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让信息多跑路 让病人少走路

2018
07/08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
A-
A+
海南省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给患者带来巨大便利。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上述国家级的指导性文件对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研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由此掀起了新一轮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高潮。

海南省人民医院是省直属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000张。年门诊量200万人次,出院病人10万人次,手术量6万多台。设有15个医学中心,74个临床医技科室,23个研究室(实验室)。专家云集,拥有高级技术人员739人,硕士博士70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贴专家、省优秀专家29人,是海南省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省疑难危重症的诊治中心。目前海南省人民医院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的区域医学中心。

从2014年起,我院开始建设八万多平米的新门急诊诊大楼,2017年12月新门急诊诊大楼投入使用,目前日门诊量高峰时以达到8千以上人次。从大楼建设之初,我们就引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思路,对我院门诊就诊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方便了患者就医,保证的新门急诊大楼全面投入使用。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 新门急诊大楼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2014年起,我们就全面规划了新门急诊大楼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了大容量、高带宽、有线无线全面覆盖的全数字化业务场景,力争打造全数字化的门诊部。从2014年到2017年间,我们的完成了新门急诊楼及内科大楼弱电智能化工程、灾备机房工程、分诊叫号及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建设,自助设备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工作,优化了门诊流程和就诊环境,保证了新门急诊楼及内科大楼如期投入使用。

2.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生活窗的建设。

从2016年初,为了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我们开始了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生活窗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项目实现了医院的出诊医生信息和患者就诊信息实时发布、患者线上挂号、推送就诊信息引导患者到指定区域就诊、患者线上自助缴费、检验检查结果实时查询等门诊全流程的业务管理,以及住院患者的线上缴押金、住院费用清单的查询和医技检查结果查询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就医。系统还能进行停诊信息的推送,将号源池分时间段显示,开放供患者自行选择时间来院就诊,让能够做到患者错峰就诊。从2016年5月系统上线以来,关注我院新媒体平台的人数已达50万人,患者完成在线挂号缴费达164万人次,实现线上缴费金额达1.86亿元。门诊患者就诊次均耗时从原来的四个小时左右缩短到了不足一小时,在优化门诊流程、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实现了我院门诊业务系统与第三方公众平台的业务协同。

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我院还实现了我院门诊业务系统与第三方公众平台的业务协同。我们将我们的预约挂号平台先后连入了“海南农信银行手机APP”、省卫计委“海南智慧医院手机APP”和“海口椰城市民云手机APP”等多种第三方公众平台,实现了的手机端的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功能。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我们建立了统一号源池管理系统,将号源分时段、全共享,时段精确到分钟。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使用习惯选择适合的挂号方式。

4.对接区域人口数据库,实现患者线上实名制建档。

患者实名制建档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一个难点。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医院必须实行实名制就诊,因而必须实名制建档,才能保证全民健康档案的正确归集。为避免患者编造个人信息就诊,我院原实行首诊必须持二代身份证来院线下建档,这种方式对首诊患者十分不便。为了便于首诊患者也能实现线上线上建档和挂号,我院在省卫计委的支持下,接入了海南省人口数据库,通过人口数据库进行身份校验。患者在录入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建档时,系统会自动连接人口数据库进行校验比对。若发现HIS里未建档的患者,系统会返回人口数据库的患者基本情况信息,自动完成HIS中的建档。接口方式采用基于存储过程+WebService的方式进行连接,秒级完成。极大的方便了首诊患者在线建档、挂号。而且,这一方案还实现了利用人口数据库比对家长与患儿的身份信息,通过校验后可让没有身份证的患儿直接在线建档,极大地方便了儿童患者的就诊。

5.开发二次分诊系统,优化就诊流程。

在我们严格进行分时段就诊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患者未按时就诊问题。如早上8点到8点半医生等待患者,而远道而来的患者在现场又无号可挂,中午12点以后医生接诊不完患者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院采取以下两种方案:一是将8点半之前的号源留给现场患者,其余号段给线上患者;二是自主开发了二次分诊系统。患者到达医院后,需在各诊区分诊台进行签到,分诊护士将签到完成的患者安排进各诊室,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一室一患。还能够将不按时就诊的患者进行合理的安排。该系统具备分诊候诊、复诊号挂号分诊、测量血压、患者评估、线上挂号患者的医保验证等功能。同时二次分诊系统与我院引进的统一呼叫系统与大屏幕显示系统有机地集成为一个整体,规范了患者的就诊行为,保证了门诊的工作秩序。

6.多种形态的缴费手段,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率。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以往的门诊流程中,排队缴费是患者比较费时的环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多种形态的缴费手段,来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率。除微信公众平台、支付宝生活窗、农信APP、智慧海南APP的手机线上缴费方式以外,我们还在门诊部部署了大量的自助机方便患者缴费。此外,我们开发了支持收费窗口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Apple Pay、以及诊间扫码付功能。特别是诊间扫码付功能,医生开具完医嘱后,患者可在诊间就完成扫码付费的功能,给就诊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

