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医学界小说写得最好的,文豪界最懂医学的

2019
01/02

+
分享
评论
罗锐(编译) / 健康界
A-
A+
他的作品处处透露着他对医学和公共卫生的热情。

离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不远的道顿街上,坐落着一幢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门牌上写着“狄更斯故居博物馆”(Charles Dickens Museum)。

虽然在伦敦200多个博物馆里,狄更斯故居博物馆名气不算很大,但说起狄更斯的作品,你一定不陌生,如《匹克威克外传》《荒凉山庄》《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狄更斯通过描写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但是,你知道吗?这些作品也反映了狄更斯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热心。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Herbert Watson/Charles Dickens Museum

2018年5月,狄更斯故居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半年的专题展《科学家狄更斯的故事》( Charles Dickens: Man of Science)。

展览展出了由狄更斯于1850年创编的周刊《家常话》(Household Words),当时售价两便士。通过统计《家常话》上的数百个话题,狄更斯研究学者托尼·威廉姆斯(Tony Williams)发现,与这位作家及其作品相关的医疗和健康话题就有长长一大串:

“公共卫生,环卫设施,住房,贫民窟,医院发展,医学校,对医疗保险的建议,医疗新从业者面临的问题,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强制接种疫苗,水污染及食品掺伪,限制毒药销售,伤残军人的护理,疾病的传播及预防,重复性工作压力综合症(repetitive stress syndrome),顺势疗法,癫痫,铅中毒……”

《科学家狄更斯的故事》的宣传板

Joanne Silberner/NPR

以文学的视角 超前于医学

除此之外,狄更斯还在《家常话》上宣传流行病学。比如,狄更斯曾约稿并编辑过一篇文章,通过对比伦敦贫民窟和贫民安居专项工程的死亡率,发现贫民窟的死亡率高出五到六倍。1863年5月,狄更斯发表演讲,提醒公众“早逝在穷人中远比在富人中更普遍”。然而,当时只有少数流行病学家对他的看法表示赞赏。

据威廉姆斯统计,在《家常话》登载的文章中,关于公共卫生、环卫设施和水的有125篇,关于医疗、护理、医院、外科和医生的有289篇,关于社会环境、贫困、精神病学和心理健康的有几百篇。

展览认为,狄更斯简直就是个医学生。他不仅参观蜡像馆和解剖博物馆,在伦敦街头寻找伤病患者,还会用所学去描述医生尚未命名的病症,例如“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

当然了,狄更斯的作品也可以缓解伤痛——他的好朋友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即每年“5·12”国际护士节所纪念的近代护理事业创始人)就曾把狄更斯的书作为消遣读物发给伤兵。

胖子乔

Charles Dickens Museum

狄更斯甚至在医学史上也留下了印记。“胖子乔”是狄更斯第一部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的喜剧人物,这个连走路都能睡着的男仆,竟然促成了睡眠科学的突破。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认为,乔的嗜睡就是一些肥胖人群中出现的症状,即无法控制睡眠(an uncontrollable tendency to sleep)。

1956年,当美国医生发现有个胖胖的扑克玩家获胜后竟举着手睡着了时,遂将这种症状命名为匹克威克综合症,即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症。

展览中的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狄更斯对疾病法医般的描述,预测甚至促进了医学进步。

狄更斯还接触过神经科学。《董贝父子》中的斯克顿太太(Mrs. Skewton)右侧瘫痪,去世前得了失语症。这表明人的言语能力和右侧身体都受左脑控制。狄更斯是第一个记录这种奇怪病症的人。这竟然与之后法国外科医生、神经病理论学家皮埃尔·保尔·布罗卡(Pierre Paul Broca)的临床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1861年,布罗卡通过研究脑损伤患者病理,证实了言语功受大脑左半球控制,这比《董贝父子》的发表时间晚了13年。展览顾问、伦敦国王学院19世纪文学高级讲师阿德琳·巴克兰(Adelene Buckland)说,狄更斯描述的一些疾病其实当时医学界并不认可。

伦敦第一家儿科医院——病童医院,即后称的大奥蒙德街医院

W. E. Hodgkin/D. R. Warry, 1872/Wellcome Images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巴克兰介绍,狄更斯对病状的描述非常精确,有时甚至成了诊断学教材。自1863年,威廉·艾特肯(William Aitken)编写的《医学与医疗实践》(Science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就开始引用《少爷返乡》(Nicholas Nickleby)中肺痨“潮热”(hectic fever)症状的描写。

另外,狄更斯作品中的有些病症只是现在才刚刚为人们所关注。《荒凉山庄》里的克鲁克(Mr Krook),是个爱喝杜松子酒的商人,攒了成堆永远认不得的文件。虽然他认识每个字母,认识大部分的单词,但是却不能从字词中读出意思。克鲁克显然患有阅读障碍。

不过,狄更斯并非总是正确的,他的一些医学想法更倾向于科幻小说,比如邪恶酒徒克鲁克的自燃而亡。狄更斯不仅相信霍乱和斑疹伤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还认为电磁场可以治愈疾病(即麦斯麦催眠术,或称通磁术)。

19世纪30年代,麦斯麦催眠术在欧洲风靡起来。其基本理论是生命体内存在看不见的自然力,它可以产生物理效应,还可以自愈生命体。狄更斯成功地催眠了妻子。他还先后在自己身上和妻子分娩时,使用氯仿做麻醉剂,并且鼓励人们也仿效他的做法。虽然许多人因此丧了命,但狄更斯仍然坚信用氯仿做麻醉剂利大于弊。

