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医 | 北大国际医院眼科李明武:练好内功,未来可期

2018
06/20

+
分享
评论
郝兰兰 / 健康界
A-
A+

3年时间,手术量翻13倍!围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雄起之路。

“抱歉,刚从一个急诊手术下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李明武走进办公室,到访谈正式开始,仅仅用了不到十五秒的时间。

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带动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下称北大国际医院)眼科的快速发展。从2014年开科之初的200多例手术,到2016年的1000多例,再到2017年的2600多例,手术量呈倍数增长的成绩,是对李明武及眼科综合实力的完美佐证。

2017年7月,李明武从原单位辞职,来到北大国际医院,肩负起眼科学科带头人的重担。仅仅一年时间,对于眼科成长史、人才培训计划、院内科室合作、院外相互交流,李明武聊起来都是如数家珍。

高起点 快发展

2014年12月,北大国际医院开始接诊患者,眼科于同年同月开始接诊。“眼科起点非常高,开科之初,医院便为其配备了高精尖的设备。” 让李明武引以为傲的“武器”多达30多件,既有来自德国的蔡司Lumera700手术显微镜和CALLISTO eye晶体导航系统,还有来自法国的光太眼科专用A、B超声等。操作这些国际眼科界先进的医疗设备,北大国际医院自然要为眼科配备国内顶尖的“战士”。

眼科高起点一方面体现在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设备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专家团队的打造上。开科之初,黎晓新教授是开创者,北大国际医院采取与北大人民医院等共建的模式,科室医生多为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眼科翘楚。例如,曾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的马志中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的姜燕荣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主任鲍永珍教授等。李明武原为北大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同样以多点执业的方式在北大国际医院出诊。2017年7月,李明武正式全职成为北大国际医院学科带头人。

与设备、人才等高起点配套的还有医院教学、科研平台,医院及科室管理制度,良好的就医环境等。但一切并没有想象得那样顺利。开科之初,眼科门诊量每天只有几十名患者,“看着这么多好医生‘闲置’,我们内心非常着急。”这一境况并未困扰眼科很长时间,从2016年开始,眼科日均门诊量达到160人,“2018年有望突破180人。”李明武面带微笑地说道。

门诊量与手术量增加的同时,疾病复杂与困难程度也在增加。起初,眼科接诊的多为结膜炎、干眼病等一般眼科疾病患者,“现在,其他医院不愿意接受的疑难重症患者,很多选择来北大国际医院就医。”与同行谈论起来,李明武总会骄傲地为科室医生点赞。“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患者慕名来到北大国际医院就诊。”

他山石 可攻玉

李明武深知,对于目前的眼科而言,在全国打响知名度是第一要务。而李明武选择的第一条路径便是依靠收治疑难重症,打造口碑效应。正如李明武所言,目前,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以眼科为例,很多眼科患者会选择到专科医院或者其他综合医院就诊,但由于其同时患有其它方面的疾病,医院需要调动不同科室的资源为其提供治疗方案,“很多医院不愿意接收这样的患者,但对于北大国际医院而言,这是一个机会。”李明武强调,北大国际医院的一大优势是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每周三中午,轮值科室会联络其他科室专家,就特定病例进行集中讨论。对于眼科而言,持续提升医生团队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北大国际医院眼科的一大优势是医生团队基础较高。在拥有14名医生的团队中,有9名是来自北医、协和等知名院校的博士生,这样的医生学历结构后劲较足。李明武强调,对于一家刚刚开业的医院而言,整个团队的磨合及医生继续教育,是提升医生能力的重要法宝。

李明武格外注重医生培训体系的建立。眼科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坚持查房学习”。每一位医生都要轮值讲课,内容或涉及国内外的诊疗规范,或包括眼科急救等。此外,李明武每周会指定一个人,学习美国住院医必读书目,然后为大家做讲解。“北大国际医院注重品牌建设,对科室医生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李明武希望每一位到北大国际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都能够满意地走出医院。“就像选择餐馆一样,患者认可医生的专业能力,就医体验好,自然会推荐亲戚朋友在遇到眼科疾病困扰时到国际医院就医,这也是打造科室知名度的途径之一。”

为了打响科室知名度,李明武注重科普内容的传播。在北大国际医院官方网站搜索引擎中输入“眼科”二字,搜索结果中多数内容为科普讲座的相关信息。据李明武介绍,眼科目前已经开展了上百场科普讲座。除了在媒介上进行传播,眼科医师还定期到居民社区、学校、养老院、企业、基层医院等,开展义诊及科普活动。

北大国际医院眼科团队

看未来 路已定

目前,北大国际医院眼科人才队伍基本已经建设完备,医疗设备配备齐全,门诊量及手术量达到多数三甲医院的水平,李明武意识到,到了谋划未来“大业”的时候了。事实上,对于眼科的战略布局与实施路径,李明武早已了然于心。

“虽然眼科专家团队与诊疗水平已经达到眼科界整体水平,但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科室,其教学与科研水平确实还比较弱,这也成为我们未来需要提升的目标之一。”李明武介绍了一项眼科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医疗设备会产生很多数据,但这些数据长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在马志中主任的提议下,李明武将三四名医生组成一个团队,由团队负责某一设备,并对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集中开发。“通过研读检测设备及其数据,医生临床水平得以提高,还能够挖掘出数据背后的科学现象。”

为了鼓励科室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北大国际医院同样不惜成本。医院投入4000多万元打造占地总面积8161平方米的教学平台;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中心实验室I期基础实验平台。据李明武介绍,眼科还成立了自己的眼科实验室,希望借此提升眼科科研能力。“医生非常看重医院的培养能力。”李明武表示,眼科培养医生的基本原则是,医生不仅能够为科室服务,即使离开北大国际医院,到任何一家医院都应该能独当一面。

人才对于科室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留住人才,成为李明武的心头大事。“北大国际医院的薪酬水平比同级别公立医院稍微高一些。”李明武认为,医院首先要让医生有一份合理的收入,随后通过培训体系与职业生涯规划,让医生看到医院及科室的培养能力。“收入合理,医生也认为在北大国际医院能够学到东西,自然会留下来。”

除了在科研教学与留住人才方面持续发力,李明武强调,眼科要成为北京市昌平区该学科领头羊的目标,还需要从专业设置与优势病种方面下功夫。目前,眼科由多个学科组成,现有眼底病激光中心、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白内障及屈光手术中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心、青光眼、角膜及眼表疾病、眼整形、葡萄膜与眼炎症等多个专业组。未来,眼科还将细化专科设置,并实现眼科医师专业化。除了发展眼科疾病诊疗能力,针对儿童就医难问题,眼科希望能够投入更多人力物力,集中提升儿童眼病诊治水平。

实现以上规划,李明武认为,首先需要突破的是打响科室知名度难题。“在这方面,院方及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宣传部门多措并举地提高各个科室知名度。”李明武始终坚信,道阻且难,但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内功,未来可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北大国际医院,李明武,内功,眼科,科室,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