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丈量并延展生命的长度

2017
09/20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
A-
A+
作为一家医疗数据智能公司,我们希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普惠、精准的医疗资源。而零氪,也正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从数据到生命、到幸福的距离。

  中欧预见,是中欧北京校区为EMBA新生打造的专属演说论坛。2017年,有8位EMBA学员登上「中欧预见」的舞台,分享新行业、新模式、新趋势,碰撞新思,预见未来。

  以下是我们整理自张天泽(中欧EMBA2016)的演说实录,讲述的是张天泽和他的团队——零氪科技(LinkDoc)在利用数据力量和人工智能,尝试破解和攻克癌症难题,使人类的预期寿命有希望突破100岁的故事。

● ● ●

   张天泽 中欧EMBA2016

  零氪科技(LinkDoc)创始人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猜到今天要讲的话题是与两点有关,一个是数字,一个是生命。但凡与生命有关的话题讲起来都会不那么轻松,所以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插个小广告——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张天泽,毕业自北邮计算机专业,曾先后在腾讯和阿里工作,从事互联网产品研发和运营,是一个典型的IT男;我的家庭成员中有十多人从事医生职业,现在我也是“半个”医疗行业从业者;我同时还是一个患者家属,最至亲的老人在过去3年里遭遇了重大疾病,却没能得到最正确的治疗,而留下了终生遗憾。所以在下面的分享中,是来自三个不同的角色混合在一起的声音。

  回到今天的主题

  我们探寻的是生命的长度,「我能活多久?」可以说这是我们从儿童时代就开始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

跨越物种,看生命的长度

  从这张图来看,我们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地球的生物,从最左上角朝生夕死的果蝇,到只有一年生命的蜻蜓,一直往下在80岁的预期寿命中终于找到了人类。再往后,能真正活到150岁的生物是陆地巨龟。那么除了投胎当陆地巨龟以外,我们是否还办法在有生之年,通过努力让人类拥有150岁的预期寿命?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回过头来看,从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尼安德特人,到当下男性82岁、女性85岁的预期寿命,我们克服了重重阻力。从一开始寻找到足够的食物克服饥荒,到能够战胜野兽,克服重大疾病,比如流感、霍乱、天花……我们穷尽了各种努力,终于得到了现在的寿命。

  但想要活到150岁,还有很多关要过。第一关就是癌症。有数据告诉我们,如果能够彻底征服癌症,人类的预期寿命将突破100岁。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人类分别尝试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方案来攻克癌症,但依然收效甚微,反而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了超过癌症本身的巨大伤害。那么进入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有没有新的技术和能力去攻克癌症呢?

  1/攻克癌症最有力的武器:数据与人工智能

  当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时候,我们发现真的有机会从三个角度来攻克癌症。

·         角度一:提升癌症诊疗质量,让每一位患者享有普惠、精准的医疗资源

肿瘤就诊患者迁移图

  2016年,我们发布了“中国首例肿瘤患者迁徙图”,第一次看到这张图时有人说这是春运图,或者是双十一之后的包裹速递图。其实这是我们通过肿瘤大数据,第一次在中国地图上俯瞰我国几十万肿瘤患者的就诊迁徙路线——几十万、上百万的肿瘤病人,从生活的家乡到他们所在的省城,甚至北上广去寻求治疗的就诊路线图。

  患者和家属不远千里,只为了寻得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由于区域间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导致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医院、不同医生那里得到的诊疗结果会有「天壤之别」:可能前一天是绝症,但找到了正确的治疗方案,他的5年生存率甚至治愈率能达到50%。

  如果把这个场景拆开来看,当一个患者找到一个医生时,医生往往会根据自己从业经验所积累的案例帮他做出诊断,而治疗的时候,只能局限于这个医院所拥有的诊疗设备和治疗能力。所以这种基于经验的医学和诊疗,患者的最佳选择是什么?是去最大的医院,找医院里面头发、胡子最白的大夫。

用数据提升癌症诊疗

  但这种经验积累远远赶不上我们的需求。设想一下,如果全国上千个专科医生所产生的几万甚至几十万患者病历,和最后患者的治疗结局都能够聚集在一起,来帮助一个专科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医生的能力和经验都会更快速地提升,最终获益的是患者,将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这正是我们希望通过广泛、海量的医疗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的。

·         角度二:撬动海量数据提升药物研发/评价效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2016年,全球癌症用药之王——最大的肿瘤制药企业「罗氏」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种药品从上市前研究到上市后的成长期,再到药品成熟期的整个过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其对药品的研发和评价。

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报告

  但是面对药企如此「饥渴」的数据需求,北美肿瘤协会(ASCO)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却令人唏嘘不已:在北美这个全球范围内肿瘤患者和临床试验最多的地区,每170万新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数据,却只有3%被纳入到了临床试验,也就是被用于药品研发中,其余97%的数据都埋在了医院的HIS系统和病历档案室里,也许终身都得不到使用。

  所以,如果我们能撬动海量的「沉睡」的医疗数据,来加速新药研发和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我们就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及早用上抗肿瘤新药,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         角度三:融合医疗数据与基因数据,彻底破解癌症的致病机理,攻克癌症。

