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剑客”林锋:让医生收入阳光化有何不可?

2015
07/01

+
分享
评论
杨东涵 / 健康界
A-
A+
如果让医生收入阳光化,对医生管理就更容易,就不存在无法管理的问题。

编者按:上期医言堂,广州中山六院客户服务部主任谢汝石医生和广大网友畅聊了"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方方面面。本期医言堂将继续上期话题,深挖"私人医生工作室"的内幕——本期嘉宾为"岭南三剑客"之一,极富传奇经历的中山六院大外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

(以下为林锋做客医言堂实录)

初衷:推动良性医疗生态的建立

主持人:首先我代表健康界问一个问题:林锋教授您是体制内的一位著名医生,应该说收入不菲,但为什么又花很大精力去做这样一个医生工作室?很想知道您的动力来自哪里?

林锋:我经常说,要推动医疗服务生态的改善。当然,我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家说我们是既得利益群体,我们今天有条件先试一步;对我们自身来说,也是希望整个医疗生态不这么恶劣,我们也希望国家、医生和患者都能够满意。

医生收入应该“阳光化”

网友:医生创业无非是去赚钱,现在就是想把过去偷偷摸摸“开飞刀”这件事,给光明正大,但是公立医院院长怎么管是个问题。

林锋:把“走穴”、“飞刀”光明正大了,让病人明明白白接受医疗,没什么坏处。假如说医生在赚钱,大家都知道,但是由于医生收入不透明,所以院长管不住“飞刀”的。如果让医生收入阳光化,对医生管理就更容易,就不存在无法管理的问题。

网友:体制内医生本身就已经很忙碌了,要在临床一线,还要科研,还有教学,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在外面兼职?

林锋:现在体制内医生大家都觉得很忙,但是实际情况是忙闲不均,很多医生有很多时间在会诊、开会、“走穴”、“飞刀”等。我们只不过是把在外面的时间集中起来,做一件更阳光的事而已。很多人觉得公立医院医生很忙,因为病人太集中,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生态。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得医疗资源得以均衡,那么大家就会轻松一些。还有,总是这么忙,本身也是不正常的。

主持人:您希望邀请什么样的医生加盟,是不是必须都得是副主任医师?

林锋:每个工作室都是一个专业的科室,我们需要招聘的人各个层次都有。目前想来应聘某个工作室的负责人,我们必须要求副高以上,这也是对质量的约束。你可以把工作室视为一个流动的医院。

我们招聘的医生不仅需要有技术,还要有好的沟通能力。因为我们的服务最终需要患者和市场来打分,市场是残酷的。更重要的一条,收入必须阳光化,收入的分配也必须阳光化,不允许有灰色的部分出现。

医生工作室“只看病不售药”

网友:在这个工作室里,医生占主导,还是投资人占主导?

林锋:当然是医生占主导,不管是私立医院还好,医生集团也好,医疗的特性使然,必然是医生主导,要让医生唱主角。

网友:请问工作室和爱康之间运营营收如何分配?工作室只负责医疗么?或者还有别的什么内容?

林锋:医生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医疗,商业模式会参考国际上的主流做法,不仅仅是分配机制,还有章程等都在摸索。但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是,不赚黑心钱,不损害病人利益。我们只看病,不卖药,只做疾病诊断。

主持人:这种医生工作室规模变大后,林医生是否会聘请职业管理团队来运营?另外请您分享一下筹备医生工作室的内心感受。

林锋:任何一个医生集团,都是一个团体,必须有管理团队和辅助团队。医生就一心为病人服务,我们现在能够成立工作室,首先感谢政府的政策。作为少数的先行者,我们受到的争议也很多,也希望大家体谅和包含。希望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有好的监管机制,有好的监管机制才能让医疗活动惠及患者。

期待商业保险介入 构建新型支付体系

主持人:我代表健康界再问您一个问题:医生在您的工作室执业,会面临哪些风险?比如医疗事故等,您如何考虑?

林锋:任何医生在任何医院都面临风险,用医生工作室模式,比起现在公立医院高强度的劳动,其风险会其实是大大下降的。出除去医疗方面的风险,我想不到还有其他什么风险。政策方面对于多点执业的规定早已出台,医生只要坚守职业操守,治病救人,那么作为医生的身份就不会改变。

主持人:国外医生集团提供的服务,保险对于这些服务可以支付,但目前短时间内国内仍无法实现,林医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林峰:医疗生态没有改善之前,支付系统肯定不会完善,尤其是我国商业保险还不发达。不过现在也已经有商业保险开始行动了,我相信未来商业保险一定会和好的医生集团进行支付。至于医疗保险会不会改变,我们很期待这种变革,这样的支付方式改革,可以很好地约束医生的行为。

医生需要树立个人品牌

网友:我是一名医生,在医疗行业,患者"认庙不认人"的现象尤其突出,你们会担心病源问题吗?

林锋:认庙不认人的现状是过去我国一元化的医疗体制造成的,因为医生是国家身份。我们现在的探索,在国外实际上已经很成熟。现在的医生从年轻时执业开始,对自己有一定品牌意识的话,坚持下去,以后就会有很多病源主动来找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医生不需要经营品牌,只要去一家大医院,就不愁病源,这也是很多医生离开医院没有安全感的原因。这种情况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改变,因为医生本身没有很好的品牌建设。我们本身不太担心病源,毕竟几十年行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口碑,病人还是会来找我们的。

网友:运转以来,平均一天能接诊多少个患者,能够保证赚钱吗?

林锋:工作室不是诊所,目前加盟的医生还不多,也不可能接那么多病人。我们还接受大病,病人来了还要做手术,这样一来接待能力受到客观条件的很大限制。就我个人而言,一个礼拜只能要四五个病人,再加上医院的患者就忙不过来了。患者预约可以部分缓解这种情况,但总得来说主要还是缺医生,欢迎大家加盟。

未来方向是“超市化模式”

网友:爱康国宾投资多少银子在“私人医生工作室”?未来私人医生工作室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

林锋:投资目前还属于机密,要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公布,未来的融资现在谈还早。未来的工作室不是诊所,以后下面的分支就像医院的科室,比如我看的是胃肠肿瘤,就要保障治疗的质量和病人的管理质量。未来是一个超市式的模式,是一个治疗高难度疾病的医疗集团。

网友:您认为医生工作室模式是一个持久和理想的模式吗?医生工作室模式和您理想中的差距是什么?

林锋:医生工作室是一种模式,就全球看,医生执业无外乎几种:一种是医院的雇员,一种是自己开诊所,一种是组建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的作为类似于医生集团。每个工作室类似于一个流动的专科医院,长远来看要朝着集团化方面发展。理想的模式还有赖于整个医疗生态的改善。就医疗生态而言,我心中的理想模式是有多元化的医疗平台的出现,医生有自由的执业方式的选择,患者就会有多种就医途径,各种保险系统能够发育起来。医生工作室假如办的好的话,可以成为医生长期执业的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阳光化,剑客,林锋,工作室,医生,医疗,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