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牛凭啥当选中科院新晋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早在1955年就产生了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前称)。
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其余6名院士来自于知名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医学领域的6名新晋院士。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人)
王福生:传染病研究方阵领路人
王福生,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著名肝病和艾滋病专家,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国际上提出了优化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爬坡假说”,开拓了疑难肝病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张旭:与“痛”较劲35年
张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
张旭所做的研究,一部分是痛机理和镇痛研究。他为感觉神经元中的一万多个基因绘制表达谱,像一本字典,罗列出感受疼痛等功能的基因和蛋白质。通过它们,可为止痛药找到对症下药的靶点,有针对性地减轻疼痛。
陈义汉:专注房颤发生机制研究
陈义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
2003年,陈义汉首次发现了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鉴定出了人类心房颤动的部分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此后他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干预研究方向上,又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为我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陈孝平:医学“三栖”教授
陈孝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外科学系主任,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
陈孝平教授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提出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3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1项肝移植术式。
陈国强:好“赌”的“鬼才”
陈国强,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的分子发病学和化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陈国强当年高考落榜,打算回家种地,却在哥哥的要求下复读了一年;想做侦探的他考进不算称心的衡阳医学院,却因听了内科血液学名家王振义先生的讲座而改变志向,从此发奋;硕士毕业后为留在王振义门下继续研究,他不惜取消与母校“委托培养”合同,在月收入刚过百的情况下,借钱赔上近2万元“培养费”。
这之后,他从婉拒家乡提供的官职,继续做学问,到放弃国外的稳定生活回到“二医”(交大医学院的前身)闯事业......追溯这位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的学问人生,有人称他“赌徒”。
邵峰:努力做最优秀的研究
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
研究兴趣集中在病原细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通过多年的探索发现,邵峰带领他的实验室团队在对包括痢疾杆菌在内的多种重要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感染机制以及巨噬细胞抗细菌天然免疫防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
本文综编自中国科学院官网、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关村》等媒体报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