污物车、社会车辆等各行其道,既避免交叉感染,又提高运输效率。几年前医院购置的电瓶车,这期间正好用来指挥交通,维护就诊秩序。保安人手一部对讲机,也用于通讯中断期保持紧急联络。

同样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有中央厨房。

地震后的半个月,中央厨房一直开通 24 小时供餐,随到随吃,随要随送,最高峰时每日供应 5 万份餐。白天,除了供应院内的工作人员、患者、家属等,只要在吃饭时间来到华西医院的救护车司机、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中央厨房均从车窗递上一份盒饭;晚上,很多医护人员走下手术台,想吃炒菜有炒菜,想吃面条有面条,想吃西点有西点。

“如果没有足量的食材储备,没有中央厨房的批量生产方式,完全无法供应如此多份餐食。”事后很多参观华西医院的同行听闻此事感叹不已,“要是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来那么多厨师会连站的地方都不够。”

当然,华西医院的后勤应急也并非完美无缺。

汶川地震救援刚刚落幕,华西医院一边迎接汹涌而至的荣誉,一边主动自我检视不足。后勤副院长张伟首先向自己开炮,认为救援初期华西医院的物质供应虽有考量,但回头来看仍显混乱,如前线医疗队究竟迫切需要哪些物资、每种物资的配给量等多少缺乏科学规划,而这些直接决定一线的救援效率。

还好,或这或那的短板在随后的玉树和雅安地震救援中逐步得以改善。比如,考虑到震区频繁下雨,张伟安排打包物资时,装入雨衣、雨靴、棉大衣、睡袋、帐篷等。为方便医生夜间出行,每个物资包还配备一支手电筒。另外,原本可同时接纳 14 辆救护车的急诊楼前区,地震救援高峰时仍捉襟见肘,因而自 2009 年起,医院陆续投入 5000 万元,用于整体改造急诊科、添置急救设备、建设信息化和培养急救人才。

经一事,长一智。2008 年下半年,华西医院立足汶川地震救援经验升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相应地,其救援状态由 2008 年的“摸着石头过河”,到 2013 年雅安地震救援时,已升级换代至“有备而战”。


党委:内助外宣

5 月 13 日凌晨 4 点,华西医院走进一位不速之客。

他是美联社驻中国记者,因当天成都空港被管制,先乘飞机到重庆,再坐 4 小时出租车连夜赶到成都,找到彻夜未眠的石应康要求采访。随即,石应康通知同在熬夜忙碌的华西医院宣传和统战部部长廖志林接待。看着面前这位震后抵达华西医院的首位外国记者,见惯新闻传播大场面的廖志林居然有些举棋不定。

接不接受采访?怎么接受采访?廖志林很明白,全球赫赫有名的美联社,每天用 6 种文字向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机构提供新闻和经济信息。也就是说,他们的只言片语都可能在全球激起巨浪。

更令他为难的是,我国政府有令,国内机构接受外国媒体采访,必须得到当地外事部门的许可。就在同年 10 月 17 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相比 1990 年的旧版规定,新条例的内容调整颇大,比如,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再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外国记者赴除西藏等地之外的开放地区,无需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但,这已是廖志林左右为难 5 个月之后的事。

访客已站在面前,务必果断决定。

廖志林想,若半夜向上级申请,难免显得有些机械,况且政府部门正忙于救灾,未必能及时回复。此时,他基于对华西医院地震应急救援的自信,冒着政治风险“接了招”,领着那位记者到急诊科采访。

“擅自接待外国记者到底是祸是福”的忐忑尚未平息,更大的考验袭向廖志林。

天亮不久,刚刚送别美联社来客,国内外大批记者涌向华西医院,大家把这所离震区最近的大型医疗机构视为“窗口”,借此瞭望与地震有关的新闻。前后到底来了多少记者,廖志林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他只记得,自己恰巧在地震前印制的 5 盒名片,13 日和 14 日两天就全部用完,其中有很多熟悉或者只是不陌生的记者还未交换。据他估计,地震后一周,来到华西医院的记者至少超过 2000 名。

相信我国的医疗机构,以前均未如此受到关注。

怎么管理好采访秩序?分管宣传的党委副书记邓绍林和宣传部长廖志林不得不赶紧回答这道问题。当时,已经有大批记者直奔病房四处转悠寻找新闻素材。他们的到来,既影响抢救现场的秩序,又造成对一些“知名”伤员的过度关注。特别是一些正在接受抢救的儿童,本来还没有挥去地震恐惧,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又在给他们制造二次惊吓。

此时此刻,他俩显然已经指望不上忙碌不堪的石应康和郑尚维指点迷津,但又不能以“特殊时期”的借口放任混乱。因为,在华西医院作战多年的他们知道,石应康有两个重要的管理思想:一是把球传出去,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既要接稳高层的传球,还要懂得向下传球;二是管理层要摒弃指挥而强调服务,具体到宣传部,服务对象则是来访的记者,要给他们搭建采访院内受访者的桥梁,保持信息传递渠道畅通。

关键时刻,邓绍林和廖志林想出一种崭新的操作方法——宣传部不再像平时那样只为记者和受访者牵线搭桥,而是进一步向记者提供新闻素材,避免他们都去病房采访。

落实这个想法也有难处,华西医院宣传和统战部的全职队伍不到十人,仅靠他们根本无法完成各科室 / 部门信息的采集、筛选、写作和上传。廖志林与部门同事商量后,找到一个医院传播创举——召集在校新闻志愿者。随即,他与同事联系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管理者,请他们派遣中文系和新闻系的学生来华西医院支援。

