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奖出炉!2018中国医学创新大赛决赛落幕 | 博鳌·健康界峰会
项目质量极高,是2018中国医学创新大赛留给众位参会者的印象。
经过激烈角逐,4月26日晚,大赛结果出炉。现场评出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6名,优秀奖12名,并同时评出最佳组织奖4名,青年科学创新奖1名。
具体结果如下:
比赛期间,“医学创新评论”随机采访多位参赛选手,尝试进一步了解这些中国医学创新先锋探索者的期盼与需求。
“人这一生,如果能做出一款救命药,甚至说只要能参与其中,那真是非常幸运。”此次大赛金奖得主——杭州泰泊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医学执行官施海坤如是说。他带来的“联合肝动脉拴塞治疗肝癌的小分子药物”,收获现场一致肯定,尤其对于我国肝癌高发的境况而言,极具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的医学创新转化事业仍然存在较多痛点,所以当知道CMIA(中国医学创新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大赛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觉得一定要踊跃参与、大力支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表示,期望大赛越办越好,早日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医学创新转化展示、传播和推介的平台。
“非常惊喜”是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心内科导管室主任陈翔获得银奖后的第一感受,“每个参赛项目都很棒”。 他将此次获奖归功于团队的付出、CCI的培养和CMIA平台的搭建。“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倍努力,早日实现项目转化,造福患者。”
“希望通过大赛平台,让社会了解我们这款康复产品,争取尽快造福患者。”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讲师、助理教授刘笑宇表示,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清苦,却不平淡,因为每天都有新收获和新挑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教授余锂镭,是CCI“黄埔一期”中的一员。“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参赛”的余锂镭表示,通过观看其他参赛选手的创新项目,既能了解不同主体的思维方法,还能发现临床医生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从中更加清晰和坚定自己的道路选择。
“我们开设公司的初衷,就是为中国特有、高发的肿瘤研制出创新药物。”吉凯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袁纪军说,目前该创新项目还望广纳各方合作,包括医院方、技术方等。
同样抱有强烈合作愿望的,还有北京市海聚工程专家、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研究员宋红欣。他带来的“个性化定制3D打印眼镜镜片”项目,被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总发起人、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理事长葛均波称为“革命性的创新进展”,可谓厚望在身。
“幸福益生再生医学致力成为再生医学世界领军型企业,为人类幸福做贡献。”公司董事罗国东在获奖后表示,此次比赛经历,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灵感。
更多大赛现场花絮: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为选手助威
国家卫健委科教司规划处处长刘桂生致辞
约印医疗基金执行董事董迷芳向选手提问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郭书贵发言
波士顿科学公司心脏冠脉介入及结构性心脏病事业部副总裁施纯敏发表感言
更多参赛选手与项目
奖杯图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摄
“医学创新评论”微信公众号还将对各参赛项目进行详细报道,敬请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