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退出 巨头们不再研发抗生素人类该怎么办?

2018
07/19

+
分享
评论
申佳 / 健康界
A-
A+
诺华宣布退出抗生素研发,连续数家巨头制药公司放弃抗生素领域,再一次提醒人们来自抗生素领域的压力和两难境地,倒逼寻找纠正市场缺陷的方法。

数日前,诺华公司宣布将终止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研发,并裁员140人。诺华表示,虽然这些项目的科学基础很坚实,但因资源有限,诺华决定聚焦在能更好地改善病人健康的领域。

这是继阿斯利康、赛诺菲、艾尔健和麦迪逊医药后,又一家放弃抗生素和抗病毒研究的制药巨头。而葛兰素史克也在评估旗下的抗生素资产。

201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抗生素耐药监测数据显示,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对抗严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耐药性处于同样的极高水平。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大约2.3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后抗生素时代(post-antibiotic era)”可能已经到来,“常见的感染和微小的损伤也能致命”。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调查,就连几个世界大国也将抗药性细菌的激增看作当今时代一大全球风险。

一方面形势严峻,一方面大公司纷纷终止抗生素研发。

前几年,制药巨头们似乎还愿意在抗生素领域进行冒险。2014年,默克投入84亿美元收购抗生素领军企业Cubist。而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诺华、葛兰素史克和其它制药企业纷纷承诺要对抗耐药性细菌对人类的威胁。

耗费巨大且市场不讨巧

而如今抗生素领域不遭待见,背后原因是耗费时间和资金巨大,市场前景却并不理想。

开发新型抗生素的成本越来越高。药物获取基金会(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研究部主任加布里埃尔·布洛伊格曼说,全球正在进行的大约275个抗生素研发项目可能只会最终成功产生两三种药物。

米卡尔·多斯滕(Mikael Dolsten)博士是辉瑞的全球研发负责人,他坦承说:“现在想要找到新的抗感染药族太难了,这个行业得不到足够的激励去花 10 到 15 年做研发。”

并且,新抗生素千辛万苦被生产出来后,常常被束之高阁,除非患者对已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否则不会被使用。而且抗生素只使用几天或者最多几周,消耗量和抗癌药物无法相提并论。

杜克大学马戈利斯健康政策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7年获批的16种品牌抗生素种,只有5种的年销售额能够超过1亿美元。而新型抗癌药物的销售额则动辄数十亿美元,差距悬殊。

这一局面在中国同样复制。2018年1月,白云山旗下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和白云山化学制药厂生产的化学药新药头孢嗪脒钠和注射用头孢嗪脒钠收到临床试验批件。该药是我国近二十年来唯一成功获批的头孢类1.1类新药(1.1类代表原创药物,指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为遏制抗生素滥用,从2012年8月1日起,我国下达了史上最严的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之后,行业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整顿潮,余波延续至今。

白云山方面表示,国家政策对创新药物研发一直持鼓励态度,“限抗政策并没有将抗生素行业‘一棒子打死’,有疗效的抗生素,不管是临床上,还是药店,存在很大需求。” 白云山制药总厂副厂长王健松说道。

但现实局面是,企业愿意潜心开发新型抗生素的动力不强。“国内药企对于抗生素的研发主要以仿制为主,基本没有创新药。”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表示。

王健松称,头孢嗪脒钠在拿到临床试验批件前,白云山耗费了10年时间,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3584.18 万元。

王文华表示,抗生素的投入产出比远不如其它药品,因为新兴抗生素的研发率先效率越来越低,10年研发时间毫不意外,但可能在两年内就产生耐药菌素,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须更大激励和保障

大型制药商退出抗生素市场,通常会剥离旗下抗生素部门,交给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生物技术公司。麦迪逊医药将其抗生素业务出售给美林塔治疗公司,阿斯利康则将其研究成果外包给恩塔西公司,然后将其抗生素部门的其余部分出售给辉瑞。

现在进行抗生素研发的通常是一些生物技术公司,“抗生素在大型制药公司重量级竞争中毫无意义,”2018年收购赛诺菲资产组合的德国药企Evoted AG的首席执行官沃纳·兰塔勒说,“在Evotec的商业模式中,你和其它公司共同开发价值2亿欧元的产品,才是有意义的。”

美国国会正在考虑立法,为开发市场继续的新抗生素开放优先审批券,这种优先审批券可以转给其它产品或者出让。印度政府面对每年有6万名新生儿遭超级细菌感染的局面,为本土初创药企的抗生素研发提供了早期研究资助。

中国于2016年出台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食药监总局等14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对抗菌药物生产、流通、应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鼓励自主研发,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风险挑战。

丹麦Novo Holdings A/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西姆·库塔伊介绍,该公司在2018年2月设立了1.65亿美元的基金来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目前该基金已经收到来自欧洲的50份投资建议书,可能在2018年年底开始第一笔投资。

而大公司也并非完全离场,收购Cubist的美国制药公司默克表示,该公司正在进行抗菌性研究。而致力于癌症药物的瑞士罗氏制药也表示,该公司也有还未上市的在研抗生素。

尽管抗生素领域最大的公司葛兰素史克在2017年表示,将考虑出售头孢抗生素业务,但也同时表示,有实验性抗生素已处于后期研发阶段,需要“以创造性的方式来激励和奖励抗生素领域的新药研发”。

诺华以及其它大公司的退出,再一次提醒人们来自抗生素领域的压力,倒逼公众思考找到纠正市场缺陷的方法,Motif Bio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如此认为。这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实验性抗生素正在接受美国监管机构的评估。“这个烂摊子不得不由生物技术公司来接手。”

无疑,在全世界范围内,抗生素领域的新研究和开发需要更大的激励和保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抗生素,诺华,人类,耐药性,药物,研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