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资本黄靖欧:信任是资本与医疗的合作之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不得限制符合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办医。这意味着,民营医疗发展再迎利好,医疗服务投融资机遇亦将升级。
近年来,国家层面促进医疗服务发展可谓多策并举,极大刺激各路资本争相涌入。期间,各大医院接触、接受资本的对接与洽谈日趋频繁,短期内虽也脱颖而出一些优秀案例,但资本的逐利性与医院的公益性平衡始终是难点,双方如何找到一个互相认可的路径成为关键考量。
近日,德福资本副总裁黄靖欧受邀参加2017中国社会办医峰会暨第二届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年会,从PE的视角分享了过去七年的医疗投资感悟以及对现阶段医疗服务趋势的判断。恰逢此时,健康界将其演讲核心观点予以编辑呈现,希冀投资界、医疗圈均能有所参考、借鉴。
不同投资方对医疗机构标的要求不一
第一类是产业投资人,其中包括医疗企业、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以及更大的产业集团等。无论是互联网集团还是房地产集团,对接的都是符合其产业发展诉求或产业转型诉求的一些战略投资。
第二类是财务投资人,比如创投机构、财务公司、以及德福资本这样的私募机构等。这类追求的基本都是符合其投资理念以及投资频率的公司和标的。
第三类是政府投资人,包括财政社保、各地的引导基金和国资的投资平台。他们满足的更多的是在政府政策导向之下所需要制定的一些目标。
第四类包括银行融资、租赁、信托等。这类会选择符合其融资对接的医疗机构,满足他们的资金去处需求。
六组矛盾
在相对理性、有的放矢地选择医疗投资项目的同时,行业中现存的各种挑战也不可避免。中国医院发展中面临的既有矛盾,造成了投资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第一个矛盾,商业模式与公益属性的矛盾。政府一直秉承医疗的公益性原则,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而不是投资人时,我们也觉得医疗应该是公益性的。但公益性并不代表不用商业,它也需要一个很完善的商业模式,也需要生存。如何在公益性前提下,持续性发展的过程当中寻找平衡需要思考。
第二个矛盾,国家保障与个人支付的矛盾。时下中国的整个医疗支付体系仍处于相当不平衡的状态,且大部分的支付是由国家来完成的,即基本的社保。另外一部分则是很多社会资本在参与的,多是高端医疗,由个人支付。纵观全球,从个人腰包里掏钱毕竟是医疗服务支付不太常见的方式,应该有一个多元化的支付体系。我国现在的支付体系还是以政府主导的社保为主要核心,商业保险这一有益的补充暂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个矛盾,薪酬激励与学术地位的矛盾。现在90%以上的优秀的医疗人才都在公立医院,公立体制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优势在于现在几乎所有医疗人才的学术地位以及梯队建设还是在公立医院,局限性则在于薪酬设置、提升空间相对僵化,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第四个矛盾,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发展空间和选择定位的矛盾。如今民营医院的数量基本与公立医院的数量持平,但服务量却远远不如公立医院,甚至床位数依然停留在20%以下。
第五个矛盾,资源集中与分级诊疗的矛盾。“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在于没有足够多的好医生,外加医疗供给结构失衡,国家层面开始寄望分级诊疗策略。
第六个矛盾,精细化与规模化的矛盾。
矛盾转化的五种机遇
有矛盾、有困难的地方往往也是有机遇的地方。如果将现有矛盾予以解决和转化,相应机遇随之而来。
第一,无论商业还是公益,医疗永远是刚需中的刚需。这种需求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急剧的老龄化以及消费升级都是需求。
第二,支付体系的发展,国内外商保的兴起,对医院发展而言都是机遇。我国目前的商业保险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未来商保和医疗机构将会互相促进、共荣发展。
第三,医疗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诉求。药品加成取消,提高医事服务费,其实都在满足一个需求,即医疗工作者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四,公立医院和私立医疗服务在中国都有相对空白处,发展空间亟待挖掘。
第五,资源不均衡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各地医疗服务发展自有特色,资源不均。
资本对医院的作用
挑战与机遇并存之下,资本介入作用几何?资本的作用虽然有限,但在特定的时间期限意义非凡。理论上讲,资本能够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和企业家、医院管理层形成一个理念上的互补。
第二,管理上的协同。医院经营者以及专家在专业技术方面精湛自不用说,但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则需要一起协作。
第三,资源上的对接。比如政府沟通、专家顾问等。
第四,资金上的支持。比如研发提升、新业务拓展等。
医院如何选择资本
医院选择资本,既是对接融资的过程,也是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以下五点非常重要:
第一,资本的性格。
第二,资本的专业性。
第三,资本的时间性。医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成熟运营的诊所至少需要2到3年,医院一般少则3、5年,长则8年,而且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磨合。所以,如果没有7年以上的专注度,是没有办法真正去陪着一个医疗机构成长的。
第四,对退出的回报以及退出方式的要求。是不是只能够上市,是不是只能够被并购,还是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台湾的财团法人就不一定需要医疗机构IPO或者被某个上市公司收购,而是医院或医院集团商业模式可持续即可。
第五,对于管理团队和控制结构的要求。到底是经营者说了算,还是资本说了算?到底是谁控股?在对接资本的时候,医院管理者都需要去考虑。
总结:
公益是医疗的属性,但不是唯一属性。医院还是需要有稳定的商业模式的。
逐利是资本的目的,但也不是唯一目的。资本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协助整个产业的发展,以达到自己利益的增值。
发展既是行业的需求,也是个人的诉求。
挑战来自于行业、业务既有的矛盾。
机遇的创生往往来自于矛盾的解决和转化。
成功最重要的资本就是信任。在市场化社会中,信任是合作之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