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道 | 头痛疾病明星专家于生元的思与行

2017
04/17

+
分享
评论
郭玉卿 / 健康界
A-
A+
躬耕头痛领域33年,于生元“有意瞄准,无意射击”的处世心态,让他在面对任何成就时都“波澜不惊”。

头痛,一个随时可能出现的病症。到底有多常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于生元列举一组数据:援引2008年-2013年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包括感冒、饮酒等原因引起的头痛,18-65岁群体的头痛年总患病率达28.5%,其中原发性头痛年患病率占23.8%。

至于头痛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于生元一语道破,“科普不到位、患者乱投医和医生诊断不准确”。这个判断,源于他过去33年临床治疗头痛的观察。事实上,于生元的行医感悟,远不止这些,其诊疗经验和服务理念,早已成为业内借鉴的范例。

偶然结缘“头痛”

于生元结缘头痛疾病,一定程度上归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事分配”制度。

1984年,大学刚毕业的于生元,被分配到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大量的临床接触使他感觉到“神经科医生风险大、责任重”。可是,一次次努力换来的患者笑逐颜开,又让他收获到行医的满足感,甚至让他意识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于是,工作4年后,于生元又考取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因成绩优异直接转博。众所周知,读书期间的研究方向至关重要,很可能就决定今后的职业。跟很多人一样,于生元入学后也面临“就读哪个专业”的选择题。当时,于生元的导师问他有何想法,他的答案出乎意料:“目前国内做头痛研究的人挺少,我就从头痛做起吧。”

就这样,于生元开启研究和诊疗头痛疾病的职业生涯。

的确,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头痛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较落后,并且涉足的人不多。资料显示,直到1980年代末期,国外才开始建立头痛研究模型,而国内尚停留在“患者主诉”层面,临床缺乏明确的头痛评价体系,也没有适应的头痛研究模型,更不用说构建具体的头痛发病机制。

可以说,头痛诊疗在当时接近“一片空白”。然而,或许因为年轻气盛,于生元认为,越搞不清的越具有研究价值。正是带着这股钻劲,他的研究迎着巨大的挑战启程——90%以上的头痛尚未找到病因。从1988年入学,到1993年博士毕业,再到留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行医至今,于生元这一坚持就是33年。

“有意瞄准,无意射击”

过去33年,于生元的头痛疾病研究日趋深入,临床诊治范围不断拓展, 从继发性头痛到原发性头痛,再到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目前,凡是涉及头痛的病症,于生元本人或团队成员都在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和荣誉。

当被问及获得这些成就的秘诀时,于生元将其归结于军队打靶的一句常用语——“有意瞄准,无意射击”。

20世纪80年代,人们获取信息远不如现在便捷,纸质资料仍是主流读物。当时,为了拿到一篇最新的研究文献全文,于生元数次抵达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最终得益于工作人员的帮助,花费50元从大英图书馆找到并复印这份资料。那时,他的月工资只有70元。

伴随各种研究的开展,于生元逐步推动国内建立头痛研究模型、筛选刺激手段等,填补此前的多项研究空白,本人也在国内甚至国际崭露头角。后来,他成为博士生导师,尽管需要带学生,可研究仍在持续。现在,从基础到临床,于生元每年招收3-4名博士生,还会带一些从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专程而来的联培学生,再加上规培生、进修医生等,使得神经内科仅于生元自己的团队就已经“人才济济”。

尽管人数众多,于生元在培养学生上却毫不含糊。

他援用“有意瞄准,无意射击”的理念,从人文、学术和临床等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指导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并把关国际期刊投稿,以及协助学生详细答复国外期刊修回意见,直至文章接收;每年帮助博士后修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标书(至少两份),而他自己也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规范书写。

付出终有回报。至今,国外期刊已发表于生元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SCI文章90多篇。特别是最近几年,于生元团队的发文数量剧增,仅2017年1-3月初就发表SCI11篇。由此,于生元也成为《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等多家期刊的编委。

于氏“服务艺术”

于生元的身份,除了是老师、研究者,更是一名医生。其角色每当切换到医生时,他认为“服务”二字至关重要。

在于生元看来,头痛是公共卫生问题,一辈子没体会过头痛的人不到1%。它对生活的影响很大,以偏头痛为例,根据WHO2015所述,头痛年患病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四,造成的社会负担排名第六,而紧张性头痛的排名则更靠前,因此有人甚至将头痛称为“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头痛患者来就诊,医生该如何对待?于生元总结3点:首先,要有服务意识和同理心,这是基础;其次,要有服务技能,这是根本;第三,要有服务艺术,这是与患者有效沟通的保障。

“患者是有独立思考的人,面对医嘱会思考,会产生疑问,尽管没有专业知识储备,但还是想得到医生的专业解答和建议,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因此,医生若想与不同层次的患者都有效沟通,显然需要掌握沟通艺术,让患者对自己产生信任和依从性,进而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一个重要办法。”于生元认为自己说到了,也做到了。

就在健康界访谈于生元期间,不断有住院患者敲门而入,咨询各种问题,而他总是停下讲述,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在患者眼里,于主任更像一位朋友。其中一位住院多日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于生元亲切地称呼其“老头儿”。 “老头儿”插话告诉健康界,因为于主任技术高、态度好,自己才选择在这里住院。事实上,于生元的“好”不光体现在医术上,对待病人的热情、细心、耐心、关心,给科室也树立了榜样,因而整个团队表现出“细心体贴”的品质。

