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医疗“交强险”叫好又叫座?
新年伊始,国内报告至少两起严重院内感染事件。从已被报道出的事件中不难发现,包括院内感染在内的医疗事故中不排除医院担责的可能。在医患纠纷早已成为全国焦点之时,作为“三调解一保险”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医疗责任保险正在被寄予厚望。业内试图通过效仿发达国家,让保险公司来理赔,从而解决医患纠纷。
日前,国家卫计委公布2016年医政医管工作总结。其中显示,各地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医疗机构参加医责险,由此实现赔付率和纠纷恶化事件数量的“一升一降”。数据显示,与过去几年不同,医疗机构参加医责险的积极性正在逐年走高。然而健康界通过采访发现,在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心中,参加医责险仍然十分不情愿。
何为“医责险”?
作为医疗界的“交强险”,医责险在最近几年越来越深入人心。
医责险是指医疗机构或职业医师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因过失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造成应由其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保险安排。
理论上看,医生从事的工作极具风险,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由保险公司来理赔似乎可以减少医院和医生的赔付压力。早在1999年,我国就通过政府法令在个别地区试行医责险,而后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三级医院参保率走高 尚未全部达标
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联合五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90%以上。
在国家卫计委公布2016年医政医管工作总结中,显示部分地区虽然参保率较高,但并非所有医院达标。以下为部分省份报告的数据。
贵州:全面推行医责险。截止2016年11月30日,全省7588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加了医责险,其中私立医疗机构518家,实现政府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参保率100%,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100%,村卫生室参保率60%,签单保费1.2431亿元,全省提供医疗风险保障200亿元。截止2016年11月14日,全省共发生医责险赔案497起,已决赔案357起,赔付金额2558.6万元。
陕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三防”建设达标率为94.5%,90%的二级医院和68%的三级公立医院都参加医疗责任险、风险互助金或医疗意外险。
天津:医疗责任保险结案484例,结案金额3052.94万元,医疗责任保险结案率达到100%。医疗机构参保率达到100%。鼓励医院参保医疗风险互助金。
湖南:14个市州均启动了市级统保为基础的医责险,参保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计8998家。
重庆:15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医责险购买全覆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