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县级医院的改革 为何得到国务院医改办表扬
2017年4月,一封国务院医改办通报表扬信悄然传至一间县级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此县级医改小组不是业界熟知的江苏启东、福建尤溪、安徽天长和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四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
一家地处西北内陆的县级医院改革工作,缘何登上国务院医改办通报表扬信?近日,健康界跟随国家卫计委组织的宁夏医改调研团,通过走访盐池县人民医院、花马池镇中心卫生院、长城村卫生室,揭开盐池县级医院改革的神秘面纱。
医疗资源匮乏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地带,是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17.2万。全县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8所,床位639张,在职在编人员452人,村医101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生1.73人、护士1.32人。
地处多省交界处、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医疗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切看似不利的因素,让盐池县政府近几年不得不想法子走一条医改创新道路。
几年前,盐池县老百姓生病多选择县外就医,根据盐池县卫计局数据,2012年,县外住院人次增长率为34%。而近几年,这一现状已经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盐池县内就近就医。
盐池县提供的资料显示,自包干预付制模式建立以来,全县门诊、住院总受益人次由2013年的30.5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59.6万人次,增加了95.4%,而医保基金使用率由2013年的109.8%控制在2016年的101.2%,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2.4%。盐池县卫计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县外住院人次呈负增长,为-0.6%。
“以往,盐池患者总往银川、吴忠市大医院跑,小病大看现象普遍。”盐池县副县长马瑞英说,“近几年,这一现状一去不复返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盐池县内就近就医。”
第一步:县级医院住院包干
这个变化得益于盐池2010年实施的“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率”试点项目。
2010年,宁夏与美国哈佛大学萧庆伦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合作,在盐池县启动了“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
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门诊费用按人头包干和在县级医院实行住院费用按总额包干预付制,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引导病人合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
具体为,医保部门按季度预拨70%包干经费,剩余30%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如确需转诊的,由县级医院按照病情需要帮助病人选择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其医疗费用从县级医院总包干预算中支出。超支由医院负担,结余则医院自留。
针对外界质疑的“包干经费超支时,县级医院有可能发生推诿病人的情况”,盐池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永军表示,如果将患者转往上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依然从县级医院预付总包干盘子中扣除,县级医院不仅不会推诿病人,还会通过外请专家、加强培训等方式,想方设法提高诊疗水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