7.建设医技检查自动预约系统,方便患者医技预约。

随着我院就诊患者量的日益增加,医技检查类项目的预约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不少医院采取建立医技检查预约中心,患者去预约中心仅一站式预约。但预约中心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耗费的大量的人力成本,还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针对这一问题我院自主研发了一套医技检查自动预约系统。当医生在开具超声、CT、MRI、DR等检查发送医嘱的同时,系统会根据提前设定好各项预约规则进行运算,得出符合条件的时间段取出靠前的时间值返回并打印在相应的申请单上,直接完成对患者医技检查的预约。为避免时间段的无效占用,系统设置了两小时完成缴费的时限,完成缴费才真正预约成功,没有按时缴费的将时间片释放并重新返回时间资源池。这种自动预约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的方便了患者就诊,提升了就诊效率,该系统已在我院上线使用一年多,医生和患者对此流程表示非常满意。

8.建设门诊手术预约系统,方便患者的手术治疗。

为方便我院新门诊大楼的门诊手术管理,我院实行门诊手术预约制,我院自主开发门诊手术预约系统。医生在开具手术医嘱发送后弹窗,由医生像选电影票一样选择手术时间进行手术预约,此时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选择医生和患者都方便的时间。为便于患者手术缴费,我们实行了门诊手术缴纳押金方式,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直接手术押金金额,医患沟通无误后,打印手术申请单,手术申请单上直接体现手术时间,为保证手术室预约的正常秩序,患者完成押金缴纳后,预约生效。患者完成手术后,只需要凭押金条到窗口结算,避免了一次手术、多次缴费的现象。系统的上线后,提高了手术预约效率,极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9.优化抽血流程,提高抽血工作效率。

由于许多抽血的检验项目要求患者空腹,打印检验条码往往也会拥堵,造成患者排长队,所以抽血往往是患者满意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抽血效率,我们进行了抽血流程的再造。首先,优化取号流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自动发放VIP号,增设VIP抽血窗口和普通抽血窗口;其次,启用门诊检验指引单,代替原有的单独项目检验申请单,既节省了出诊医生的打印申请单时间,也节省了抽血室打印条码和回执单的时间;此外,我们在抽血室门口增设自助条码打印取号一体机和自助取报告机,方便患者打印抽血条码和检验结果。优化后的抽血流程,减少患者在抽血等待平均时间30分钟以上。

10.上线门诊医保电子处方,优化医保患者的门诊流程。

由于医保规则的要求,我院原来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患者仍然采用纸质处方,患者就诊十分不便。我院在普通门诊患者就诊全流程优化后,发现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患者的就诊体验并未得到提升。针对此现象,我院上线医保智能审核系统,采用了以下业务流程:特殊病种患者可以线上挂号--医生开具电子处方--系统自动调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进行在线审核--收费员调取审核后的电子处方进行收费(或患者直接线上缴费)。系统上线以后,大大节省了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患者的就诊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后,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保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相融合的新要求。我院对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认真梳理自身还存在的差距,积极提出进一步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近期,我们准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人脸识别在线建档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成熟。目前我们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人脸识别实名在线建档系统的建设。系统即将上线,患者利用微信小程序即可刷脸后实现在线建档,实名验身。可以解决患者在特殊情况下没有携带身份证件,无法在线建档或身份确认的问题。该项功能向后延伸,将逐步实现刷脸签到、刷脸付款。让“互联网+医疗健康”真正的深入人们生活。

2.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慢病随访管理平台。

目前,随着国家慢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深人开展和各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迫切需要建立慢性疾病随访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防治工作可靠、准确、快速的管理。随访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随访工作的开展,病人群越来越庞大,同时不同病种的患者可能需要有不同的就诊治疗、检验检测、随访要求。为方便管理者、临床医生进行慢病疾病管理和科研研究,我院正在计划研究开发基于“互联网+”与HIS结合的慢病随访管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流程。慢病随访管理平台与我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及门诊系统相互衔接、有效集成,为随访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 引入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实现患者的健康管理。

穿戴设备设备室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健康管理技术。虽然从整体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来看,大量的可穿戴设备功能比较单一、作用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器械设备厂商推出的产品,医学科研机构、医院医生的参与度还比较低,能真正用于医学临床的还比较少,但部分设备已经具备了血压测试、血脂测试、血糖检测等功能。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必将迅速进入医疗和健康管理领域,成为重要的前端医学检测设备。因此,我们计划逐步引入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实现患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建立家庭签约医生和全科医生的服务管理平台,提供患者及亚健康人群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4.实现医院O2O的服务。

目前,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疗服务尚只能在线下完成,多少对患者带来一些不便。根据国务院文件的要求,我院计划在慢病管理平台上逐渐增加医疗服务环节,逐步实现医生可以线上开具复诊患者处方,或者是线下开具处方,通过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药品配送,同时提供更多的线上医疗服务。 

5.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服务体系。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正在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目前我们正在与腾讯合作,建设我院医院影像的人工智能读片系统。此外,我们也正在积极策划计划建设我院的临床可研大数据平台和面向医联体的远程医疗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逐步建立起我院“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服务体系,让优质的医疗技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向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海南省人民医院,大数据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