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00例机器人手术后,他这样评价“手术机器人”……
瑞金医院手术室为赵任举办300例机器人手术庆祝仪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称瑞金医院)手术室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仪式。缘由是,普外科赵任教授做了个人的第300例机器人手术。
300例的数目,赵任介绍,单就结肠癌病种而言全国排名七、八位。即便在瑞金医院,竟也不是最多的。
原来,自2008年瑞金医院引进第一台手术机器人之后,这个家伙就越发得到外科医生们的信赖。接受培训,并开始使用的医生越来越多。病种也从胃肠肿瘤,扩展到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如今医院已经引进了第二台手术机器人,但是使用还是需要排队才行。”赵任说。
手术机器人,在瑞金医院这样的大型三甲医院,已经越来越受推崇。但是在业内,还是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机器人手术价格高昂,可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明手术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因此不值得推崇。那么,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做了300例手术的赵任有何看法呢?
“严格意义上来讲,‘手术机器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而是‘机械臂’。带有些许‘人工智能’的性质,但是更多是对人体有增强功能的工具。”赵任说。
然而,医生对它的偏爱是有原因的。
赵任举例,人裸眼看物体是1倍,通过腹腔镜是3~5倍,而通过手术机器人可以达到15倍,使手术做得更精细;人的手腕,可以旋转180度,机械臂的机械手,理论上可以转3圈,灵活性更强;外科医生,随着年龄增长,经验更丰富,但是手会颤抖,机械臂则能把抖动过滤掉,手术操作更为稳定。另外,不同于传统手术需要好的配合,机器人手术的团队因素相对弱一些,操作基本在一个人的控制当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