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医国际:坚定不移做医联体协作平台建设的“先行者”
对于参与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的各级政府、医院和医疗企业而言,在刚刚过去的四月,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市场期盼的“春天”正在到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
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较之前略有不同的是,此次《意见》明确指出,不仅包括所有三级医院,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明确了医联体建设对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作用,并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政令飞出中南海,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吹暖了医疗改革深入推进的步伐,堪称我国的“医联体之春”。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场医联体建设的“政策春风”,也发端于市场和行业近年来孜孜不倦的探索。
洞见与勇气:医联体协作平台建设的“先行者”
《意见》将医联体建设定性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医联体建设的重大意义。细细品味,国家对于医联体建设寄予厚望,视其为加速基层医疗建设、平衡医疗资源的必由之路,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而在政策下达之前,有些企业早已洞察先机,开始了医联体建设的探索之路。以心医国际为例,过去几年间,其医联体远程协作体系已覆盖了全国31省4000多家医院,更在2016年建设并服务了全国90余个各级各类医联体项目。构建医联体协作平台助力医疗机构间实现了技术、专家、设备、科研、教学、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整合。
在当初政策不甚明朗的前提下,提前迈出第一步,需要洞见与勇气。
对照《意见》要求,心医国际的医联体探索之路走得非常正确。“我们的核心管理团队70%曾从事医学临床工作或毕业于医学院校,对医疗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心医国际能够走在行业前列,有勇气率先探索医联体建设的深层原因”,心医国际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分级诊疗乃至医联体建设政策的逐步明朗,我们依托远程医学平台所搭建起来的巨大协作网络已固化为领先同行业的竞争优势。”
智慧与开拓:医联体政策明朗 先行企业将迎广阔商机
贵州省作为国家首批远程医疗政策试点省,紧抓政策契机,搭建“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的全覆盖。自2016年6月26日试运行以来,全省累计开展会诊11000余例,依托省级龙头医院运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面向全省医疗机构开展了150余次培训,培训23000余人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老百姓在基层也能享受到上级医院和高级医师的诊疗服务。
陕西省安康市搭建的“政府主导、医院实施、第三方服务”的多模态、全方位、一体化医联体,建成运行近两年,已发展成拥有65家成员单位的医疗集团,优质医疗服务覆盖到乡镇卫生院,真正实现了“纵向到底”。截至2017年2月27日, 80余位专家通过临床会诊、影像会诊、心电会诊等方式开展远程医疗服务2315例,其中为乡镇卫生院会诊1832例,占比高达81%,极大地帮助基层医院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
西安红会医院医联体是陕西省首个骨科专科联盟。目前已覆盖省内大部分区县,下属成员单位94家,辐射西北五省乃至全国。该联盟通过线上远程会诊与线下帮扶带教相结合的全方位医疗服务,真正让基层百姓感受到医联体红利,享受到优质专家资源带来的权威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是国家卫计委委托中日友好医院建立的远程医疗应用和示范机构。中日医院构建远程医疗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以远程医疗和专科医联体带动基层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该中心已与2000多家省、市、县级医院建立了远程诊疗关系,其中活跃医院1000多家,2016年完成5300多例疑难病例会诊。
在国家卫计委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中日医院提出了建立专科医联体的构想,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发挥领衔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中日友好医院自2016年8月以来,陆续建立了呼吸专科医联体、疼痛专科医联体、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联体,并正在筹备胸外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风湿免疫科等更多优势学科的专科医联体。
包括以上各典型模式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探索,截至目前,心医国际已助力建设了省级平台医联体;市县乡模式医联体;肿瘤、骨科、妇儿、呼吸等专科医联体、医教研医联体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项目。通过医联体协作平台,真正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作、信息协作、服务协作以及数据协作,为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上月落地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进一步扫除了医联体建设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有分析人士指出,医联体建设政策的落地,将大大惠及深耕医院间医疗协作业务的企业。一旦制度红利窗口开放,这些企业将享有近水楼台之便,将因此迎来一波高速发展期。
该人士还指出,不同于大健康产业,医联体建设对参与其中的企业要求极高。耕耘越深越久,其竞争力就越加显现,未来的商业前景就越被看好。
责任与情怀:医者仁心 让天下人没有难看的病
业内周知,由于中国由经济水平、地域因素、人口基数等复杂社会因素构成,医疗服务无法让全民平等享受,平衡医疗服务公益性与盈利长期性自始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刚刚出台的《意见》要求各地政府主导,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老少边贫地区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
“我们抱定一个信念:医联体建设能够帮助有效落实‘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很大程度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心医国际负责人表示。
未来,相信心医国际将继续秉承“让天下没有难看的病”的使命,坚决贯彻《意见》的要求,发挥既有优势,继续站在行业前沿深耕医联体建设事业,引领创造医患价值,做创新医联体模式建设的“先行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