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成为患者 看病也有“禁忌” 可别不信

2017
05/25

+
分享
评论
雷淼 / 健康界
A-
A+
当医生生病时,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做的?有哪些不利于疾病康复和医患沟通的例子呢?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这回轮到医生当患者了。

平时希望“病人乖乖听话”的医生别急着抱怨自己悲催,先思考一下,怎样的医患沟通,才能帮助自己尽快康复?因为这回给自己“下刀”的,可能是同事。

禁忌一:医生给自己治病

多数医生在生小病的时候,习惯自己给自己开药。医生每天身处医院,反而会给自身一种“隐性安全感”,但真的身在医院就不怕急病吗?

俗话称,术业有专攻,对医生而言要补充一句:医者不自医。

事实上,不同的科室主攻病症不同,同一张检验报告多个科室会诊都会发现不一样的问题。遵循一般的问诊流程,积极请同事帮忙协助治疗还是非常必要的。

有人实习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件往事:多年前,福建省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心内科主任生病了,自己给自己开药,下班后坐在办公室打点滴。

没过几分钟,这位主任挣扎着爬出了办公室门口,只说了一句话:“我青霉素过敏了。”之后,这位年仅50多岁的心内科主任抢救无效死亡。

生病了,还是把自己交给医生吧,无论你是多牛的专家。

禁忌二:医生生病 也要讲出来

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说过:“我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得了这种病,你不要歧视他,要鼓励他去就医,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患者可以求助于医生,那么,得了抑郁症的医生会怎么做呢?    

MedScape在2015年报道,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00名医生死于自杀,这数字相当于一个美国医学院在校学生的人数。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至少一个医生选择自杀。尽管医生死于心脏病和癌症的机率少于一般人群,但死于自杀的机率却远远高出一般人群,也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如律师,商务人员等。

执业的压力,家庭的重担,致使医生和普通人一样,生病之后“不想说”,面对抑郁症的“抵抗力”同样低的可怕。一个对外科医生的调查发现,在过去12个月里,16名外科医生中有1人有过自杀想法,其中只有26%的有过自杀想法的寻求过看医生。60%被调查的外科医生直言他们不愿意看医生。

有病的时候,别憋着,你的同事才有合适的药。

禁忌三:别对你的同事充满怀疑

医生生病了,如果碰巧患上的是自己最擅长处理的疾病怎么办?也似乎只有将自己交给科室同事们这一条路。在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同事有可能出于尊重的考虑,向生病医生本人寻求最佳用药方案。这时医生该怎么办呢?

其实做过医生的人都知道,对给医生指手画脚的病人真心爱不起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医生对患者说“我负责治病,你负责信任我”。可见,做一名对医生充满信任的患者,是多么重要。

如果自己真是这个领域里的大牛,可以给年轻同事一些建议,如果不是,那干脆歇会儿吧。

禁忌四:医生生病“不在意”

此前,微博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一位肿瘤医生患癌后:没想到做病人那么没尊严”。文中写道: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主攻恶性肿瘤。从医三十年来,我做过上千台手术……

一名医生的生活是这样的,从担任“住院医师”开始“住院”,几乎放弃所有公休日和家庭活动,从早上7点多开始,每天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每天的工作时间妥妥地超过12小时,“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就是这名“从医三十年”的妇产科医生有十几年胆结石病史,平时腹痛的时候吃药,不痛之后就置之不理。她带父母去做检查时“顺带”拍了一张B超,才发现胆囊有一个三厘米的实性包快。随后,各项相关检查之后确诊为恶性肿瘤。

医生身患恶疾过劳死的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不少医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接近临界值的危险边缘。“我决心竭心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誓言中的这句话不仅是治疗患者的信念,也同样适用于医者本身。

面对疾病,医生和普通的患者别无二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禁忌,医生,患者,同事,科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