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院长 | 赵国安:基层情怀与大学精神践行者

2017
11/17

+
分享
评论
高维荣 / 健康界
A-
A+
在新医一附院2017年春节晚会上,赵国安唱了一首《从头再来》,如今执掌这家老字号医院扬帆远航,一切又要“从头再来”!

在晨曦微亮的雾霭中,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新医一附院)迎来第一批患者,豫北小城卫辉的这颗巨大心脏开始缓缓搏动。赵国安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身笔挺的藏蓝西装,鼻梁上架着的眼镜一尘不染,鬓角染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浑身透着读书人的气质,这是赵国安给人的第一印象。

7点30分。赵国安像往常一样,来到十号楼六层会议室,早交班会议将在十分钟后开始。会议十分紧凑,值班负责人挨个汇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赵国安多数时间都在凝神倾听,有时眉头皱起若有所思,遇到重要的问题,低下头来用笔记录,偶尔侧身跟旁边副院长郭明好低声沟通。会议通常在8点半结束,但今天因为时隔21年迎接三甲复评工作,省里还下了一个文件,院里要推一个孕检公益项目,他布置完工作后,时针快要指向9了。

9点10分,门打开,他目光和煦,面带笑容地和大家打招呼,健康界在他的办公室再次见到了他。

有目标 抓机遇

一个书柜,一条沙发,一张椅子,一张办公桌,桌上文件排列井然有序,正对面挂着电子表,最醒目是悬挂着的一副颇有意境的山水画……不大的办公室,稍显拥挤但并不凌乱。赵国安大多数时间都会坐在这里,处理医院繁杂的事务。

今年52岁的赵国安精力充沛,他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参加院内大小会议,行政查房;每周二坐诊,偶尔要做几台手术;抽时间带研究生、博士生做科研;到了周末,他就要飞向四面八方,参加学术、管理交流会议……

赵国安的同事感慨,这样的院长真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从小志愿成为一名医生的赵国安,16岁就考上河南医科大学,在27岁那年(1992年)成功实施河南省首例心脏介入手术,一鸣惊人,32岁成为新医一附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心内科主任……籍着无比旺盛的精力和超乎寻常的勤奋,他从医伊始,就展现出超乎同侪的能力。

在赵国安20多岁还是一名住院医师时,就在全省住院医师大会上汇报最新的心脏介入技术。台下学习聆听的,有耄耋之年的大专家,有年富力强的中年科室骨干,有无数像他一样年纪嗷嗷待哺的新人。百千双目光注视下,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新知识、新技术带来的荣誉。彼时卓尔不群、意气风发之姿,历历在目,即便多年后的今天说及,赵国安依旧难掩脸上兴奋之色。

这并非偶然。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职称晋升,他喜欢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深谙“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要义。

比如,在他还是住院医师的时候,为自己制定了五年达到主任医师的目标。在赵国安成为副主任医师后,他并没有按照常理去晋升主任医师,而是为自己制定了直接晋级正教授的更高目标。五年之内业务、学业、职称一年一台阶,从无停滞。在2002年,年仅37岁的赵国安已经是正教授。

除了“目标”,他也将自己的成功部分归结为“机遇”。

就像以前坐绿皮车,每一趟车厢中都摩肩接踵,或许有人会等下一辆,但对赵国安来说,即便再挤,他也要争坐最早的一班车,抓住稍纵即逝的每一次机遇。

赵国安微微侧着头回忆,彼时他刚刚完成河南省首例心脏介入手术,工作风生水起。一天院长找到他,说院里要送他去上硕士生学习班。但赵国安的上级领导则说,他的事业正处于飞速上升期,如果中间去学习,岂不是浪费了大好韶华,硕士生班每年都有,可以缓缓再攻读也不迟。这位上级也是一片好心。

赵国安还是选择了去攻读硕士,“去坐第一班车”,事实证明,他选择对了,那一届硕士生成了“后无来者”的一届学习班——那样的学习班后来再也没有办过。

但这次硕士学习经历算不上“愉快”,因为赵国安到了学校才发现,他还需要进行半年的硕士预科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被正式录取。如果不合格就要打道回府。因为怕“无颜见江东父老”,半年时间,赵国安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感中,他极度刻苦地学习,在度过了半年“不是人过的”时光后,成功被录取。

