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道丨张忠德:岭南之子 杂病克星

2016
04/26

+
分享
评论
马琳 / 健康界
A-
A+
采访中,我悄悄给张忠德贴上了一张张标签:岭南地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中医院管理者、抗击非典的英雄。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我又将标签一张张揭下,最后只留下一句话:他是一位不仅热爱祖国,也热爱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大医生。

对张忠德的采访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张忠德没有顾上喝一口水,而我也在聆听的过程中忙着给张忠德贴上了一张张标签:岭南地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中医院管理者、抗击非典的英雄。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我又将标签一张张揭下,最后只留下一句话:他是一位不仅热爱祖国,也热爱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大医生。

中医各家流派医学是中医学领域的精准医疗

张忠德是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的第四代传人。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以下简称流派)是由广东省名老中医甄梦初老先生创立,从岭南地区发展开来,以当地气候环境、饮食文化等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去盈补亏,达到治疗疑难杂症、强身健体的目的。用最时髦的话讲,“中医各家流派医学是中医学领域的精准治疗”,张忠德总结到。张忠德1988年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开始后,接触到了岭南杂病流派,同年,拜于甄梦初老先生门下,一心从医,尽得师传,后来又师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使自身中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成为甄氏医学的第四代传人和甄氏医学的发展者。

图注:张忠德查房过程中给患者做检查

中医的理是各科相通的。近些年,流派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日趋明显。每逢周二、周四下午,张忠德的出诊室走廊上都会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采访当天记者甚至遇到特意从温哥华乘飞机来求医的患者。张忠德说道:“病人用脚投票是最有说服力的,没有人会用自己的身体开玩笑,病人来不来医院、挂不挂你的号,是做不了假的。特别是老病人,全国各地看过无数的专家以后,仍然坚持过一段时间就要坐火车、乘飞机来这里挂号看病,如果没有效果怎么可能?”

“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照顾到这么大的病人群体,而且这个群体还在日趋壮大。” 张忠德说,“所以现在要在继承、挖掘流派理论方面下功夫,要借助团队作战的理论,不过,从继承、总结,到发扬、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注:张忠德出门诊的时候带教很多学生

可喜的是,流派的梳理与总结工作目前已经启动,并且初步看到了效果,很多参与此项工作的医生自身的诊疗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医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容不得急躁,医学的理论总结与发展需要时间。“相信五到十年之内会有一个好的成果出来。”张忠德补充道。

抗击非典-感染非典-战胜非典

时过境迁,再次提到2003年初在广东省首先打响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张忠德仍然显得有些激动,在那场战争中他不仅失去了战友,也差点失去自己的生命。

由于当时大家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疾病认知不多,每个来急诊就诊的发热病人或者危急重病人都可能是非典患者,急诊科成为接诊发热病人的第一线。时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已经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没有回家,每天不分昼夜的坚守在排查一线,直接与大量患者接触,当时医院已经有非典确诊病例三十多例,其中包括张忠德自己的同事。

2003年3月4日晚上,安顿好新被感染同事后,张忠德突然感觉到自己浑身无力,举步维艰,鼻息间呼出的好像火烧一样的气体,张忠德知道自己也中招了。他坐在急诊门口的台子上测体温,体温计显示38.7℃,他拒绝了要扶他进病房的当时医院的副院长刘军,独自走进了临时居住的医院招待所,独自整理、处置好个人物品后,又独自走到病房安排自己住院。当晚,张忠德给妻子打电话告知了病情,叮嘱妻子照顾好年幼的儿子,又给家里老人打电话说要去国外出差一个月,手机没有信号。第二天,张忠德被转入ICU病房。

持续高热、肌肉酸痛、头痛欲裂、口干、腹泻,作为一名专科医生,张忠德知道这些都还是初始症状,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开始拼命进食、减少消耗,保存实力,准备与病魔做最后的抗争。与此同时,医院也组织大量的专家学者制定治疗方案、配置特效药物。张忠德说当时他心里非常清楚:到了那个时候,能挺过去就挺过去,挺不过去也就完了。第7天到第18天是最艰难的时刻,回忆起那段经历,张忠德用了“生不如死”四个字。当时他甚至不能自己喝下一口汤水,护工每喂他喝下一口汤,他都要喘上3分钟,心率从120次/分涨至170次/分,血氧饱和度从90%一直降到68%;呼吸困难,氧气几乎完全无法吸入肺中,犹如巨石压胸,又觉得肺已经化为巨石,导致身体严重缺氧。身旁陆续的有病人的尸体被抬走,死亡的巨大恐惧感笼罩在张忠德心头,他连续五天五夜没有睡觉,担心一旦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天,每一天张忠德都觉得也许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他把写好的遗书压在枕头底下,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张忠德随时准备着迎接死亡的到来。终于,第19天的早上,病情有了转机。张忠德发现呼吸突然变得轻松,气可以吸进去了,胸部的压迫感减轻了,那一刻张忠德知道自己活过来了,他立刻拿起手机给院领导、亲朋好友发去短信,内容只有四个字:活着真好!

提到那段九死一生的经历,张忠德并没有一丝的后悔:“作为男人,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不去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当国家和民族需要你的时候,你必须去,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命运!现在有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说不想活了,有的草草的了结了最宝贵的生命,我觉得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对待生命应该珍视。但是如果国家和民族需要你,那你就必须去,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仅中华民族,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应该这样。”张忠德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在国内蔓延,以及后来的禽流感的散发、登革热的爆发,张忠德又一次一次义无反顾的冲到了抗击病毒的第一线。

不是中医药不好,而是现代人没有掌握好中医药

面对社会上不少对中医药的误解,张忠德表示自己在感染非典后就是在中医药的调理下逐渐康复的,而且“医院实实在在的应用中医药治愈或者改善了大量病人,现在每天还有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如果中医药无效,那么他们来做什么呢?”“不是中医药不好,而是现代人没有掌握好中医药;不是中医药无法治疗危急重症,而是现代人没有掌握好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方法和手段。”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挖掘整理继承发扬,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开始逐渐重视中医药的价值,我们自己更不能放弃我们自己拥有的中医药宝藏,不仅要挖掘好,更要传承好,发展好。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很多经典著作中大量有关中医药的记载,但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近代以来可以很好的继承中医药文化的人出现了断层。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基础挖掘和梳理工作,将断层补上,否则再过十几二十年,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会成为无源之水。

互联网+时代,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黄金平台

谈到互联网+,张忠德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最受益应该是中医。第一、互联网对中医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近百年来中医药作为整体文化在大众中的传承有不足。如果能够把中医药文化中最通俗易懂的部分通过互联网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中医药文化,远比在教室授课、在社区宣讲的效果要大的多、也好的多。第二、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某些阶段的中医药防治,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很多外地慢性病患者不必千里迢迢来到广州就诊。在充分掌握患者病情之后,医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患者就行远程医疗服务。第三、中成药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大力度的宣传和推广。中医药发展几千年的历史,集聚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方药,现已控制了各种携带服用方便的中成药。但并不为广大老百姓甚至中医从业人员所认识,所以中成药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谋求发展。

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呼吸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主任委员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杂病,克星,大医,张忠德,中医药,互联网,流派,文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