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出台医疗控费方案 标准比国家还高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随着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释放、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保持较高增速,为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广东省出台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
《方案》明确,广东省2016年要初步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并且22项主要监测指标要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其指标要求甚至比国家控费要求更高。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仍然是本省医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到2017年底,力争公立医院门诊病人的人均医疗费用、住院病人的人均医药费用,不超过全国同级同类医院的平均水平,区域医疗费用增长的幅度降到10%以上,参保患者医疗费用的个人支出占比逐步降低。
控费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艰巨任务,广东省采取了严格医疗服务管理、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以及强化医疗费用检测等多种措施,来给医疗费用"降温"。
行按病种付费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
到2016年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30%以上,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在总额控制下,系统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
逐步取消门诊输液
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向来备受关注,为此,《方案》提出,将进一步规范门诊管理,除儿童医院外,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并逐步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和静脉输液。
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等业务收入挂钩。同时,严厉整治"大检查、乱检查",提高大型影像设备检查的阳性率,三级医院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总体不低于70%,CT、MRI检查阳性率总体不低于70%。
保证质量和安全前提下首选价廉技术
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首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适宜技术。并加强高风险、高费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严格控制不符合医院功能定位的诊疗技术,严格控制临床效果不明显、费用高的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鼓励各地建立区域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等中心,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另外,广东省还将实行药品、医用耗材分类采购,对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多家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发挥省药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优势,进行公开竞价交易。建立高价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重点监控目录,动态监测公立医院高价药品、耗材采购数量和采购金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