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 云大医院“花式”医联体密码
2017年1月的一天,一份题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大理州巍山县中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的文件摆到李薇案头。她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下称云大医院)联盟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
“这是第206家联盟医院,目前覆盖了云南省16个州市和贵州六盘水及四川凉山州。”李薇边说边把文件放进文件柜,里面早已摆满厚厚一摞:“这是我们与63家联盟医院的合作协议,更早的协议已经移交档案室。”事实上,云大医院的医联体行动,远不止于数量的剧增。
不走寻常路
健康界了解到,云大医院的医联体建设要追溯到2011年10月22日,当时恰逢该院70周年院庆。作为云南省的龙头医院,云大医院管理层的关注点逐步由“操心”一家医院成长,拓展至“操心”一个地区的医疗能力提升。
这一转变,迅速影响到云大医院和省域内诸多医疗机构的前进轨迹。
同年11月3日,以推进医联体建设为核心工作内容的“联盟医院工作委员会”和“联盟医院管理办公室”成立。业内人士知道,医院专为医联体设置行政部门的做法并不多见,由此折射出云大医院管理层推进医联体建设的雄心,以及医联体在云大医院的重要位置。
相比国内常见的医联体,云大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可谓“不走寻常路”。
据李薇介绍,经过反复推敲,该院把医联体建设原则定为16个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赢、共谋发展。在此基础上,云大医院从医院、学科及专家3个维度,相应开辟管理和业务培训班、专科研讨会、专家工作站等形式,与联盟医院之间构建有形和务实的联结。
维度1:医院联盟
这与国内大多数医院构建医联体一样,云大医院医联体首先也是从医院层面建立联盟。具体协作内容是,除了为联盟医院提供医疗技术支持、指导医教研、开放双向转诊通道、扶持科室发展、培养医护人员外,云大医院还把重心放在面向联盟医院开展管理培训,帮助制定医院的发展规划。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好的医院运营一定离不开科学管理。随着医改逐渐深入,医院内部各层级的管理者无不面临新的任务与巨大挑战。云大医院把“管理”作为医联体建设的首个切入点,符合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时代之趋。
2012年至今,该院面向联盟医院推出琳琅满目的管理培训,包括医院等级评审研讨会、科主任管理研讨班、财务管理培训班、临床药师制建设与实践培训班、药事管理与实践培训班、中层干部培训班、护士长学习研讨班等,涵盖多个医院管理类别,覆盖众多管理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云大医院开展联盟医院各种活动时,其角色不仅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我们不是进行高高在上的培训,而是同行之间对话,不仅分享成功经验,也探讨失败教训,在与兄弟联盟医院互动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李薇解释。
维度2:学科联盟
最近几年,云大医院倡导“基层的需要就是最适宜的服务”,于是着眼基层需要拓展联盟内涵——组建学科联盟。援引李薇的解释,该联盟起到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上承医院管理理念,下启专家团队培养。
“科室不等于学科。” 李薇道出学科联盟背后的逻辑:云南省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科室发展相对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只有通过建立学科联盟,从师资、设备等方面促进学科间的对接,才能帮扶联盟医院的学科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