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俞熔:企业想IPO,一定要趁早

2016
12/17

+
分享
评论
张亮 / 健康界
A-
A+
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在健康界龙潭论健第三季上分享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机会去冲刺IPO的,一定要坚定地去做,而且要趁早。

医疗健康领域的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资本涌入的高歌猛进,也有行业突袭而来的一记闷棍。有的领域呼啸而起,冲上云霄;有的领域则因政策和突发事件而暂时一蹶不振。此外,互联网医疗企业春雨医生张锐的溘然辞世,让业界对于这位带头大哥在唏嘘不已之余,也平添了几分秋风萧瑟之意。

2016年12月6日,由健康界传媒主办的《龙潭论健》第三季在北京西山举行,30多家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医疗健康领域企业家汇聚在一起,探讨医健领域的前景未来。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创业者的智谋与健康》,旨在关注医健领域创业者在创业历程中如何突围破局,如何在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与企业发展之间寻找平衡。

此次私董会除了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的主题演讲之外,其他几位医健领域的创业者也对自己的创业历程,以及所在领域的发展前景做了分享。俞熔所提出的“医健生态圈”、“IPO以快制胜”、“极致专注细分领域”等理念或许可以给很多医健创业者思考的空间。本文为IPO建议部分的分享。

以下为演讲内容摘录:


在当下的创业环境里,需要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是,医疗健康行业的创业门槛在不断变高。如果是早期的企业,建议要尽可能地找好搭档和组合,找到合适的人。我发现很多优秀的理念、模式和团队的匹配度不够是挺可惜的,可能是他最先想到先做的,但是由于这个团队的气场和爆发力不够,做着做着就落后了,特别可惜。因为在中国当下环境里没有秘密可言,大家都是枪一响就开跑了,这个速度其实特别特别重要。

就像我们这两年投资了一个做胶囊胃镜的企业,其实同时做的也有好几家,有时候就是时机的问题,因为这家企业先拿到药品资格证书,所以就领先销售。一开始在公立医院也很难卖,今年我们帮他卖了大概七八万粒,结果是爆发性成长,现在很多地方供不应求。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一下子把他的销售额提升到超过一两亿的这么一个量级。当一个创新企业达到一两亿以上的时候,它迈上一个坎儿,过了这个坎儿,估值就会大幅上升,所有的资源和资本就一下倒向它。所以现在你还没有拿到证,在未来的两年里面就算你做出来了,可能这个市场已经萎缩了。由于我们帮他推,价格现在已经压得很低了,新的竞争者出来的东西价格上也无法去竞争。可能你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是你把握住了时机,同时在加速。刚刚讲初创的时候团队特别重要,在加速阶段的时候呢,我觉得快速的拿到准入,快速的融资,这两件事同样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大家赛跑的时候,有的时候就差几个月,我们看身边的案例就差几个月,最后的差别却非常非常大。

不光是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也是这样的。前两天我在长沙跟老百姓大药房,湖南做连锁真的是很厉害,你看爱尔眼科,两家连锁药房的上市公司(益丰药房),老百姓大药房都在湖南。我们还发现一家做医疗美容的,叫艾斯特,也做的很好,十几个亿,都在湖南,湖南人确实有做连锁的基因。但我发现老百姓原来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华南的大森林,但大森林上市的时候,稍微犹豫了一点点,结果现在还在排队。

今年我大概问了一下,老百姓已经有80亿的销售额了,大森林可能还是60亿,那就是行业老大迅速变行业老四了。未来这个行业的格局,又有很大的变化,对很大的企业而言,其实这个时间点也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所以我自己的体会是什么呢?处于加速期/加速阶段的企业,比如说你的销售额已经到几千万甚至一个亿,在这个坎儿上,又是一门心思专注地往前冲,看有没有机会去做上市的冲刺,其实是有机会的。你看最近创业板的速度,上市速度其实非常快的,大家原来都说等两三年,我认为不需要,除非这个政策面有重大变化。我最近碰到一些在排队的朋友都直冒汗,因为他们原来以为还早,突然通知说上初审会,都没准备好。就是它现在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已经有这样的计划,目标一定要坚定不移。在国内最好的方式,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方式,还是想办法去IPO,这是最好的方式。这个门槛其实也没有高到那么高,你看IVD行业有一个美康生物,它上市的时候才多大规模?不大的。现在美康也100多亿的市值,上市以后,因为有资本并购,发展也非常的快了。

信念要坚定。因为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不是说新三板不好。我先声明一下新三板毕竟还没有完全打通这个通道,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机会去冲刺IPO的,还是要坚定的去做。其实熬时间,也是一种坚持,该熬的就熬,那么多人都熬出来了嘛,你再坚持一下也没什么了不起,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的提升规范什么的,这个还可以再进步。

我想着一定把不同阶段的企业策略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想清楚的事,咱们不能轻易的动摇,或者摇摆。这是我最近从资本市场看到的一些变化。其实我们在排队的这些企业当中,医疗健康的公司比例并不大,大家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而且证监会现在对财务指标的要求呢,对医疗健康行业还是可以的,对一些传统行业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看两千多万利润的公司也都过会了,业务连续三年没有太大成长的企业也过会了。

所以在资本方面大家如果到了那个阶段,一定要坚持上市。希望在咱们这个龙潭论健的平台上,未来能够涌现越来越多的IPO企业。因为每个企业上市以后,它就有能力去构筑一个小生态,去帮助更多的企业成长。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IPO,俞熔,企业,创业者,医疗,医健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