直到今天,赵国安依旧保有那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

这让他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有着近乎饥渴的追求。每天晚上赵国安都有阅读的习惯,但有时,作为院长免不了应酬,即便再晚,他也会挤出一点时间读书。

其实,熟悉赵国安的都知道,虽然他身兼很多角色,但他更愿意做一名医生。他喜欢医生的单纯和崇高,医生救治患者的巨大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寻常人恐怕一辈子都体会不到。

但赵国安显然并不能单纯当一名医生,医院需要他承担更多的责任。

2002年,赵国安被调到“一穷二白”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正处在个人事业高峰的赵国安失落之情无以言表。既来之,则安之,赵国安凭借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逐渐带领新医三附院从年收入1千万左右上升为今天的两个亿。在那里,赵国安展现出过人的管理才华,受到认可。

时过境迁,2016年初,他以院长的身份重回新医一附院。这次,他要带领一个拥有120年历史的医院继续前行。

仁以为医 严以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老先生有这样一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 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赵国安一直奉为圭臬,并拿它教育学生和年轻医生。

赵国安父母皆为医生,常年浸润之下,他对于如何“做人、做医生”更有体会。在采访赵国安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说道,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兼具智商和情商。

以前,当他还是一名住院医师的时候,除了每天早上查房,中午下班之前也会去探望一下患者,晚上下班前再去看看。简单几句或安慰或鼓励的话,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患者也会得到很大的安慰。

作为医生的赵国安像一个“暖男”,但在管理上却有另一番样子。

“他在管理上是什么样子的?”健康界将这个问题抛向赵国安的几位同事,得到最多的答案是“严格”,同事们大多对他又敬又畏 。他们认为,这和赵国安对医术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精益求精,不容任何差错。

院长办公室副主任高伟民经常陪同赵国安去查房,对赵国安的“严格”他深有体会。他告诉健康界,查房时赵国安发现任何一个微小瑕疵都会指出来,并要求立即改正,“窗台有张废纸,他当场就要解决。”宣传科副科长段桂洪回忆,一次有一位同事因为发信息错了一个字,被罚500元……

其实,赵国安最不能容忍的,是医院服务上的“瑕疵”。

医院人多事杂,医院窗口工作人员和患者难免发生摩擦。他一上任,就下了死规定,严禁出现与患者争吵的现象,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前段时间,窗口收费人员和患者又因故发生争吵,赵国安知道后,给予这名收费人员一个月的停职停薪重罚,窗口秩序为之一肃。

在赵国安看来,医院的招牌是医生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树立起来的,是医院立院之本,不能用一次次无谓争执砸招牌。

“医院大,店大有时候容易出现欺客。”赵国安说,以前医院有很多地方服务不到位,比如患者办理各种手续十分繁琐,经常需要在多个窗口奔波,有感于此,赵国安在院内推行“一站式”服务;患者排队问题突出,有时只有一个窗口值班,他要求建立弹性工作制,把窗口全部敞开……

“服务是第一位的,不花钱,但能给医院提高社会效益和患者口碑。”赵国安最开心的就是,现在患者都说“一附院服务不错,我们去那儿吧!”

尽管赵国安在管理上异常严格甚至有时候称得上严苛,但鲜有医护人员对赵国安的管理有怨言。一年多来,医护人员明显感受到,医院的管理水平更上层楼。

赵国安说,他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知识。但三十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于医院就像医生对人的身体一样熟悉,医院疾在腠理,他寻声听脉,就能准确找到问题所在,药到病除。至今他依旧活跃在临床,对于医院的一些问题有切肤之痛,他将临床体验融入自己的管理之中,更能提升管理水平。

无怪乎他说,一个完美的院长不该是一个单纯的管理者。

为了系统性地提升医院管理,赵国安亲自主导医院行政夜查房制度,发现问题,探寻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不断循环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水平。每周一到周四,他会主持召开早交班会议,会上大家都汇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问题解决。

此外,赵国安对于医院6S管理、质控管理,也都时刻上心,正如他口中说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永恒命题,不容许出错。他希望通过日复一日近乎严苛的管理,扫亮医院每一个灰暗的死角。

不过,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吕风华也透露,赵国安工作上很严肃,其实私底下很随和,时常替人着想,对于医生、护士都很照顾。

基层情怀与大学精神

在健康界驱车前往新医一附院时,司机任师傅听闻目的地,咂摸一口香烟,“呀,这个卫辉医专可牛!”——但至于它为什么这么“牛”,他说不清,只是归结为这个医院有“说法”。

