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腕把脉眼科医院流程变革

2015
07/23

+
分享
评论
杨永燕 / 健康界
A-
A+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医改向纵深发展之际,致力于发展眼科的综合医院管理者以及眼科专科医院需重新思考医院运营管理新模式。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医改向纵深发展,眼科专科医院及致力于发展眼科的综合医院管理者在深思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借助优化流程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造成与之相关联的眼底疾病,如高血压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发病率和患病人群大大增加,新的眼部疾病谱以及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发表的数据表明,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达9800万,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最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5年以内病程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高达40%,而这一并发症在19年病程患者中高达84%。同时事实告诉我们,眼底病是拖延不得的。以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为例,急性进展期可在短短2-3个月内就造成失明的严重后果,即便不是急性发作,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2年内85.1%的患者视力将降至法律盲(注:视力小于0.1),意味着10人中有8人将失去视力。

面对目前复杂型眼部疾病患者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以眼科为重点的综合医院和眼科专科医院该如何应对,引发业内瞩目。

7月18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和健康界传媒联合举办、诺华制药(中国)独家支持的“视”界医院院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将话题聚焦于综合医院眼科及眼科专科医院的发展建设,与会领导和嘉宾深入探讨了如何苦练内功应对挑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在致辞时指出:“为适应医改新形势,管理者们也重新思考门诊运营管理模式,从门诊的资源配置、服务流程及布局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门诊运营管理模式的改变对日间手术运行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攻坚期以及快速发展进入平台期,提高医院精细化运营能力成为医院管理者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在现阶段,医院必须合理化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精细化运营能力,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规模瘦身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上海交通大学医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徐卫国说。

徐卫国进一步指出,因公立医院的运行入不敷出、公益性需凸显、政府在严控公立医院发展等原因,公立医院已不能满足眼科疾病患者多层次的医疗需求。相比而言,政府不断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促使眼科获得社会资本的青睐,可通过合作、改制、特许经营等方式和社会资本合作。

在提及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发展新策略时,徐卫国指出,现在政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和建分院,公立医院向上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更符合公立医院的改革要求。在他看来,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逐步推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眼科医生选择多点执业,对此,眼科医院院长要做好合理疏导。“很多眼科疾病可选择在日间病房治疗,要整合新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急诊的关系,进行布点战略合作。”徐卫国指出,这就要求以眼科为主的公立医院及眼科专科医院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眼科日间病房获推崇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流程优化,把一些能够省略的流程省略,把能够合并的流程合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林晓峰表示。中山眼科中心正是通过优化流程使全院在医疗人员和床位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门诊量、手术量和业务总收入实现三年翻番。“此时,又有新问题出现了。为了解决不断增加的患者,我们开始筹建眼底病日间病房。”

很长一段时间,中山眼科中心的眼底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医疗资源也供不应求,而相关专业医生少,技术力量也相对集中,这些原因致使眼底疾病患者在等待手术时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眼底病患者在门诊确认需手术治疗时,在接到通知进行住院手术时,传统住院手术评估需要进行5天的检查。”林晓峰指出,这些步骤并不是必须住院完成,在对各步骤顺序重排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压缩到24小时,从而加快了病床周转频度,使各医生合理安排手术日,充分利用了医院病床。

通过这些措施,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收治和手术量,而且使患者的治疗费用下降。林晓峰称,“经过长期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眼科做日间手术是非常适合的。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运营成本也大幅下降,可腾出更多人、空间和精力去做学科。”

中山眼科中心推广眼底疾病的日间手术无疑给眼科类医院和诊室一个启示,可借此解决眼科患者住院难、看病贵的问题,而此举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重视。

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流程

众所周知,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医院管理中最有效的工具,也成为推动医院流程优化的重要抓手。“当前以H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以EMR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以及以EHR为核心的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化构筑了医院信息化的体系。医院信息化建设共有四大原则,分别是集成化、智能化、人性化和绿色化,它们已经影响到医院的管理流程。”徐卫国强调。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逐步渗透到医疗领域,成为医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移动互联网已应用于医院的物资管理、医院临床、医院运营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提及互联网+时代医疗服务流程的优化与创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该院正在进行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再造。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看来,医院内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功能完善更重要,流程改造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要了解人性。人性除了可以给爱护外,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偷懒,以人为本就是不能叫他们偷懒。”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患者挂号预约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为了方便患者就医,该院全面开放了号源,预约平台内数据可实时共享。目前,该院已经打造了多渠道预约途径,包括电话预约、现场预约、微信预约、手机APP预约、会诊预约、等待预约等十种方式。

陈肖鸣称:“我们的会诊预约实行首诊负责制,纠正分诊错误。对医院内的名医,患者可采用等待预约方式约定‘其他时间’就诊。”目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预约已经实现预约到分钟、机器,避免患者在医院来回折腾,借此提高了医院门诊最大接诊量。

在医技检查方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实现了医生工作站的特检预约,共开设27项特检预约项目。患者在预约成功后,会立即收到短信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实现了资金的预存和自动结算。其中,资金预存分为非现金预存和现金预存。在非现金预存方面,医院会短信通知患者带银行卡,包括银联卡预存、银行柜台转账网银转账预存、电话银行及手机银行转账预存、入院护士站预存以及支付宝转账预存。其中,该院的支付宝转账预存目前为全国首家。现金预存的主要方式是门诊收费处和住院收费处现金预存、自助机现金预存、温州市各建行网点预存,患者可通过身份证和手机短信认证退回现金。陈肖鸣介绍,在预存方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现了设备零投入、人力负投入,目前已实现预存达74%。

陈肖鸣说:“医院改革首先是思想要改变。医院很多地方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造原子弹,而是已有元素的重新整合。医院内有很多事情需要改造,因此流程改造是无止境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借助信息化改善医院流程的做法,无疑可以给以眼科为主的综合医院和眼科专科医院进行变革带来借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脉眼科医院,大腕,流程,医院,眼科,患者,门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