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民营医院的收益大于公立医院的损失

2016
02/19

+
分享
评论
刘永军 / 健康界
A-
A+
研究表明,目前多点执业为政府带来的潜在负向压力稍大于正向动力;现有人事、绩效等制度对医师的限制和束缚使得多点执业对医生吸引力减小......

自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施行以来,被不同利益的群体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利弊难测。

近期,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刘永军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博弈树形式分析公立医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方利益与行为模式。

多点执业是指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注册两个及以上的执业地点,并在上述执业地点按照所注册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其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政府、公立医院、民营及基层医疗机构、医师。

通过理论分析结果,刘永军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目前多点执业为政府带来的潜在负向压力稍大于正向动力;二是从医院总体发展角度看,多点执业给民营与基层医疗机构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公立医院的损失;三是现有人事、绩效等制度对医师的限制和束缚使得多点执业对医生吸引力减小。

为缓解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与医疗资源短缺现状,国家希望通过实行多点执业政策,将体制内的医生们解放出来,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但从各地落实现状来看,多点执业似乎已经成为一项叫好不叫座的政策。

据刘永军分析,从公立医院角度看,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可能降低医师在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分流病人;另外,长期多点执业可能会增加医疗事故风险与人才流失的风险。因此,公立医院往往利用资源优势向政府部门施压,阻碍相关政策制定。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多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医师人事关系、医疗保险、责任风险承担等约束机制,对多点执业的医师进行限制。

而从理论上来讲,医师是多点执业最大受益方之一,能够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提高了自身合法收入。

实证分析显示,年轻医师处于学术和临床经验积累时期,经济压力大,倾向于多点执业给其带来阅历提升,同时提高经济收入;而高资历医师对多方执业持保留态度,其经济压力小,担心多点执业会对现有的影响力带来负面效应。

另外,多点执业的医疗事故责任制管理政策的缺失、现有人事制度的束缚等都是医师多点执业需权衡的问题。

政府、公立医院、民营及基层医疗机构、医师作为多点政策利益相关方,注定必须在政策推行过程中进行利益博弈。而刘永军认为,在博弈中,政府既是公共服务购买者、供给者,更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公立医院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其在博弈中优势明显。

(本文为健康界合作期刊《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提供,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编辑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民营医院,执业,收益,刘永军,医师,医疗,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全国医院擂台赛(第八季) 加入
  • 中国医院管理奖(第七季) 加入
  • 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提示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