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县义诊纪实:为孩子留下康复的种子

2015
07/14

+
分享
评论
贺潇 / 健康界
A-
A+
不依靠药物,单纯靠手法和康复方案——这样的治疗方法在阿坝藏区给很多孩子带来了希望。

尽管义诊已经进入尾声,但是奔波在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的医疗志愿者们依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健康的机会。

“同心·共铸中国心”是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和国家卫计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指导的大型健康公益活动。一行800余名志愿者将在10天内走访阿坝自治州六个县,其中在若尔盖县班佑乡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脱残 不放弃任何一个康复治疗的机会

在义诊的最后一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医科主任张凌志还是挂念着之前遇到的一个藏族脑瘫患儿。这样的情况在藏区并不少见,由于健康意识和医疗资源的匮乏,患儿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治疗。

陪同患儿一起来义诊的是他的爷爷奶奶,青壮年的劳力紧缺让照顾孩子的责任落在了老两口的身上。由于常年操劳家事,和多数上了岁数的当地藏族妇女一样,奶奶只能拄着双拐行走。

孩子现在还不能自己行走,只能被爷爷扶着,双腿在地上拖动着做出走路的样子。现在就想让孩子能够走路为时尚早,张凌志选择先教给孩子的家长一些基本的按摩手法。奶奶虽然听不懂医生在说什么,但是有藏医的基础,再跟着医生的指导一遍遍学习,手法也越来越熟练。对于一些特殊的按摩位置,张凌志医生会先在她的身上按摩,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老人一边连连用藏语回答“是是是”,一边露出微笑。

在这里,语言不通不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障碍。用张凌志医生的话来说,义诊能给他的和在医院里看病是不一样的收获。这样的不同,恐怕很难简单用语言来描述。

(在义诊点,为了让孩子能舒服一点,志愿者们特意在桌子上铺上了报纸。)

从飞驰到行走 一个赛马少年的梦

在广阔的若尔盖草原上,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但是对于班佑乡求吉南哇村的一个16岁的藏族少年来说,跨着赛马飞驰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在两年前的一次赛马中,他不幸坠马导致身体部分瘫痪,语言能力受损。由于村长领错了路,本来去别的家庭义诊的志愿者见到了这个孩子。这一次偶然,开启了他重新走路的希望。

(医生在亲自示范如何做好康复的动作。)

虽然已经偏离了之前的计划安排,但医者的本能却让张凌志以及其它志愿者留了下来。

在村落旁的小路上,一把让孩子能坐下的板凳组成了这个特殊诊室的全部内容。询问过病情以后,张凌志决定为孩子设计一套现实可行的康复方案。一个简单的五指伸开然后回握并拢的动作,张凌志在反复示范,看着孩子的动作一遍遍地鼓励他。

然而最关键的,还是如何能让孩子再次行走。张凌志认为,被动地被家人搀扶着行走对他的康复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孩子自己学习走路。只有让他自己站起来,才能有再次行走的可能性。沿着这样的思路,张凌志给孩子制定了重新行走的康复方案。最开始要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站立,但是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康复,张凌志还把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教给了孩子的家长。

为了能够让孩子自主地行走,张凌志叮嘱他在学会站立以后,可以做一些两腿交替抬起的动作,进行步态练习。坐在板凳上的藏族少年,虽然不能很流畅地说话,但是一直都在认真地听医生在说什么。此刻的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跟着医生的动作,试图像走路一样把腿抬起来。

在寻访的最后,张凌志显得有些激动。刚才对孩子和家长所说的话,未必每一句都能起到作用。但是只要有康复训练一直都在进行,就可能会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若尔盖县,纪实,义诊,张凌志,孩子,医生,康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