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饱受争议 无创DNA检测不应受伤

2018
08/03

+
分享
评论
潘晓波 / 健康界
A-
A+
公众不应该因华大基因的一些负面报道而对基因检测技术产生抵触情绪,因噎废食。

华大基因近期麻烦不断。湖南长沙一名孕妇经无创产前筛查之后生下问题男婴,华大基因受到广泛质疑。

华大基因母公司华大集团8月1日再次召开媒体说明会,董事会秘书徐茜对此进一步回应称,湖南产妇案例中“华大漏检”的说法存在概念性错误,实际上该案例并不在华大的无创产前检测范围之内,因此也不存在对对方赔偿的说法。

华大基因: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处于风口浪尖的华大基因受到的质疑颇多,有质疑就有反驳,一场场论战,相当精彩。以下微信页面根据真实内容制作。

总结:华大基因购买Illumina128台HiSeq测序仪,成为全球全球测序通量最大的基因组中心。一开始受制于上游厂商Illumina,后来华大基因通过旗下子公司Bet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完成对美国上市公司CG的收购,获得CG的IP和Know How,是为了增强了华大对测序仪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速了国人测序仪自主化的进程。二者整合之后华大基因获得基因测序仪的生产能力,降低对Illumina等上游公司的依赖,测序服务成本也大幅降低。

总结:2014--2016年这三年研发人员相关费用并没有显著增加,其中2015年最少,诡异的是上市前一年(2016年)突然该项目指标变得好看。

原因是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2015年研发费用较2014年下降系当年发行人进行内部重组,精简岗位人员,优化研发项目,使得研发人员工资、研发领用材料及其他费用相应减少。2016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原因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2016年研发项目增加71个,带来人工、物料与添置设备的费用均有所增加。

总结:对华大没有核心技术、人才的质疑。实际上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1%,承担了其中绝大部分工作)、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水稻基因组计划、大熊猫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因组研究工作,彰显出世界领先的测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发表高水平的科学论文1055篇,专利累计申请量为2182件,专利累计授权量为647件。华大集团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5%,硕士占28%,学士占46%。

总结:对比行业内其它公司,例如贝瑞和康,华大基因毛利率并不突出。答复是行业的平均值不是贝瑞和康一家,贝瑞和康主要做生育健康,跟全产业链布局的华大基因是有差别的,华大基因这样一边发展业务,一边发展民生项目的公司,毛利率会低一些,但是也不会太低。2017年年报显示,华大基因主营业务生育健康的毛利率是67.77%。

总结:华大基因还是个喜欢喝 “政策奶”的孩子,试想如果没有供奶来源了,华大基因又是怎么样的公司?答复是,根据2017年年报,华大基因获得政府补助的项目有滨海华大基因产业研究院建设,“基于生物云计算基因组健康”项目、多组学结直肠癌早筛技术开发和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CG测序仪生产基地补助等45个。能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也是一种实力!至于国家缩紧补贴政策,对于一个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公司来说,不必担心过度。

此外,华大基因针对华大智造将独立融资并赴港上市,估值50亿美元的消息;以及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梅永红将跳槽至碧桂园农业的传闻,进行了一一否认。

无创产前基因测序技术:被忽视的才是重点。

争论都是围绕着华大基业的是与非展开,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

湖南长沙一名孕妇在经无创产前筛查之后生下问题男婴,华大基因受到广泛质疑。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主要是检测胎儿是否患有三大染色体疾病,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症。而上述湖南长沙案例中的患儿最终确认病因是13号染色体部分缺失,部分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并不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范围之内。

不过,孕妇通常对此并不了解,她们认为自己购买了一项筛查所有染色体的、万无一失的医疗服务。

北京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思振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谈及华大基因事件时表示:自己对其中的数据细节并不了解,但公众对于基因检测的认知过程是值得思考的,从曾经的不了解,到现在因为广泛应用而有所了解,并认为就应该百分百准确,其实这种认知还不是完整的,和绝大多数医学检测手段一样,基因检测可以达到很高的准确率,但无法百分之百。

国家卫健委也给出官方回应,有关负责人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函时强调,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目前仍存在假阴性和检测失败病例,其仅为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的一个环节,要与上游的筛查前咨询和下游的后续诊断、追踪随访、诊断后咨询等多个环节相互协同形成完整服务链。

据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监测数据,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高龄产妇的增加,2011-2017年深圳唐氏综合征总发生率由2011年的4.70/万上升为2017年的11.64/万,但在全市各级医疗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有效干预,2011-2017年全市唐氏儿的活产率从2011年的2.36/万下降到2017年的0.84/万。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大基因累计为深圳市312,582位孕妇提供该服务,效果显著。

截至2018年5月31日,华大基因为全球313万余名孕妇提供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约1.9万孕妇因该项技术提早发现了胎儿21、18、13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并采取了预防措施。

华大基因虽然受到质疑,但是无创产前基因测序技术可造福后代,毋庸置疑。

好技术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使用者

那么,在此次事件中,遗传缺陷儿悲剧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市场也有各种猜测与分析,其中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或与公司夸大宣传相关,如夸大检测结果的正确率,造成用户误解等。

而业内人士认为,从报道的描述来看,此次悲剧事件的发生“不应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和准确率的高低无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医生,“当然,有销售人员故意夸大无创产前基因测序技术作用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无创产前筛查只是一种筛查手段,通过检查提供一些危险性指标,它甚至连辅助诊断都算不上。而从文章的描述来看,涉事产妇不仅有不良孕产史,而且其他检查也发现胎儿有异常。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专业素养过硬的医生都不可能说只要无创检查就足够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事件中的问题核心是医生。”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一个基因检测产品的推出,前端的技术固然重要,但后端的报告签发、解读等环节同样不可忽视。企业应该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报告等。”从事分子诊断检测服务和产品销售的新三板挂牌企业-鼎晶生物董事长沈伟强表示。

目前,基因检测产业上游测序仪厂商基本被illumina和life两个公司垄断,而无创产前基因测序领域我国排名靠前的有三家企业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

1.华大基因:有自主测序仪,2000年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中国承担者。

2.贝瑞和康:和illumina合作发展中国的测序市场,进入基因检测领域很早。

3.达安基因:和life合作发展中国的测序市场,进入基因检测领域较晚。

对于基因检测行业的未来,业内人士担忧此次事件会让部分人认为DNA检测滥用严重,且与利益相关,给刚刚起步的基因检测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有投资人士表示,包括NIPT在内的基因检测的价值毋庸置疑,其不仅可以实现快速检测,而且可以涉及更多靶点,检测更多潜在疾病,因此公众不应该因一些负面报道而产生抵触情绪,因噎废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华大基因,DNA,饱受,测序仪,检测,孕妇,技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