“你们可能以后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能与这么多世界知名媒体的记者并肩采访。”踊跃报名的新闻志愿者聚集到华西医院后,廖志林再次把他们的激情催到沸点。

几十名志愿者被分成若干组,每组盯住一个科室或部门,将每天看到的信息写出来并发送至宣传部指定的邮箱。当大量的信息汇总到医院宣传部,廖志林和同事迅速就知道各科室和部门的动态。就这样,来到华西医院的数千记者均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偶有要求追踪采访者,宣传部再有的放矢地介绍采访对象,病区的采访秩序很快得以规范,一条条华西医院抗震救灾的新闻,通过各种媒介终端传向全球。

透过这些新闻,犹如打开洞悉 5·12 地震救援的一扇窗,国内外民众从中不只看到地震的惨烈,还有中国政府抗震救灾的积极作为,以及关键时刻全国百姓万众一心、军民联合驰援震区的气壮山河等。

华西医院党委系统的抗震救援,远不止于新闻传播。

地震后,就在石应康冲向第二住院楼巡视期间,党委书记郑尚维和曾智也在巡查第一住院楼含 ICU 在内的各病房。后来赶到预定的第一住院楼门前召集干部会,与石应康一起布置抗震救援工作。

往后的日子里,郑尚维和党委副书记邓绍林、周锐敏、敬静全身心投入,带领党群各部门紧密配合行政救援工作。郑尚维根据每天及各阶段的工作需要全面协调,包括统一调遣干部(含院领导)到机场接伤员;派人带医疗队到汶川、北川参加救援;完成各项临时任务,等等。邓绍林负责学生安全稳定及宣传。周锐敏牵头制定捐赠物资管理规定,同时亲自参加机场伤员转运以及多次陪同卫生部领导到北川、汶川救灾一线。敬静深入科室协调工作,并带领医疗队到彭州、都江堰等地开展救援。

除此之外,院党委还开展了以下工作:

1. 负责接待来华西医院看望地震伤员和医务人员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团体。随着来华西医院的病员增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团体纷纷来华西医院看望地震伤员和慰问医务人员,党委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接待工作(流程安排、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

2. 通过多种形式慰问医疗救援一线员工和家属,如给临床一线科室发放慰问物资、慰问信、拜访家属、打电话和发短信等。

3. 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材料的撰写、审定、上报。从 5 月13 日开始,每天都以工作简报、汇报材料等方式,向学校、省、市、卫生部等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报送伤员收治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4. 及时、有效地汇总和公布伤员信息,组织志愿者帮助离散家属寻找伤员。随着灾区送到华西医院的伤员增多,家属急切地到处打听其下落,并想了解救治情况。获悉此情况后,党委立即组织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做志愿者,把来华西医院且无家属陪同的伤员的基本信息写在牌子上,由志愿者举牌告知。同时也制作伤员基本信息清单,公布在公告栏和在电视上滚动播出,便于伤员家属获知相关信息。

5. 组织院内员工捐款捐物,同时负责按照规定和流程接收并处理国内外慈善团体的捐款捐物。

当紧锣密鼓的地震救援行动暂告一个段落,各级政府、慈善团体、媒体、地震伤员、社会人士等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华西医院致谢,收获谢意的华西医院,同样没有忘记医疗界同行在抗震期间伸出的援手。2009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华西医院党委与行政合拟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贴在医院官网:


全国医疗战线的兄弟单位:

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在第 98 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特向远方的朋友们捎去一声问候,你们好!

还记得去年的夏天,大灾降临,举世震惊。悲痛之余,全国的医护人员迅速团结起来,在第一时间冲锋在了第一线。从5 月 14 日起,你院医疗队奋不顾身,不辞艰辛,支援四川灾区,进驻我院共同开展灾后伤员的救治工作。

你们带着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情谊,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深入临床一线,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与我们心连心、肩并肩,共同战斗,共渡难关,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胜利。你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时至今日,你们的奉献与情谊、汗水与艰辛,仍然被华西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深深铭记,仍然被几千名由你们救助过的灾区伤病员深深铭记。

正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与帮助,过去的一年,华西医院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除了超额完成常规医疗工作外,在地震伤员肢体康复、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区域协作网络和灾害科学医疗研究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因为我们深深知道,最好的铭记和感谢,就是要把灾区、把成都、把华西医院建设得更加美好。

灾难,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灾难,使我们民族的情感和力量高度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灾难,使我们深深地懂得,什么叫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也使我们清醒而深切地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华西医院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的医院。华西医院也是具有务实创新优秀品格的医院,华西医院还是具有在重大历史关头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风骨。相信在经受了“5·12”特大地震考验的华西医院各级党政干部和 6000名华西儿女,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医院的共同关注下,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3 年,我们携手抗击了“非典”的肆虐;2007 年,我们共同阻击了猪链球菌的侵袭;2008 年,我们一起抗震救灾;而现在,我们又一起面临甲型 H1N1 型流感的考验。

哪里有病魔,哪里就有我们无畏的白衣战士,哪里就有我们携手并肩的身影!我们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努力奋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一定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定会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一定会让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最后,再一次感谢你院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我们的支援与帮助,并衷心祝愿贵院各位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令华西医院刻骨铭心的 2008 年,不光是“迎接检阅”,同时也有改革收获。这一年,他们谋划数十个月的绩效分配改革逐步成熟。但凡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绩效分配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历来都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再伤透脑筋,石应康等高管也得迎难而上——它是撬动医院管理和学科发展的杠杆。可喜的是,当时华西医院找到一套与庞大规模和学科急速攀升相适应的绩效分配攻略。

(本文内容摘自《解密华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中华西医院,宜宾,华西医院,石应康,地震,伤员,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