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做科研写论文 又岂止是医生

2015
06/03

+
分享
评论
杨磊 / 健康界
A-
A+

专业化临床研究中心的搭建,不仅需要不以职称晋升为目的的医生,同样需要有科研思维与能力的护理团队。

近几年有关医生是否需要写科研论文、发表SCI文章一直热议不减。诸多观点大致可分成三派:一派表示支持;一派表示反对;还有一派属于中立,认为需要客观看待,不能一棍子打死。

作为医疗界一员,笔者比较支持中立派,甚至会多一点支持医生要发表论文。笔者认为很多业内同仁的争论,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自身利益之上的,比如争论点最多聚焦在晋升职称是否要有论文发表,没有职称晋升,自身利益在各方面都要受影响。没能发表高质量论文的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发表论文,都是为了晋升职称而发表论文,这样就滋生了不良现象的土壤。

在笔者的个人职业生涯中,总觉得作为一个从医者,发表论文是个人学术地位、学术能力的代表,而不仅是为了职称晋升。想想国家在制定职称晋升制度时,一定也是想让医生达到一定的学术修为,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才可以晋升职称,其中确实或多或少地忽略评价其临床核心能力的机制。但,这不属于是否该发表论文的范畴。

如果一个医生发表的论文是抄袭的、数据是造假的,甚至发表的论文跟自己专业不怎么相关的,又甚至是花钱去买的,他一定是反对以论文发表而晋升职称的。笔者不反对有些医生的临床能力很强,可以看得好病,却不会做科研,不会写文章并发表SCI,但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具备科学思维能力的、具备循证医学能力的、具备科研思维能力的。一名合格的医生即使不做科研、不发表文章,也一定要学习进步发展的科学知识、一定要读经过科学循证的指南,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的医生一定会了解业内的学术进展、学术热点、学术难点,从而知道如何去科学地为患者解决问题,如果再加以科学总结,岂不是很好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所以,医生的科学行医过程,与发表论文是没有任何矛盾的,前提是应该不单以职称晋升为目的,而是以提升学术能力、临床能力为着力点。

当然,现实中确实要求晋升职称有论文发表,但笔者认为那也是为了让医生的学术地位得到认可,并具备相应职称的学术能力而定。医生的临床能力包含着其本身存在的科研、教学本质因素,是从科学总结的教科书中、从具备先进科学思想的前辈身上学来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伴随科研的过程。

另外,在热议医生是否该做科研发表论文的同时,笔者突然想到另外一个群体,那就是近300万的护士队伍。“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及患者诊疗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国际护士协会2014年发布的国际护士节主题是“护士:变革的力量,重要的健康资源”,2015年主题是“护士:变革的力量,高效护理与医疗成本”,可见国际上对护士作用的认可。我国近300万的护士队伍,分布在全国98.5万个医疗机构中(其中:医院2.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4万个,其他机构0.3万个)。

如何做好14亿人口的健康管理,如果做好全国每年70多亿诊疗人次的病患服务,护理临床科研的开展、临床科研思维的能力提高同样重要。记得2013年国际护士节主题是“缩小差距:千年发展目标”,笔者觉得这个主题提的很好,也将持续需要。缩短与国际的差距,我们首先应缩短国内知名大医院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小诊所的服务品质差距,分级诊疗分工不同,品质一样;我们要缩短近300万护士间的能力差距,缩短与医生科研能力的差距。

临床研究对于护士而言同样重要,护士也是临床研究的主力军,如何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临床研究必不可缺。打造专业化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成规模的临床基地、专业化的临床数据库,加强院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网络等协同体系建设,护士队伍同样需要并肩通行。与医疗的临床科研事业同步捆绑发展,推进护理临床研究,同样需要建立专业化、成规模的多中心护理研究平台。

(本文作者为河南宏力医院副院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科研,论文,医生,护士,职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