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数十载 漫步我国现代麻醉学之路

2014
06/13

+
分享
评论
吴宁 / 健康界
A-
A+
以尚德延、吴珏、谢荣等教授为代表的麻醉界先贤,奠基了我国麻醉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以外科为代表的手术相关科室的发展。

现代麻醉学的历史不过150余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是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工作的需要,集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临床而建立起来的,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尚德延、吴珏、谢荣等教授为代表的麻醉界先贤,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怀着推动新中国医疗发展的崇高理想,毅然回到祖国,开始了艰辛的麻醉事业创业历程。是他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麻醉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麻醉科所属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担当着中国麻醉学科的奠基人,开创了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新纪元。举办学习班,培训进修医生,编写麻醉教材,他们完成了中国麻醉学科的奠基和布局。他们用毕生的心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麻醉专业工作者,他们的学生成为遍及中国的麻醉学科带头人,有力地推动了以外科为代表的手术相关科室的发展。

1979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是我国麻醉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此麻醉学科的全面建设拉开了帷幕。各地先后建立起了隶属于地方医学会的麻醉分会,积极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麻醉学会先后创刊了《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为广大麻醉工作者交流经验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同时,全国各级医院相继成立了正规建制的麻醉科。

1989年,麻醉学科从大外科独立成为真正临床学科。当年,卫生部发布12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各地全面建立麻醉科,同时规定了麻醉科的职业范畴: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四个领域。从此以后,麻醉就踏上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国家对医疗发展的重视,中国麻醉学科也随之迅猛发展。在中华麻醉学会历任主任委员金清尘、罗爱伦、李树人、吴新民教授的领导下,特别是在罗爱伦教授的领导下,中华麻醉学会在中华医学会系统内率先建立了学术会议年会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虽然人员、设备配置都不完善,但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条件,中国麻醉工作者完成了大量的麻醉任务,直接保障了大量手术和检查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的发展历程回望

人才方面:40年代末50年代初,吴珏(上海)、尚德延(兰州、北京)、谢荣(北京)先后从国外学习麻醉回国,成为我国现代麻醉的开拓者。还有李杏芳(上海)、谭蕙英(北京)、王源昶(天津)也从国外或向外籍人士学习麻醉,开展麻醉工作,建立麻醉科室,培养人才。

医疗工作方面:从50年代开始,在原来外科最常用的三种麻醉方法(局麻、腰麻、乙醚全麻)的基础上,逐步创新了局麻中的硬膜外阻滞麻醉、全麻中的静脉普鲁卡因麻醉、硫喷妥钠基础麻醉等方法。

设备方面:乙醚面罩开放式吸入麻醉、乙醚罐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或钠石灰罐来回式吸入麻醉逐步采用国产仿Heidbrinl麻醉机(上海陶根记、中华牌)

链接:我国现代麻醉发展大事记

1953年协和、北医共同举办了麻醉进修班,为期三个月。

1954年2月李杏芳在上海于2.5%硫磺妥钠、乙醚麻醉、气管插管下施行首科二尖瓣闭合分离术麻醉。

1956年在同仁礼堂由王大同(北医)、吴英恺(协和)、尚德延(胸科医院)、谢荣(北医)、张天民(同仁)5人发起举行胸外科麻醉科座谈会。

1956年5月、1957年1月李杏芳等分布在全国内首先开展低温下外伤性腹主动脉瘤同种主动脉移植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切开术的麻醉。

1957年由协和、北医、苏联红十字会(友谊)胸科医院组织了麻醉学术活动,启动了北京市麻醉专业学术活动。

1958年胸科医院与协和联合举办了麻醉进修班。

1958年6月西安史誉吾等施行全国首科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

1954年吴珏《临床麻醉学》出版。

1959年谢荣《麻醉学》出版,金士翱等译《局部麻醉学》。

1964年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全军麻醉学术会议,交流了建国以来我国麻醉的成就。

60、70年代,中西医结合开展了针刺麻醉和中药(洋金花、闹羊花)麻醉。

1972年4月上海仁济医院首次将针麻应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了麻醉药品和器械,如麻醉机、呼吸机、生理功能监测仪,促进了我国麻醉的现代化,同时派出留学进修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1978年吴珏、李杏芳等编写《实用麻醉学》出版。同年四月李杏芳等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国内首例心脏移植术麻醉。

1979年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尚德延当选为主委,同年北京市麻醉学会成立,谭惠英为主委,并与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合办北京麻醉进修班。

1980年2月上海麻醉学会成立首届主任委员,首届有吴珏、副主委有李杏芳、王景阳。同年8月举办了第一期麻醉学进修班。

1980年《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及《临床麻醉学杂志》(1984年)、《实用麻醉学杂志》(1988年)、《疼痛学杂志》(1993年)等创刊。

1981年创刊《中华麻醉学杂志》,谢荣为主编。

1984年4月以谢荣任主编、吴珏、李杏芳、尚德延为副主编,编写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分卷。

198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麻醉学术会议,同年在徐州建立了一个“麻醉学系”,编辑出版了麻醉学教材。

1987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日临床麻醉讨论会,同年刘俊杰、赵俊主编34位作者参加编写的《现代麻醉学》出版,该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9年卫生部89(12)号文件明确麻醉科为二级临床科室,进一步为我国麻醉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麻醉学,数十载,兼程,麻醉科,李杏芳,学科,吴珏,谢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