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一城多院资源共享 远程帮扶对接基层

2015
04/20

+
分享
评论
吴宁 / 健康界
A-
A+
一远一近的资源共享格局正逐渐形成,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省级医疗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

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设计,核心在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因此大型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也渐次明晰:控制规模、深化内涵、帮扶基层、上下联动。然而,现实的困境是,患者就诊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大医院规模控制的矛盾异常尖锐,而医联体又因为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进展缓慢。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如何用在刀刃上,成为各地探索改革的重点。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福医大附一医院)院长林建华借助社会资本,差异化发展多个院区。在保证患者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让同城的多院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保证了医疗服务的品质;在医疗机构的上下联动方面,林建华将着力点放在远程帮扶县级医院上,依靠远程技术,医院将远程会诊、培训和转诊工作常态化,切实提高了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远一近的资源共享格局正逐渐形成,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省级医疗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

先行先试 探路社会资本办医

健康界:作为福建省级医疗中心,福医大附一医院如何平衡规模管控和患者需求之间的矛盾?

林建华:2014年,医院门诊量达240万左右,平均日门诊量高达7000人次。这对于当初仅4000人次的门诊量设计来说,已远超医院负荷。医院在不增加床位的情况下,正想方设法对门诊进行扩容改造。

然而,扩容只是应对之策,患者的需求仍难满足。地处海峡经济区的福州,台商台胞云集,这部分人群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且特殊。在不给政府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医院决定尝试由社会资本出资建设,医院提供人才、技术和管理支持的合作办医模式。这种合作一方面没有扩大公立医院的规模,一方面又满足了患者的需求。2009年,我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第一家非营利医疗机构,福建省台胞医疗服务中心正式启业建设。

2013年,医院又联手社会资本筹建了福建医大附一护养中心。该中心是"医养结合"模式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于2014年10月份正式开业。护养中心依托福医大附一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团队,实现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全程无缝衔接。

还有一所大专科医院正在筹建中,也是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非营利性机构,目的是想从专科发力,把医院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

健康界:社会资本办医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对回馈资本,福医大附一医院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林建华:在中国,真正社会资本捐赠办医的极少,资本的逐利性不容回避。相对于其他行业,投资医疗和医院的风险较低,但周期较长。因此,对于进入医疗行业的资本来说,必须做好长期的准备。在回馈社会资本的问题上,我认为学雷锋可以一时激情,但不可持续。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对投资的资本进行合理的回馈,十分正常且有必要。

目前很多行业处在发展的拐点,社会资本自然会需求新的出路。加上最近两年,中央和地方都在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因此我认为可以在实践中探索一些回馈社会资本的形式。

我院联合社会资本办医始于2009年,当时国家和省里都没有政策,来自各方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我们认为,海峡经济区一直鼓励先行先试。什么叫先行先试?就是必须要打破现有规矩,才能叫先行先试。当然这个度要把握的好,先走一步是先进,走过了就是先烈。

一城多院 纵向资源共享

健康界:医院近几年完成了多个院区的快速布局,但对于福医大附一医院来说,优质的医疗资源仍然稀缺,医院该如何面对?

林建华:2005年,福医大附一医院成建制接收了福建炼化公司职工医院,成立了福医大附一医院闽南分院。2010年12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原福建省皮肤性病防治院并入医院,成为我院皮肤病性病分院。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我们对皮肤性病防治院进行了人员分流和机构调整,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再加上医院和社会资本联合举办的台胞医疗服务中心、福建医大附一护养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专科医院。我院已经形成了以福医大附一医院为核心的多院区布局。

这个布局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差异化办医。在福医大附一医院的基础上,不再新建综合医院,而是差异化地筹建专科医院和门诊,将医院原有的一些优势专科做大做强。第二是所有医院大都集中在一个城市(闽南分院除外)。分院同在一个城市,人力资源调配、信息系统管理、资源共享方面效率更高,也让医疗集团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而将医疗资源分散在多个城市,则会因为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导致医疗质量下滑。

健康界:多院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前提是医院的内涵建设。福医大附一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林建华: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我院在福建省卫生系统首开干部竞聘上岗的先河,为优秀中青年脱颖而出提供了平台,现在已经常态化坚持了五轮。医院的有关行政职能处室的干部调整面向全院公开竞聘。公平公正的护理管理,也打造了一支特色的护理队伍。

    在内部管理上,我认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安全生产的最核心问题。医院的管理流程极为复杂,我们希望能够形成标准化的操作,用制度来规避一些医疗风险。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我们牵头主编,并由高校出版社出版了《医院安全与风险管理》一书,该书也被指定为国家级、省级继续教医学教育项目《医院安全与风险管理研讨班》主要教材。

   在围绕服务患者方面,我们更多地从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的细节入手,比如医技科室实施错时排班,方便患者的检查;在全省率先实施出院病人床边结算,改善患者"最后一公里"的体验;新建的外科大楼,所有朝南的房间都是给患者;在门诊、病房的每个楼层都有专职服务的医护人员和开水房;人性化的儿科诊室等。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为民便捷服务的大讨论,不断优化、完善服务流程。"以人为本",在细致考虑患者的同时,我们也努力为医务人员打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做好县级医院帮扶  为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健康界:作为省级医疗中心,在多处布局谋求发展的同时,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让更多的患者下沉到基层,推动分级诊疗的开展。

林建华:福建省公立医院改革最新的征求意见稿已经提出:到2020年,90%的患者先在县级医院就诊,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中的疑难危重病人要达到90%以上。

客观地讲,分级诊疗的推动光靠大医院,难有大的作为。首先,分级诊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内没有明确的强制分诊制度出台之前,大医院无法拒收前来就诊的患者。要让患者下沉到基层,则需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各方共同完成,尤其要加大通过经济杠杆去实现的力度。比如协调医保部门,根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来调整不同的报销比例,用价格将一部分患者留在基层。

虽然推进分级诊疗困难重重,但作为省级医疗中心,我们可以在提升县级医院的水平上发力,在这方面我院已走在福建省的前列。医院已经开通了帮扶县级医院的远程医学平台。借此平台,医院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尝试,第一批已有10家县级医院加盟。

第一是通过远程医疗进行床边查房,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对接查房的县级医院正常运作。

第二是远程会诊。这项工作各地都在尝试,目前我院和所帮扶的县级医院的远程会诊已成工作常态。

第三是远程读片。我院影像科医生当日的读片资料,下级医院医生可以实时看到,并可进行讨论,提升他们的水平。另外县级医院的影像学检查,如有疑难病例,也可以通过远程读片会诊明确诊断。

第四是远程教学,医院每周都有一个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进行远程授课,同时覆盖十个县。

健康界:这种远程帮扶和成立纵向的医联体,您认为哪一个效率会更高?

林建华:对医联体的概念要看如何定位,但医联体无论概念如何变幻,其形式无外乎紧密型和松散型。如果说紧密型的医联体,那么我院已经有几个分院,在做大做强分院的同时,形成一个集团,这也是医联体。而松散型的医联体,我认为与其去协调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协调各方利益,不如医院直接帮扶效率更高。

健康界:提升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医院的动力何在?

林建华:目前的这种帮扶在经济上,我们没有多少动力。这个帮扶的网络,医院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其中设备的维护、教育培训的成本都是由我院独自承担。随着这种帮扶覆盖面越来越大,投入也将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

通过远程帮扶,提高了我院工作的效率,节约了很多医生在路上奔波的时间,也让危重病人的转诊通道得以打通。现在,越来越多的县级医院正在申请加入。我们也希望借此真正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将大部分患者留在基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林建华,基层,帮扶,医联体,医院,医疗,资本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