1857年,出于对催眠的执迷,狄更斯主演了英国戏剧家伊丽莎白·因区伯德(Elizabeth Inchbald)的《麦斯麦催眠术》(Animal Magnetism)。这次展览中就有该剧的海报。

巴克兰认为,也不能完全责怪狄更斯对科学不辨是非。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用催眠治疗疾病也是种合理的探索。“只是那时的人还搞不懂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文豪的社会责任感

狄更斯一生都致力于改善环境卫生,主张为易患职业病的工人提供更好的劳动保护。他也是最早呼吁公众投资建立儿童医院的人。

当时,英格兰的医院没有专门的儿童病房,也没有儿科。1852年4月3日,狄更斯在《家常话》上发表文章《凋零的花蕾》(Drooping Buds),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伦敦图景——死童尸体遍布街道。狄更斯在文中质问:

“如果说玫瑰花树三分之一的花蕾都凋零死亡是不正常的,那么有如此多本应该和我们一起享受欢乐与爱的孩子夭折,也同样是不正常的。” 

最终,在他的大力呼吁下,英国有了第一家儿童医院——至今还在营业的大奥蒙德街医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家常话》上登载的《凋零的花蕾》

Dickens Journals Online

巴克兰说:“狄更斯关注城市中遭到社会遗弃、忽视、虐待的人群,以及这种恶略生存状况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他认为现代的城市生活及社会结构与疾病相互关联。不是生活放荡会让人得病,而是生活在没人管的贫民窟才会让人染病。这就是社会责任。”

狄更斯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大概最值得称道。他认为应以医学知识为行事准则。威廉姆斯说:“《圣诞颂歌》说明,如果什么都不做,小小铁姆就会没命。狄更斯想强调的是,同情远远不够,必须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当社会不可避免地分化为富人阶级和饱受压迫的阶级时,狄更斯提醒人们去关注那些工作在险象丛生的工厂里、居住在脏乱不堪的贫民窟中的劳苦大众。他通过创造小小铁姆这样魅力十足又穷困潦倒的角色,唤起了伦敦的中上层阶级的同情,让读者认识到穷人也是人。

难怪当时的医生很喜欢狄更斯,即便他作品中的一些医生角色也让人钦佩。1865年出版的《柳叶刀》杂志这样写道:

“我们特别高兴狄更斯是我们这一边的。对于中产阶级或社会弱势群体来说,他是社会暴政最热切最热心的反对者,是被压迫者最真诚最有力的好伙伴。”

朋友圈和粉丝圈

展览从狄更斯的小说、新闻工作、往来信函和朋友交往等角度,展现了一个热爱交友、作品散发着法医学般魅力的大文豪。

一方面,这位名人跟当时伟大的科学家和医学家结交甚广。他写信给法拉第,请求借阅法拉第在英国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圣诞科学讲座上的笔记《蜡烛的故事》(The Chemistry of a Candle);同化学家简·马舍特(Jane Marcet)一起度假;为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Mary Anning)撰写讣告;受仰慕他的数学家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之托,在她临终时读《董贝父子》;和著名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一起做催眠实验。

另一方面,狄更斯的读者总是试图找到狄更斯小说人物的病因。狄更斯故居博物馆馆长弗兰基·库比奇(Frankie Kubicki)说:

“狄更斯对人类行为的敏锐洞察,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人们甚至可以借助他对人类行为的细致描述,找到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如巴克兰所言,“退休医生在阅读狄更斯作品时,常常会发表文章阐述他们找到的病因。”

1992年12月,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发表文章《小小铁姆怎么了?》(“What was wrong with Tiny Tim?”),探讨了这个可爱人物为什么会有身材矮小、不对称的瘫痪和不明原因的间歇性虚弱等症状。

其结论是:肾小管酸中毒。不过,另外一些医学期刊的文章则认为是结核病、佝偻病、营养不良、脑瘫和脊髓畸形所致。

1870年,第一版《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刊登狄更斯的讣告时,这样评价狄更斯对疾病异常生动的描述——“除了医护人员外,没有人能像狄更斯那样以‘罕见的忠诚’描述患病和死亡时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同时指出,狄更斯所描述的一些症状已经见诸于各医学期刊。

大概是有着交往甚广的科学朋友圈和强烈的社会良知,狄更斯才能在作品中注重描述医学和医疗的细节吧。

遗憾的是,狄更斯的医学直觉却没在他性命攸关时刻发挥作用。据1870年6月10日《曼彻斯特卫报》(Manchester Guardian)所登讣告,当天狄更斯不舒服,他的妻妹恳求叫医生来。狄更斯却说不用,还解释说是牙疼的原因,一会就好。但他很快就不省人事,次日死于中风。

参考资料:

1.  NPR:A Twist On Charles Dickens: He Was A Public Health Pioneer Too

2.  狄更斯故居博物馆官网

3.  The Guardian: Charles Dickens' contribution to medicine highlighted in London exhibition

4.  Mentalfloss: Charles Dickens Museum Highlights the Author's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and Medicine

5.  NCBI: Charles Dickens: Impact on Medicine and Society

6.  乐趣实验室:10个天才秉持的古怪理念,排名第九的牛顿曾预言世界末日!

7.Dickens Journals Online: Drooping buds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学界,文豪,狄更斯,家常话,贫民窟,医学,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