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察|如何唤醒“沉睡”的医疗科研成果?

2015
12/28

+
分享
评论
李子君 / 健康界
A-
A+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医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医学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医护工作者在科技研发方面原本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真正转化成产品并投入到市场中的研发却不多。

12月11日,“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展示暨转化项目推介会”召开。北京22家市属三级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带来869项医疗科技成果,这场推介会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医疗科技成果交易转化盛会,会议当天,现场签约金额超2000万元。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医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医学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医护工作者在科技研发方面原本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真正转化成产品并投入到市场中的研发却少之又少。主导上述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的北京市医管局科研处处长潘军华坦言,目前北京市属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0%,大部分科研项目还在“沉睡”当中。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大量科研成果躺在实验室里“长睡不醒”呢?

乱象丛生 转化率低为哪般?

众所周知,大型公立医院是人才“高地”,科研成果不少,国际上通行的转化成果率为10%——15%,北京市属三级医院转化率尚不足10%,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健康界连日来走访北京多家大医院,从业内人士处总结出了以下原因:

一、项目立项未考虑医疗市场需求。有些医生手握大把科研经费,但却是“为了申请专利而申请”。由于发明专利可以顶几篇SCI文章、可以与晋升挂钩,有些专家即使一人拥有十几项发明专利,但都是转化价值很小的发明,比如改装一个试剂盒等,明显就是为了交差。

二、成果转化意识薄弱。一名医生,寒窗苦读十余年,但是却没有任何一门课程能教会医生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科技处副处长于洋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当医生有一个idea时,由于缺乏基本的培训,是否适合转化、如何转化,医生完全“一头雾水”,也就无从转化。安贞医院此前在院内设立了一个医学转化奖,但是连续4年,这个奖都未能成功颁发出去。

三、医院推动积极性不高。如何界定医生的发明究竟是职务发明还是个人发明是个难题,转化之后,医生本人、团队、医院如何分配收益也令很多医院为难。就这一问题,健康界发现,很多医院尚无可执行的依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院科研处负责人还向健康界透露,有很多专家发明一些实用新型产品时,就会有企业积极去帮助专家申请专利(你懂的)。由于不少专家对“专利权人是谁”这件事不太重视,专利权人就会成为这家企业,当然,企业不会让专家吃亏,双方会有相关协议。但是这件事前前后后都没医院什么事,所以医院大多推进起来也不太积极。

四、除了上述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原因外,欠缺成果转化平台也是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此次北京举办了一场我国规模最大的医疗科技成果大型推介会,就是要搭建平台,让医护人员的科研成果发挥应有的价值,但这样的会议每年各地举办次数并不多。

五、缺乏专职人才。各医院推动科研的职能处室是科技处,但科技处的人员主要工作是对科研项目进行统计和上报,帮助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

医生的科研成果除了转化成产品  还应有社会效益

既然转化如此困难,医生还要不要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中做好科研呢?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认为,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职天命,医生要源于医疗实践,发现诊疗与预防规律、发明技术。“无研究,无以造就好医生。只有从事研究工作,科室、医院才能成为先进。”王辰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也曾经对健康界表示,医学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创新变化,在21世纪以前的医学应称之为传统医学,在这之后则是个体化精准医学的时代,我们正处于医学发展分水岭的阶段,是医学历史性的变革时期,这意味着医生更应该认真进行科学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王宁利是我国知名的眼科专家,由他带队研发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家用眼压计”在北京的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上大出风头,这种眼压计一旦投入市场,意味着患者在家中就可以测量眼压,市场前景被业内看好。在就医疗科技转化这一话题接受健康界采访时,王宁利表示,医生做科研,除了关注转化后的市场前景之外,更要有一颗公益之心。

据王宁利介绍,沙眼曾是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我国曾有“十人九沙”的说法,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汤飞凡教授和北京眼科研究所张晓楼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找到治疗沙眼的敏感抗生素。同时,我国眼科工作者对沙眼的病理、诊断标准和分期以及药物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加快了我国沙眼防治的速度。作为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的王宁利带领团队经过刻苦攻关,使我国提前摘掉了沙眼大国的“帽子”。在王宁利看来,医生做科研,无非是关注“名”和“利”两方面,有些器械或药品的研发有很好的市场前进,有些则要更加关注社会效益。

政府“搭台”医院“唱戏” 倒逼机制改革

尽管科研需要去“功利化”,但“贴近市场、以产品为导向”的观念仍然是当下医务工作者进行科技研发的主要宗旨。诚然,成果转化是科学研究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其中不仅涉及科学问题,还涉及多项法律、制度等。

去年,北京市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其中包括科研机构可以自主设置科研岗位,可以年薪制聘任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可用于产业化,成果转化70%收益可用于奖励;鼓励科研机构将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一系列助推政策,旨在全面盘活人、财、物,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然而,体制和机制的滞后,并未将这一政策成功“落地”。当卫生领域主管部门组织各部门就此进行会商拟出台实施细则时,就遭到了其他部门的反对,原因是这个《意见》中所描述的对象是科研机构,而不是医院。但人们心中十分清楚,医务人员的科研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医院正是大的科研机构。

医院每年上亿元的科研投入无法转化、专家看不到转化结果、医院不积极、政策又在“两头堵”,提升医疗科研成果转化率仿佛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好在北京总是走在改革的最前端,北京如此大规模的政府“搭台”、医院“唱戏”的医疗科技成果推介会,就是要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成果转化路径清晰化。倒逼体制机制改变的“大幕”或许正在拉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疗,科研,观察,医院,科技,医生,医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