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立医疗事业如何腾飞?

2014
12/31

+
分享
评论
黄教琛 / 健康界
A-
A+
2014年12月27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在上海主办召开了“2014年中国医疗制度与非公立医疗事业发展峰会”。

 

图片: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主持峰会

2014年12月27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 CNMIA, 以下简称“协会”)在上海复星医药总部主办召开了“2014年中国医疗制度与非公立医疗事业发展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此次峰会是协会今年成立以后,首次召开的围绕非公立医疗事业的健康论坛会,旨在探讨社会资本办医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行业呼声

会议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和副会长闫东方主持。来自上海市和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和标杆医院的百名医院院长和专家学者与会。嘉宾们就中国健康产业与非公立医疗事业的发展、非公立医疗政策设计、医院集团化运营的挑战和社会化办医实践与经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热烈讨论。

这些嘉宾,既有多年从事医疗改革或社会资本办医研究的学者,如北京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虎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兼副院长陈英耀;也有成功运用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的企业界代表,如和睦家医院集团副总裁解明,广东佛山禅城医院院长谢大志,浙江台州市立医院院长王海宝,葡萄牙医疗复星健康控股总经理李小强。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分别就医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及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合作方式,做了相应的演讲报告。对此,健康界将从中选择介绍。

这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投资与管理人将本次峰会,不仅视作一个相互认识、学习借鉴的平台,也希望借此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一些问题和诉求,比如:

代表1:如何能够让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改变“政府办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固有想法?

代表2:如何完善医疗服务的支付手段,使得医疗服务更有效?

代表3:如何借鉴一些民营医院成功办医的经验?是借鉴这些医院的文化?还是复制这些医院的经营模式?

代表4:民营医院如何应对分级诊疗?

代表5:希望中央政策制定后,不同层级的政府行政人员之间相互沟通,防止政策理解和执行上产生矛盾;

代表6:公立医院的规模不能无限扩张,要留给民营医院发展的空间;

代表7:希望公立医院不要以“专家”的面貌来压制民营医院;

代表8:希望允许医生自由职业,让民营医院能够吸收优质的医生资源。

复星医药是,这次峰会的承办方。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在欢迎辞中表达了对中国非公立医疗事业发展的期待,他建议社会医疗服务体系要有序分工,充分发挥社会医疗资源能力。

春天来了 但冰冻还未化开

我国医疗机构从体制和经济成分上分为两类,一是公立医疗机构,二是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的主体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医务室),其次是公立医院。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主体是社会办医院,门诊和个体诊所。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2万个,其中:医院2.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1万个;医院中:公立医院13339个,民营医院12039个。与2013年10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101个,民营医院增加1162个。

自2009年以来,中央医改政策不断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随之与日俱增。然而,这并不意味后者的发展顺风顺水。相反,这些非公立医疗机构普遍遭遇一扇“玻璃门”。同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无论在办医自主权,包括地方政府对民营医院的规划、医疗设备采购的审批、医院的布点和用地等方面,还是在服务项目的设定,人才招聘和培养,或是在对患者提供的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受到了诸多限制。事实上,中央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落地之间障碍重重。所以,很多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感叹:“春天来了,但冰冻还未化开”。

受到上述负面因素的影响,加上一些投资人抱着马上营利的态度涉足非公立医疗产业,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高水平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和合理的人才梯队,行业存在信誉危机等诸多问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于2014年8月21日在北京注册成立,是经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批准的非营利性国家一级行业协会。

协会由社会资本投资举办的、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社会办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健康管理机构、临床检验机构和养老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

协会担负着包括“依法维护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等任务;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困难和重点诉求开展调查研究,并向主管部门反映解决;组织社会力量和专家学者为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引导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以多种形式支持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等”。因此,协会充当了政府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且是推动、指导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权益的中坚力量和代表。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20余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有了一个能代表他们利益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这个组织在医疗改革进程中,尤其是在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阶段,将发挥怎样的促进作用?又将如何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争取权益?这令人瞩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