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中山医院打造优势学科群有秘诀 | 健康界专科会

2017
09/15

+
分享
评论
马琳 / 健康界
A-
A+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连年位居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复旦版)榜单前十位,如此优异的成绩,究竟秘诀何在?

拥有优势学科群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中山医院),在行业内一直极富盛名,连续多年雄踞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十名。在2015年发布的榜单上,中山医院更是位居综合医院榜单第六位、全国专科汇总榜单第六位。如此优异的成绩,究竟秘诀何在?

2017年9月15日,在第六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80周年学术论坛中,以“中山医院专场-平台战略下的优势学科群打造”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医务处处长孙湛、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科研处处长姜红、教育处处长郑玉英、护理部主任徐建鸣,从医教研多维度,与大家解密打造优势学科的“关窍”。论坛由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主持。

医务处处长孙湛首先介绍了中山医院通过“一体两翼”打造优势专科群的“秘诀”,“一体”指MDT、亚专科与临床诊疗中心,“两翼”指临床路径和新技术。孙湛介绍,医院通过MDT方式,打破专科发展的局限性,与亚专科纵向发展相辅相成,通过临床诊疗中心,实现不同学科间的融通发展,提升资源效率,强健专科发展。目前中山医院建立有130个亚专科、42个MDT团队,覆盖75个一级专科。

中山医院MDT诊疗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开展联合门诊,第二种是区别于院内会诊的多学科病例讨论,第三种是以MDT为平台进行国内外交流,第四种是远程医疗服务。孙湛强调,MDT诊疗不仅提升了诊疗能力与效率,而且改善了临床医生及医学生专业面相对狭窄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推广临床路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医院打造“隐形临床路径”,避免临床医生写两份病历的弊端,有力地加速了临床路径在医院的推广。2013年开始,出院病人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已超过50%,提前完成了国家卫计委的要求。

在论坛会场,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回顾了2006年至今,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开展的各种新技术。周平红介绍,内镜技术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电子内镜。内镜从作为简单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了“另一把外科手术刀”。“对于一些息肉,可以采用EMR、内镜黏膜切除术、全套的电切等;对于大的病变,一般采用分片黏膜切除的方法。”周平红说。

此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层隧道镜技术、隧道内镜技术、STER技术切出手术等,都是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目前开展的术式。

检验科的发展一直为中山医院所骄傲,拥有“标本不合格率万分之四”的好成绩,位于世界先进水平。“第一抓质量,第二抓速度”,检验科主任潘柏申简要回顾了对科室全面整合的经历,并分享了管理心得。

首先,把检验过程分成多个环节;其次,把管理精确到每个环节。从每个环节“抓毛病”“找时间”,“拿着秒表,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抓”,潘柏申回忆。此外,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科室管理至关重要。潘柏申介绍,科室制作了2000多份SOP,每日工作记录184份,且要求每位科员参与科室管理工作,提升了科员的积极性。

“加强服务意识,是做好一切检验工作的关键。”潘柏申认为,检验科作为服务科室,要服务好医务人员和患者。多年来,科室一直在优化服务环境和流程方面下苦功,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改进,完善科室管理,使之更加符合医院管理和发展的要求。

在2015年发布的复旦版最佳专科排行榜上,中山医院心内科的学科声誉排名全国第二,成为华东地区学术影响及规模最大的心血管诊疗中心。作为中山医院的“拳头产品”,副院长兼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从软实力的角度分析了学科建设的经验。

钱菊英介绍,心内科在坚持“一切为了病人”的原则上,做了很多努力。第一,开设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365天24小时全年全天无休;第二,开展高质量大规模的诊疗服务,包括疑难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等,是国内第一家被美国TCT会场转播的医院;第三,科室积极开展政府医疗援建和服务。

此外,科室构建了现代医疗管理模式。首先,建立了运行高效、权责分明的亚专科小组;其次,实行科主任全面负责、副主任分工合作制度,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设置秘书协助,病房及门诊实行大组长负责制;第三,病房实行三级管理的主治医师负责制;第四,对手术病人采用主刀负责制和病房主治医师负责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科研的任务是为了提升医院的内涵质量。”科研处处长姜红介绍,中山医院科研处以人才为核心、以学科为依托、以平台为纽带,努力提升医院内涵质量,最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患者。

在学科发展定位上,医院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全面领先学科、亚专科、诊治特色为指标,进行细分。根据学科发展要求,紧密围绕疾病,显示技术优势,推行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以及临床新技术的发明、引进、应用和推广。此外,设立学科发展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发展中学科三年学科发展规划等。

在人才建设方面,医院以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学科带头人的培育和各层次人才梯队的建设,为优秀人才提供国外学习进修的机会,加快发展中学科人才的引进,注意培养临床科研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处处长郑玉英首先介绍了2016年中山医院在住院医师培训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状况。郑玉英介绍,这其中包括过程管理、教学督导、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四方面工作。

在过程管理方面,教育处组织教学质量评估300人次,建立教学档案,并建立了临床技能中心;在教学督导方面,组织每月一次的教学督导例会,督导出科考核,督查劳动纪律,建设病例库学习平台;在教学质量方面,每月评教结果反馈,进行优秀教学基地建设,并进行评优表彰;在教学研究方面,申请教改课题16项,发表教学论文31篇,建设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

郑玉英介绍,教育处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住院医师培养规范化工作顺利展开;此外,利用信息化工具,教育处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教学病例库平台和学习平台,帮助住院医师更好地提升业务技能,推进教学管理精确可及。

“中山医院拥有近1800人的护理团队”,护理部主任徐建鸣介绍,学科发展是医院护理发展的核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包括护理质量改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和QCC项目建设。“生产力是硬道理,”徐建鸣认为,护理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结局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构质量。

第二,向心力,包括职业环境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和职业平台发展。“向心力是软实力。” 中山医院通过改善护士职业环境,提升护士群体的职业满意度,从而达到稳定团队的目的。

第三,实践力,包括循证护理实践、专科护士培养和护理亚专科团队建设。“实践力需要筑高地”,徐建鸣介绍,为鼓励护士团队发展,在国内官方尚未出台专科护士认证的情况下,2016年护理部探索实行了专科护士院内认证,为有追求的护理人员提供了目标和平台。

第四,竞争力,包括重点专科建设、科研人才梯队建设和护理循证基地建设。“竞争力就是让丑小鸭也能变成金凤凰”,中山医院为护士勾勒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护理管理、教学和专科三条路径。

“这几年,随着医院的发展,护士岗位发展越来越丰富,科研兼职护士、全院血糖管理岗和电解质管理岗等岗位都为护士发展提供了可能。” 徐建鸣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中山医院,学科群,健康界,学科,护士,内镜,教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