面对患者的高评价,于生元丝毫不敢懈怠。他说,关于头痛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因此在兼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头痛协会中国分会主席、WHO“减轻头痛负担全球战略”项目中国负责人等多项社会要职期间,还与团队成员一起干了许多“头痛大事”。

力推规范诊疗

于生元团队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月头痛15天、持续3个月以上的人,年患病率约1%,女性多于男性,其中60%的病因是过度服用止痛药物,甚至还有人因此引起并发症。其实,我国头痛人数“蔚为壮观”,与头痛科普宣传不规范紧密相关。

健康界了解到,于生元团队目前正编写一部有关头痛的科普书籍,同时携手媒体举办多个科普讲座,动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以及各地分会的委员投身其中,向社会传播正确的理念并将宣传规范化,尽可能减少患者对头痛的错误认知。

另外,医生的规范诊断也很重要。于生元团队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头痛的规范诊断率很低,偏头痛为13.2%,紧张型头痛仅为5.6%。诊断不规范,谈何治疗规范?这也是造成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如此,于生元联合国际头痛学会举办多期“国际头痛高级培训班”,面向专科医生提供头痛规范化诊疗培训。仅在2016年,接受培训的医生就高达800~1000人。值得一提的是,培训开始前、结束时和3个月后均有考试,以此控制教学质量。

旨在改善基层社区医生诊疗头痛的水平,于生元联合多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一套准确、简便、易用的头痛诊疗软件系统——头痛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重要的是,全国医院均可免费使用,目的就是促使90%的头痛患者下沉到基层接受诊治,缓解大医院的压力。据了解,目前至少有40余家医院在使用此系统,于生元的团队也还在竭力推广。

探索新疗法

多年的临床服务经历,练就了于生元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当面对疑难复杂病时,总能从不同角度找到症结。“能快速减轻患者疼痛,却又不让患者太受罪的办法,才是有效疗法。”虽然头痛患者病情各异,但在于生元看来,医生只要愿意思考,总能找到缓解的办法。

他曾经接诊过一位来自保定的圆形头痛患者,这种病情属于原发性头痛,较为少见,病因不明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暂将其划分到中枢痛,但没给出明确治疗方法。经过诊断和分析,于生元认为该头痛应属外周型,接着顺藤摸瓜,搜集到此类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进而找到发病规律,并首次提出“外周神经失能理论”。根据该理论,于生元对这位患者采取局部封闭疗法。至今过去两年,患者无复发。他将该类病例分析和疗法投到国际期刊,得到对方认可。

于生元还有一位40年止痛药依赖史的患者,对止痛药已产生耐药性,借助杜冷丁仍无法缓解疼痛。当时,他根据患者病情,大胆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先禁止患者服用止痛药,再给予适量神经调节类药物以缓解反调症状,最后通过非止痛类药物过渡,直至完全“戒掉”药物。整个治疗过程虽然只有两周,但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于生元便紧盯治疗过程,直到患者痊愈才最终放心。

于生元的创新远不止于此。

目前对于大部分头痛患者,药物治疗仍是首选,但对于药物治疗结果不理想、无效或不能接受药物治疗的头痛患者,怎么办?于生元摸索出一套物理疗法,临床证明,治疗头痛效果不错,这也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研究结果即将发表于近期出版的国际期刊。

“不管是做临床,还是做科研,首先一定要有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愉快地工作;其次,切忌急功近利和三心二意,欲速往往则不达”。临近访谈结束时,于生元向健康界分享体悟。


问答之间

健康界:您在读书期间是如何选择头痛专业的?

于生元:我是工作4年之后才读研、读博的。刚入学时对“选择哪个专业”并无明确概念,但工作经历让我觉得头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当时国内外在头痛诊疗上“一片空白”,临床上缺乏明确的头痛评价体系,没有适应的头痛研究模型,更不用说具体的头痛发病机制。而头痛患者需求就摆在那里,作为医生,不能不面对。所以,出于患者考虑,我选择了头痛,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健康界:您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

于生元:不管是做临床,还是做科研,兴趣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切忌急功近利和三心二意。我觉得用军队打靶的一句常用语“有意瞄准,无意射击”来概括比较合适。

健康界:您认为应该如何扮好医生角色?

于生元:对待患者,“服务”二字很重要。首先,要有服务意识和同理心,这是基础;其次,要有服务技能,这是根本;第三,要有服务艺术,这是与患者有效沟通的保障。

健康界:在规范头痛诊疗的路上,您还将做些什么?

于生元:首先,规范头痛的科普宣传,向社会传播正确的理念,尽可能减少患者对头痛的错误认知。当然,仅凭我个人力量远远不够,我将动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以及各地分会的委员共同投入到其中。其次,继续联合国际头痛学会举办“国际头痛高级培训班”,严控教学质量,规范专科医生头痛诊疗。此外,我还将和团队继续推广以服务基层社区医生为主的免费头痛诊疗软件系统,以此提高基层社区医生头痛诊疗水平。

于生元,1963年3月生,医学博士学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内分会副会长、国际头痛学会(IHS)理事、国际头痛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健康世界》等刊编委。曾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中国疼痛医学会优秀论文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于生元,大医,明星,神经内科,头痛,患者,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