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佬谈医疗投资:不敢碰公立医院改制
11月17日,投中研究院发布的医疗健康领域研究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国内2014年医疗行业并购案例共343起,已公布金额累计130.29亿美元,已完成119起并购案例,已公布并购规模累计达72.14亿美元。
上述报告指出,从医疗健康子领域来看,医药行业最受关注,2014年共完成并购案例69起,已公布并购金额超过21亿美元;生物技术领域紧随其后,共完成并购案例20起,公布并购金额达到16亿美元;位列第三位的是医疗服务领域,已完成并购案例为18起,已公布并购金额为5亿美元。
以软银中国资本为例,其主管合伙人宋安澜介绍,软银目前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占公司整体投资的20%。
与医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投资火爆相比,医疗服务投资则要暗淡一些。很多投资人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医疗服务目前壁垒太高,受到的管制太多,致使他们选择了观望态度。
投资医院追求高利润不可行
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特佳”)于2004年投资了深圳迈瑞,迈入医疗投资领域。十年来,该公司投资了深圳迈瑞、博雅生物制药、江苏晨牌药业、贝斯达医疗器械等项目。
高特佳北京公司总经理郭海涛告诉健康界,做投资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当一个市场被公认为有机会时,其机会就很小了。他指出,当前医疗健康产业保持每年以大约2倍于GDP的速度在增长,机会很多,但选择合适的方向很重要。
截至目前,高特佳在医疗行业的投资主要在分子诊断、医疗器械和医药等领域公司,目前还没有医疗服务投资案例。对此,郭海涛指出,高特佳是按照整个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投资,对医院的投资需要一个过程。在他看来,中国公立医院改制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因此高特佳目前不会介入到公立医院改制中。
此外,他认为,未来医院的发展趋势是以公益性为主,不能追求过高利润,美国医院的利润普遍在10%以下,比如HCA(美国医院有限公司)的利润在5%左右。“现在以追求高利润为目的投资医院是不太可行的,除非是投资高端私立医院。”
据悉,高特佳目前将针对医疗服务的投资锁定在康复医院,“2015年可能会投资1~2家康复医院。”郭海涛坦言。
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王晖与郭海涛持相同观点。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疗投资的基金公司,成立仅半年的弘晖资本目前基金规模是2亿美元,共披露了8个投资项目,包括马泷齿科、鱼跃医疗、趣医院等,涵盖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对于公立医院改制,王晖表示这是国家的事情,作为一个小的投资机构不做评论。
考量安全边际
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不同的投资机构持有不同的观点。
3年前,澳银资本投资了一家名为新产业生物的诊断试剂类公司,被其执行总裁熊钢称为是目前收益最高的一次投资。“我们投资这家公司时,它的利润不到3000万元,2014年上半年的利润已经达到1亿元,全年利润肯定在2亿元。”
对于如何选择投资对象,熊钢谈到:“我们的投资模型是这家公司在任何时候的估值、价值、价格和我们第一笔投资价格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比如说技术类企业,它今年的收入是1000万,假设它的PE是十倍,我们希望明年它的PE变成五倍。如果它明年的收入利润增长一倍,我们的估值降一倍,就变成五倍的PE,这是安全边际。这是我们投资的一个基本考量。”
德诺资本是一家针对医疗器械创业期、发展期公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机构,专注于医疗刚性需求。德诺资本管理合伙人訾振军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人群在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增长,他们对医疗的需求是刚性的,德诺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投资也是关注这方面。訾振军表示,现在德诺资本非常关注怎么有效管理患者群,并在不远的将来在此做些尝试。
与德诺资本不同的是,建银国际坚守的是医疗行业中后期投资,不把上市作为投资的终点。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锋介绍,过去5年建银国际在海外医药领域投资金额为5亿美金。“我们的投资是根植于成长型企业的策略,寻找相对稳定的项目,再结合行业的变化特征,把企业与行业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的一个坚守。”杨锋如是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