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心方可持续 北大肿瘤医院MDT“点石成金”术

2017
01/16

+
分享
评论
马晓蓓 / 健康界
A-
A+
如何给MDT团队立规矩?看北大肿瘤医院深入人心的MDT实践观。

深入人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称MDT)长什么样?“并不是医院强行组织的MDT,都是以学科为纽带自然而然形成,各学科可以加入或退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下称北大肿瘤医院)开展MDT,在院长季加孚看来都是顺其自然。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

自2002年起,北大肿瘤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推动肿瘤多学科治疗,形成11个多学科协作组,并将MDT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实现肿瘤诊治策略的科学化,医疗资源的整合化。作为健康界2016年标杆医院学习之旅的收官站,北大肿瘤医院派出“最强讲团”,既分享给MDT团队“立规矩”的实践经验,也讲述学科建设的科室心得,多角度、多形式展现医院MDT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立规矩:MDT的“点石成金”术

2016年12月20日,“规”被选为年度汉字,解读为中华传统与时代需求的融合。“用这个字形容MDT还蛮贴切的。”北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笑称:“医生要讲规矩,讲诊疗规范和指南,因为医生代表着团队多学科合作和医院整体水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

纵览各家医院MDT发展历程,呈现出以行政干预和学科建设为主的两种MDT“传统”组织形式,而北大肿瘤医院MDT团队的形成,更像是管理层巧抓时机的点石成金术。

据北大肿瘤医院副院长邢沫介绍,“我们医院一直是从行政管理层面去帮助、辅助,采取不惊扰、不打扰的态度。”医院看似“放权”,但实则对多学科协作组的成立条件严格把关。邢沫认为,开展MDT的基本条件包括充足的病源,专业细化并形成鲜明的科室特色,在开展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在各科室之间达成了治疗共识,“只要时机成熟,医院一定给予各方面支持,甚至通过媒体去宣传报道。”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邢沫

该院消化系统多学科协作组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累计讨论约3000余例患者病例,成为院内外MDT范本。作为该协作组的领路人,北大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在会上详解了一支可持续的MDT团队所需的技巧和规则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

1.通过MDT命名来确定讨论疾病的种类。

2.在人员和组织方面,除了依据学科划分,包括诊断治疗类的医生和医学相关领域(护理学、心理治疗学等)人员外,还要依据职能分为牵头人、会议主席、讨论专家和协调人。

优秀的牵头人是开展有效MDT的先决条件,而且是团队的灵魂;MDT会议主席可轮值,但作为核心人物必须具备把控局面、善于倾听和交流能力,同时兼备促成决策、磋商和时间管理等能力;作为MDT主题的讨论专家,需要副高级以上具有独自诊断和治疗能力人员;协调人可由临床护士或研究生担任,保障MDT高效和规律运行。

3.制定MDT的诊疗指南/共识意见,切忌照搬国外指南,应根据病人、地区差异和本院经验制定MDT小组可操作共识。

4.完善的小组制度,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职责,通过制度保障和约束成员行为。例如,确定需要讨论的病例数量和病例资料提交规定等,保证MDT讨论的质量。

5.设施设备等硬件保障。小到固定会议室和便于讨论的U形会议桌,大到医院信息化平台的应用,需要面面俱到。

6.医院管理部门的支持: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设备(信息化、HIS);给予必要经济支持、管理支持;协调科室间的安排和行政推广。

晒收获:临床思维转变与学科影响力提升

要论参与MDT的科室中,哪个科室投入的时间最多?北大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唐磊直言不讳:“放射科和影像科,因为我们要看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唐磊

这一工作,要从MDT讨论的前一天开始,“在接到次日MDT讨论的名单后,影像科医师会利用1-2个小时提前阅片,并准备额外的重建、服务器调取久远图像等。”唐磊介绍道。在讨论过程中,影像科医师需要重点描述常规文字报告未述及的、涉及临床治疗的关键信息,及对报告中相关疑点的澄清。

对于工作负荷满载的影像科医师而言,参与MDT讨论的动力来自于自身角色的再定位。“影像科医师传统工作模式,就是‘小黑屋’里对着电脑发报告,”唐磊笑称,“而MDT工作模式要求影像科医师走向前台,直接面对各科室提出的诊疗密切相关的、涵盖从分期到评效的各方面问题。”直接的思维碰撞,促成影像科医师诊断理念和工作模式的转变,也是顺应处于精准医疗十字路口的肿瘤影像学“无墙化”的未来趋势。

“君子和而不同,大家可能吵的很厉害,但吵是为了病人,一起讨论的氛围仍然和谐。”唐磊一席话道出MDT吸引医生参与的原因。对此,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助理宋玉琴感同身受,在其所在的淋巴瘤科,通过每年举办全国范围内的“淋巴瘤观摩班”,不仅碰撞出学术创新的火花和热情,更促进了外省市医院淋巴瘤专业化发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助理宋玉琴

自2012年首次举办“淋巴瘤观摩班”以来,由院内常规的MDT扩展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各省市地区级医院的淋巴瘤MDT。为此,北大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在2016年将MDT进一步专题化,讨论主题更加聚焦,实现了教学平台覆盖黑龙江、广东和新疆等10余个省份。随着学科品牌效应的逐年提升,北大肿瘤医院淋巴瘤科的入院人数自2005年415人次,升至2015年4926人次,其中外地患者占比64.21%。

眼界宽:MDT协作理念的新高度

由于总体治疗缺乏规范化和个体化,敏感有效的实时监测预警手段的缺失,被喻为“癌中之王”的黑色素瘤在我国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北大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在对比国内外学科现状后,果断选择MDT去打造以转化研究为特点、多学科发展并重的黑色素瘤中心。“常见的肢端黑色素瘤,以往治疗无一例外是截肢,但通过循证医学发现,截肢与转移主线的时间一模一样,”郭军介绍道,“通过MDT将循证医学证据灌输给外科大夫来配合保指,这样的理念逐渐推广,最终获益的是病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

“由于黑色素瘤比较特殊,可能在眼、鼻腔、口腔、食道和尿道等多器官发病,所以需要各科专家共同参与MDT。”郭军直言,通过打造院内外的MDT平台,不仅先后促成四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的出版,更被引入2014版美国NCCN诊治指南。同时,依托MDT平台开展黑色素瘤转化医学研究,旨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将MDT协作理念推到新高度的,还有疼痛与症状控制多学科协作组。除了完成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和学术活动等“规定动作”外,该协作组首席专家李萍萍将目光投向了“无痛医院”。继2012年成立原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之后,制定《北大肿瘤医院疼痛与症状控制多学科协作组癌痛处理共识》,规范癌痛诊疗行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李萍萍

2013年,北大肿瘤医院止痛门诊正式挂牌成立。

“不管哪一科患者有处理不了的疼痛,医生会将病人转到疼痛门诊。”李萍萍介绍:“疼痛门诊由各个科疼痛医师轮流出诊,保证每天上下午都有医生坐诊。”此外,通过实施麻醉药品电子处方和成立癌痛质控小组,让专职疼痛医师参与到临床工作,在全院倡导“癌痛治疗不推荐使用度冷丁”的理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点石成金,MDT,肿瘤,黑色素瘤,淋巴瘤,学科,讨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