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行走的ICU——专访重症医学主委邱海波

2014
05/27

+
分享
评论
钟宁 / 健康界
A-
A+
近十年来,重症医学科已成为一所医院综合医疗整体水平及能力的标志,然而重症医学的发展却面临种种困境。

“重症加强监护治疗病房”就是我们常说的“重症监护室”、“ICU”。近十年来,我国重症医学发展迅速,不仅在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中位列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而且重症医学科已成为一所医院综合医疗整体水平及能力的标志。

近日,在《重症医学(中文版)》(以下简称“中文版”)首期期刊发布式上,《重症医学(中文版)》主编、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接受了健康界专访,介绍了重症医学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

没有共识却站在风头浪尖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Unit的缩写,其收治的主要是一些在普通病房中没办法救治的病人。在2003年以前,很多人不知道ICU,是当年的SARS让人们逐渐认识了ICU,汶川大地震重伤员的救治让更多的人明白了ICU的重要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邱海波说:“从某种意义上说,ICU是危重病人能否生存下来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家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

“ICU不是生命监护仪的堆砌,不是呼吸机的堆砌,是更需要延续生命支持的全新医学技术和理念的地方。”邱海波介绍,ICU是一个多学科意见的交会点,比如一个病人多脏器功能衰竭,有的学科主张多补液体,而脱水无疑对肺部有利,不同学科的专家都会从自己专业角度去思考,“但ICU医生此时要做的是,将这种相互矛盾的意见最终协调起来落实到同一个病人的治疗上。”

ICU的收治范围包括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以及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等情况。而对于另外一类病人,如急慢性疾病的不可逆性恶化、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状态等,则不是ICU的收治对象。

“重症医学和传统学科不一样,我们叫边瞄准边开枪。人家学科有共识,重症医学没有,但重症医学往往走在临床医学最前沿的,病人是最重的,在书上找不到处理办法,我们的病人都在风口浪尖上,是一个挑战性最强的学科。”邱海波介绍,重症医学需要通过一些观察,看病人的问题是什么,通过我们的思考,赶紧给病人治疗。这个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我们更需要去积累经验,这种经验需要去总结经验,指导我们的临床。重症医学比别的学科更需要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看病人,总结病人诊疗经验,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这就是我们这个学科为什么更需要学习,更需要高端学科专业资料支持的原因。

邱海波教授指出,“中文版”杂志的问世有助于我国重症医学领域医师,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医师便捷、有效地获取国际重症领域的最新医学进展,对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发展、提高诊疗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重症医学》这本杂志,是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杂志,是重症医学很规范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大医院医生会直接读他的英文版,但医疗卫生发展是不平衡的,比别的学科更突出,我们的想法是,我们把国内外最好的杂志变成中文版,在全国去发行,推动国内外这个领域上的发展,改善差距,提高诊疗水平,怎么让我们的知识到床边去。“这本杂志,我自己来讲是充满期望的,承载施明,承载发展的使命,承担推动整体医疗水平发展的使命,承载让中国重症病人抢救更加规范的使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邱海波,刀尖,重症,重症医学,ICU,中文版,学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