新医一附院是全国唯一一家扎根在县城的大学附属医院,或许能解释这个“说法”,这也印证了它的定位——一家兼具基层情怀与大学精神的医院。

在赵国安看来,新医一附院扎根在豫北,就要担负起为基层百姓祛病救人的重任,同时作为一个大学附属医院,也要有大学的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

在这里,百姓一旦发生急重症都会选择新医一附院,“儿女们会把这里看作为老人尽孝的终点。”赵国安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对医院的质朴情感,他也回馈以质朴。

医院患者60%以上都是来自周围的农村,赵国安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决不允许医生开大检查、大处方,尽量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采取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式。据统计,新医一附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只是其他同级别三甲医院的一半左右。医院还专门设立救助基金,免除一些极度贫困患者医保之外的费用。

“如果有无主危重患者,先治疗后付费,无需打报告。” 在早晚班交接会上赵国安说。当健康界再度问及,赵国安认真地说,医生责任是救死扶伤,患者既然来了,能不能付费是他的问题,但不能不救。

赵国安说,在这个小县城,医生若是没有一点情怀是很难留下来的。

如果说基层情怀能够让医院沉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患者服务,而“大学精神”则是新医一附院振翅翱翔的关键。

鉴于自己的成长经历,赵国安对青年人才培养尤其看重。他力主推进青年医生培训计划,鼓励青年医生出去进修学习,年轻医生无需经科室,可直接跟医院申报出去学习。“这样会使年轻人能够很快到达高水平。”

虽然在一些同事眼中,赵国安为了给医院省钱有点“吝啬”。但赵国安为青年人学习投入毫不手软,他希望“年轻人既想学,还得学会、学好、学有所成。”

医院专门建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内部各种最新的设备、仪器琳琅满目,为医生尤其年轻医生提供科研、学习平台。赵国安介绍,这样的科研平台可以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医院还专门设立科研基金,为年轻科研人才提供启动资金。

在赵国安看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这也是他对于人才如此看重的原因。

在学科建设上,赵国安的做法是“以点带面”,加大对个别科室的投入,带动整个医院的整体发展。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下面搭配骨干,带动整个学科团队的提升。医院花费大力气引进高等人才,以博士生为例,“医院给50万安家费、50万科研经费,赠送一套120平米房子。”赵国安介绍。

8月份,新医一附院胸痛中心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展示出医院深厚的学科建设内涵。近期,新医一附院和新医三附院联合成立肾脏病医院,加强学科融合发展,做强做大。

赵国安说,“相比省城大医院,无论政府资金支持还是患者来源,我们都没有优势,但是在学术、学科建设上,我们要追上去。”

心若在梦就在  从头再来

偏居于一隅,地理位置对新医一附院的影响比想象中的大很多,人才、政策、资金……都是阻碍医院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在赵国安看来,把医院建设成“全国知名,中原经济区领先的医学中心”的目标从未改变。

医改背景下,立足豫北,面向河南,走向全国,新医一附院对外开拓发展正当时。赵国安很早就敏锐地嗅到,医联体建设的纵深推进,让医院挣脱空间束缚,辐射更大范围成为可能。

赵国安说,医联体建设不能浮于表面。新医一附院医联体的规划是“两院一科”,即两个医院共建一个科室,新医一附院派有经验的科主任长期坐诊,负责科室管理,人员培训。目前,新医一附院医疗集团有14家医院主动加入。在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开展技术帮扶、上下转诊,形成一个覆盖豫北地区的网络。此外,新医一附院也在积极探索医院托管,并计划在新乡建立一个专科医院。

“总的来说,我希望以不同的形式来做大这个医疗集团!”赵国安说。

在采访赵国安前,健康界参观了新医一附院的院史馆。121年院史宛如宏大的画卷,时间仿佛凝固,句句箴言镌刻在壁,无数医学大家群星闪耀。时光攸忽而逝,接力棒交到赵国安和他的同事们手中,重逾千金。

在新医一附院2017年春节晚会上,赵国安唱了一首《从头再来》,几年前他接掌新医三附院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执掌这家老字号医院扬帆远航,他说一切又要“从头再来”。

人物名片

赵国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高血压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委”等学术任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践行者,赵国安,情怀,新医一附院,医院,医生,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