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进入细胞治疗新纪元 听大咖聊全球医药创新

2018
09/19

+
分享
评论
吴慧玲 / 健康界
A-
A+
中国医药创新正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为促进医药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我国医药创新领域,推动临床急需创新成果及时、有效转化,第三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于9月18日在苏州如期举行。

“创新给资本以基础,资本给创新以支持,推动创新和社会资本结合,更好的提高我国医药创新乃至亚太地区的医药创新能力。”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在开幕式主持中一语道破本次会议主旨。

苏州市副市长杨知评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医药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

“过去的20年是中国医药行业波澜壮阔的20年,是不平凡的20年,应该说过去我们20年的发展,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最快的20年。”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刘殿波认为,尤其是近三年,我国医药行业发生了质的改变,进入了新的时代。

“正如刘殿波所讲,中国医药创新的快进时代已经到来。”但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宋瑞霖表示,中国医药创新仍面临非常巨大的挑战,我国医药创新还需坚持走一条国际化创新发展之路,让中国医药品牌走向国际。

何维:药物干预则可分为“三个纪元”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在第二阶段的主旨演讲主持中说道,当今全球医药创新已俨然成为趋势。“通过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总结、探寻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探索出中国的医药创新之路。”

医药创新的表现尤以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最为显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何维认为,医学有两大重要作用,一项是疾病诊断;一项是以药物作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其中,药物干预又可分为“三个纪元”。

作为药物干预“三纪元”理论的提出者,何维介绍说,“药物干预的三个纪元,分别是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和细胞治疗,而当前我国已进入第三纪元,即细胞治疗。”何维提道,自1763年埃德蒙·斯通从柳树皮中提取阿司匹林以来,药物干预经历了三大里程碑式事件。

1899年第一个化学合成药物阿司匹林由德国拜耳公司上市,开启化学药物治疗时代,开辟药物干预治疗的第一个纪元;1982年,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生物药物重组人胰岛素由美国礼来公司上市,让药物干预治疗进入生物药物干预治疗的第二纪元;2017年,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免疫疗法Kymriah由美国诺华公司上市,自此药物干预治疗进入第三纪元。

“从历史视角来看,细胞疗法,或者更准确地说基于基因的细胞疗法,是代表疾病的药物干预治疗进入新纪元的一个重要标志。”何维认为,基因工程免疫细胞疗法是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后其将向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多靶点、动态靶向、范围扩大、功能优化等方向发展,同时也会向智能化、自动化、便利化等方面推进。

同时,何维进一步表示,免疫细胞作为一种活细胞也会给政府的监管带来挑战。“关于细胞疗法是技术,还是药物的话题,一直处于热议,如果我们像世界上多数国家按照药物来管理,那么,一个多靶点的治疗方案如何审批与监管?也许一个制度上的创新供给,才会有力推动细胞疗法迅速发展,进而造福人类。”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何维

陈列平:“肿瘤免疫治疗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期

近年来,免疫疗法一直都备受关注,并被寄予了很大希望,素有“癌症终结者”之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列平在会上以癌症的免疫治疗为例,介绍了肿瘤免疫学这一概念下,从不同思路、不同角度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式。

那么,何所谓癌症呢?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绝大部分早期的肿瘤突变都被免疫“监视”所清除了。然而肿瘤细胞亦非“等闲之辈”,为了生存和生长,它们采用了不同策略,即自身表达一些抑制免疫反应的分子来对抗机体对其的免疫监视。

这种自身免疫系统和肿瘤的激烈鏖战在体内持续多年,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杀伤肿瘤细胞。时间长了,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最终缴械投降,癌症也就得以产生。为了更好的消灭癌症,肿瘤免疫治疗便应运而生。

“肿瘤免疫治疗从现在来看是有两种不同的肿瘤免疫治疗,两种不同的思路和完全不同的做法。”陈列平说,其一是增强免疫反应,即增强正常的免疫机制;其二是免疫正常化,即纠正有缺陷的免疫机制。

第一个原理,增强免疫反应,这种方式应该说是最传统的免疫治疗。陈列平表示,刚才何教授所讲细胞治疗也是这其中的一种。“研究人员将人工浆细胞拿到体外进行改造,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将它进行改造,改造以后让它变得更好,然后大量地输回体内,这是典型增强的方法。”

第二个原理,肿瘤免疫正常化,这也是概念上改变我们对肿瘤免疫认识的东西,意思是抗PD治疗(这里包括所有目标在于阻断这个通路的所有方法),在原理上并不是增强免疫反应,而是把病人自身应该有的,但在肿瘤生长中被弱化的反应带回到常态。虽然客观上我们见到了增强的免疫反应,但这才是机体对肿瘤正常的反应。

对于上述两种治疗方式,陈列平表示,大多数增强免疫反应试验会在未来5年内走向失败,肿瘤免疫正常化将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实际上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肿瘤免疫治疗经过了非常痛苦的过程,这一过程里面有很多失败的经验,而失败经验的重要性不在于让大家体验失败,而是让大家从中可以学到更多。”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列平

讨论环节:全球医药创新发展趋势

主持人:王晓东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百济神州创始人(左一)

嘉  宾:

何维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中间)

陈列平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耶鲁癌症中心癌症免疫学项目联合主任(右二)

蒋良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促会2015-2016年度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左二)

蒋建东 中国药促会2016-2017年度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右一)

主持人:怎么看待中国制药技术从基础水平到世界水平的努力?

何维:从技术上我们已达到国际水平,技术上讲没问题。化学药物的大规模生产、生物药物做抗体都没问题。想做Metoo、Mebetter,总觉要有一个过程,理论上讲30年严格说20年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已是很好的奇迹性工作。

主持人:肿瘤能在几年之内变成一个可控的慢性病?

陈列平:预测几年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概念的突破,除了研究的发现和原本的阐明以外,还有很多具体的过程,有些是不可控的。但5~10年内,我们将会找到很多的免疫缺陷,在这期间应该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晚期肿瘤能够治好,所以我个人还是很乐观。

主持人:有怎样更好的方法或尝试,可以让我们能更快、更好地有新药应对老龄化挑战?

蒋良华:糖类药物是一个大趋势,是一个处女地,我定义第四类药物就是糖类药物。另外,我觉得做药还需有中国特点,中药是应对老龄化药物开发的宝库,可以用现在的技术和手段,以及基础研究的发现,与中药相结合。目前中药、民族药的发掘,是我们所紧锣密鼓布局的方向。

主持人:怎样地推动中国临床实验基地的发展,才能更多地把临床实验的路障搬开?

蒋建东:临床实验第一次开会就讨论过,后来NMPA也开放了临床基地,但是刚开放的临床基地实际条件有限,以后可能好一些。另外,要多鼓励临床医院和临床医生做临床实验,而且尽量是中国的原创药在好的医院里做好临床实验,这是很重要的。除此以外,国家的企业过去投入没这么大,可能以后投入的速度会有所增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新纪元,大咖,医药,陈列平,药物,肿瘤,免疫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