  癌症是基因导致的疾病,以最常见、最高发的肺癌为代表,其中有一种肺癌叫做非小细胞肺癌,它有一种分支的致病基因是EGFR基因,与这个基因交相呼应的还有几十种、上百种辅助基因。就是对肺癌分型中某一分支的基因突变的研究,人类就花费了40年的时间,但目前为止研究出来的靶向药也只是对占全球百分之十几的肺癌患者人群有效,有效控制也只能维持在1-2年,因为两年之后,如果EGFR基因再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那时我们或许又将无所适从。

  如果我们能获得患者所有的基因数据,再加上临床诊疗数据、院外随访数据,我们就有机会彻底破解癌症机制,解读「基因密码」,让肿瘤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和治疗。

  2/解决医疗数据的稀缺:激活且链接数据

  既然人人都关注医疗数据,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医疗数据还那么稀缺呢?让我们回到真正的医疗场景中去,这个答案一见了然。

  首先是患者如此之多,一个医生团队一年有可能治疗6000-8000位病人,但是他真的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处理这6000-8000例厚厚的病历,并且把它们变成可用的数据。

  随后我们会问,为什么不用医院系统呢?这里面已经是电子病历了。但要知道系统里写的病历,写的是人字、说的是人话,在没有进行有效的结构化之前,机器是无法处理其中的数据的。

病历在没有进行有效的结构化之前,机器是无法处理其中的数据的

  第三个巨大的难题,是患者治疗之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所踪,医生再不知道患者的治疗情况怎么样。失去结局,我们又如何评价这些治疗方案呢?

  第四是行业数据不标准。比如他是协和毕业的,我是北医毕业的,我们从接受临床教育和进入临床实践之初,写病历的方式就不同,不同医院的数据协作非常困难。

  第五,医疗数据不同于其他交通数据、金融数据等,它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我们在有效调动使用这些医疗数据的同时,不能侵害到任何一位患者个体的隐私。

  当五个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困难的挑战。我们只有在能够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时候,才有信心进入这个行业。

  3/数据“智”理:每年使近2万病人的生命延长8-10个月

  在零氪科技(LinkDoc)成立之初,我们希望能够从病历录入和数据结构化处理入手。我们知道,每一个患者在进行诊疗时,通常会有门诊和住院这两种病历,其实这些病历中包含了十几个标准的模块,而每个模块中又含有几十个到上百个不同点位,因此每一个患者的每一份完整的病历都可以通过处理,形成一份科研级的数据。

患者数据模型

  为了达成这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我们从2014年底开始研发一套人与机器协作的结构化引擎,将其命名为Dress系统,并和北美的肿瘤医学院Fred Hutchinson合作,把它的核心算法投递到了北美的医学信息学期刊《BioMed Central》,期刊的专家反馈说:「这是第一次由中国团队,发表了这个领域里面最高分值的研究成果。」

  基于这个研究成果,到2016年底,我们已经累计处理了近百万份的病历数据。我们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用几十万份经过医生标注和质量审核的病历数据,去训练人工智能机器人。我们叫它Fellow-X,就像X战警一样,它非常聪明,在「吃」进去几十万份病例之后,已经能够读懂湘雅、华西、北医、协和等不同医院的肿瘤医生所写的病历

  正是借助这两项核心技术,我们从2015年公司业务上市之初,只能有限地帮助两家医院一天处理200页病历,到2017年1月,我们已经能够帮助400家三甲医院,每天处理45万页病历。在26个月内,我们的业务量增长了2000多倍,并累计完成近10亿元融资。

数据处理规模的增长

  目前,我们跟30个省市的400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另外托管和服务了20多项国家重点专项课题。我们的随访中心正在管理超过40万的真实生存的肿瘤病人,让他们的生存数据得以收集和体现。此外,仅仅是我们的「肺癌辅助诊断模块」,就可以避免由于误判而导致肺癌病人提前8-10个月复发,也就是每年能让近2万病人的生命延长8-10个月

  完成以上工作的是一个超过700人的跨界团队,来自于医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和科研的各个领域。我们正在努力利用技术驱动的数据力量和人工智能,来尝试破解和攻克癌症难题。

  4/汇聚160万患者的数据 丈量生命的长度

记录既往患者诊疗数据的Excel表格

  最后,回到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我父亲是一位资深的国内肺癌手术专家,他科室的电脑,记录着这个科室20年时间里治疗的8000个肺癌、食管癌患者的数据资料。所有的记录仅仅是一张Excel表格。如果让珍贵的诊疗数据最后以这样的形式留存,且一直躺在电脑里不去发掘利用,无疑是让人痛心的。

  所以零氪科技在初时就将「Care Data,Care Life」(专注数据,关爱生命)作为愿景,以“辅助医者 普惠患者”为使命,希望保护好每一例用生命换来的诊疗数据。在这条路上,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已经汇聚了160万份肿瘤病人的医疗数据,这个规模是全球第一。我们正在把160万例患者的治疗经验汇聚到一起,帮助中国每一个新的癌症患者和医生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为一家医疗数据智能公司,我们希望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普惠、精准的医疗资源。而零氪,也正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从数据到生命、到幸福的距离。

-END-

  本文整理自中欧北京(CEIBSBeiji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数据,患者,治疗,医疗,病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