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院前急救 精准使用医生时间

2017
05/29

+
分享
评论
杨亚端 / 健康界
A-
A+
按照中国目前的水平,15年后救护培训的数量约在1亿人,8.0%左右的普及率,依然不能达到今天世界所认可的范围。

数据显示,世界每年因各类意外致死的人数约有350万,其中80%以上死于院外。如果这些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外急救,很多悲剧可以避免。

但遗憾的是,受医疗资源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影响,专业急救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到达患者身边。此时,先于专业人员由突发事件‘第一反应人’即时开始的临场急救极其重要,它可以大大延长急救成功的窗口时间,为伤者和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希望。

然而,谈及公众应急急救能力时,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国际上非常重视院前急救,在发达国家,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已日渐为社会所认识,它与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医院ICU急救三者一起构建了一条救治生命的绿色通道,但我们国家在这个环节非常薄弱。究其原因,一是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尚且不够;二是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三是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改进。”

对此,5月28日,首届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谈暨健康中国·急救公益重走长征路全国行启动,在启动仪式现场,数位医界大咖提及了院前急救的紧迫性

“在众多突发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慢性病引发的。以中风为例,抢救过程中存在时间窗问题,尽早抢救极有可能改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但很多民众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甚至不知去何处就诊,白白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从事临床工作数十载的王陇德院士感触颇深。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缪中荣,他认为80%的中风是可防可控的,尽量避免脑中风的发生是全社会包括医务人员的期望。对此,缪中荣表示目前天坛医院已掌握最新急救技术,即病人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6~8个小时内送至医院进行溶栓、取栓治疗,偏瘫、死亡风险将大大降低。但“脑血栓可以取出”的信息需要向群众宣教,取得大众理解,否则仅术前与家属谈话便会浪费数小时,大大延长抢救流程。

谈及心肺复苏术在院前急救的应用,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主任和渝斌表示,心肺复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标准、有效的心肺复苏可大大提高医务人员后期抢救的成功率,所以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不仅应向全民普及,还应从娃娃抓起。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副主任汪茜则希望普及腹部提压进行心肺复苏的方法,该方法可避免徒手按压时对老年人胸腔、出血气道等造成的损伤,并减轻后期医生抢救工作的负担。

基于上述医生的反馈,及民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匮乏,健康中国·急救公益重走长征路全国行启动后,将从北京出发,沿途宣传急救、自救、互救的理念,开展救急、救援、救助三项工作,除了向公众宣传和培训“第一反应人”,学习报警、急救、自救、互救技能与常识,把握最佳黄金救援时间,组织救援代表队、医疗救援队、灾难救援队演练模拟,传播多种灾难情况下自救、互救、生存等紧急救援知识外,还将向社会贫困家庭、中风患者、空巢老人进行精准健康扶贫工作,增强疾病、灾难等突发事件下群众救人、救己的能力,减轻医生的负担。

同时,健康界了解到,中华紧急救援华宁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科普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紧急救援教育相关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也将加大,上述所提及的中风患者的预防、治疗选择及心肺复苏术的实施等,都将进入患者生活,使更多人掌握紧急救援技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并降低伤害程度。

因此,首届中国紧急救援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是对中国紧急急救事业未来发展策略的新思考,同时也是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把医生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的有力支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生,急救,拓展,突发事件,医务人员,救援,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