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十起杀医悲剧,不只是悼念……

2016
05/09

+
分享
评论
况扶华(整理) / 健康界
A-
A+
健康界带着对陈仲伟医生的悼念之情,梳理过去十位杀医案受害者的情况,借此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尊重。

虽然经过全力抢救,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陈仲伟医生还是离我们而去。顿时,全国医疗圈弥漫哀伤,很多人将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黑丝带,表达对陈医生的哀悼之情。

过去十余年,国内发生多起恶性伤医杀医案,每一次都成为舆论焦点。相信绝大多数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希望这是最后一个悲剧。可是,并不是。今天,健康界带着对陈仲伟医生的悼念之情,梳理过去十位杀医案受害者的情况,借此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尊重。

如上表所示,受害医生所在医院的级别范围广泛:从社区医院到二甲、三乙、三甲医院均有涉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有;科室所在范围广泛:从内科到外科,再到中医科和全科;涉及岗位广泛:从护士到实习医生,从主治医生到主任医生。

毫无疑问,杀医案件已成为全社会的一颗“毒瘤”,这颗“毒瘤”不仅给受害医务人员的家属和同事留下深重的伤痛,也会影响到全国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安全感和自豪感。

凶手的动机何在?

上述这些宝贵生命逝去的原因,归纳起来有着相似性。除了续广军案情况不明,以及朱玉飞案为偶发,作案凶手与受害医生或医院都存在治疗关系。凶手的作案理由都有一条:医生对不起自己,医生欠了自己,行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种出于对医务工作者不信任的偏激思维,在没有得到疏导和重视时,刺激着凶手的情绪,最后以剥夺他人生命、暴力维权的方式爆发。

各家媒体报道里的凶手,被挖出各种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比如,续广军案凶手诊断为双向情感性障碍;戴光琼案凶手为偏执性精神障碍;康红千案凶手为中度抑郁症;王云杰案凶手为持久的妄想性障碍;陈仲伟案凶手据称有精神病史。

一些杀医案凶手在社会体系里相对边缘,经济条件较差,如戴春福案凶手,自述吃戴的药花掉很多钱而没有好转,反而又患上其他疾病,几年都干不了事儿;续广军案凶手40多岁就办了内退;王浩案凶手自幼父母离婚,后来父亲因违法被判死缓。

面对一个个悲剧,健康界无意做出任何结论,也做不出任何结论。唯一希望的是,全社会真的对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是真的“零容忍”,杜绝悲剧再次发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悲剧,十起,杀医,凶手,医生,毒瘤,医院,军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