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功、立言 “贵族”刘玉村的管理哲学
5月23日,在健康界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主办的“发现最佳医疗管理实践——21世纪医院院长峰会·2014”上,刘玉村为众人讲述了他的医院管理哲学。
一家医院的文化与管理者的性格和视角总会存在微妙的关系。在5月23日健康界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主办的“发现最佳医疗管理实践——21世纪医院院长峰会·2014”上,被业界称为“有贵族气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妙语连珠,为众人娓娓道来他的医院管理哲学。
那是我挚爱的北大医院
“我受命于北大医院的关键时期”,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坦言。2006年6月,正当刘玉村在北大医学部的工作蒸蒸日上时,却主动请缨回到北大医院担任院长。他的这种选择让很多人不解。因为这一年,身处京城中心深处的北大医院正处于深深的低谷之中,人口、交通、地域、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限制,然而其他医院都在快速发展。
处在皇城保护区,交通不便利,所有建筑高度不能超过9米,不可能像兄弟医院那样,一个楼盖十几层。空间问题是北大医院必须首先考虑的事情。没空间,医院规模就上不去;没规模,效益就上不去;没效益,医生心气就上不去。这一串问题让刚刚接手北大医院的刘玉村操碎了心。
与此同时,北大医院的人才也是青黄不接。作为中国首家公立医院,北大医院曾经辉煌一时。但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一批老专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学科带头人还未建立起在学术圈的声誉,它的光环逐渐褪去。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让北大医院进入了历史以来的低谷,面临着不被外界看好的尴尬。
“但我是这所医院成长起来的,我对医院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在那种情况下,我自信能将这辆下行的火车推到上行的轨道上来。”刘玉村说。
然而,要让一只迷失方向的船调头是件相当费力的事,更不用说当时各种关系和环境是如此的复杂了。
“每天来看病的司局长级别的干部就有一百多人。这些干部,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和周围的人交流的时候,如何来评价医院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刘玉村说,“所以我刚接受我自己挚爱的北大医院的时候,医院处在一个非常纠结,非常让我们自己和社会不满意的一个阶段。但我别无选择,只能讲文化,讲核心价值观。干了八年的院长,讲了八年的价值观,现在终于被认可,包括每一个后勤的职工都会说医院的价值观——厚道。”
我们崇尚厚德尚道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的软实力,是不是跟经济水平同步提升了呢?刘玉村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医疗卫生行业里边也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业内的这些领导者们,尤其是一些大医院的院长天天谈具体环节,天天谈经济的话,就失去了我们这个行业的道德制高点。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提到道德的高度来讲的话,是很危险的,也走不长远。
为了让北大医院这座百年医院重获辉煌,医院一点一滴地改造了妇儿楼、科研楼,新建了门诊楼、院士保健楼,即将改造旧门诊楼,还有即将开工的大兴院区工程。因为空间有限,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拓展医院空间。
但这些并不是刘玉村的重点。时值各大医院门诊量快速提高,大多数的医院都在比拼经济效益、员工奖金时,刘玉村却为医院确立了“先文化后经济”,“立德、立功、立言”的发展战略,这让人大跌眼镜。
“医院里思想那么不统一,这个时候抓经济,很容易出问题。咱们中国的医院,包括国际上的医院,挣钱还不容易吗?笔下生金太容易,但是得不偿失。”刘玉村说,“所以我强调要抓文化,对此坚定不移。有人不理解,我说按我确定的路线走,先文化,后经济,只要把文化做好了,你们放心,经济一定会上来的,不会比别人差。”
到任之初,刘玉村接连开了三个月的座谈会,平均每个星期三场,“让大家把该说的话说了”。剔除员工心里的“刺”之后,北大医院还面临重塑医院形象的问题。刘玉村又带着几十人的医疗队下乡义诊。这很令人不解,但义诊吸引了包括中央媒体在内一大批媒体的眼光。不断增加的曝光率让医生们找回了曾经北大医院人的自信,各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也因义诊增加了交流机会,人心得以凝聚。
此后,刘玉村又在医院提出“厚德尚道”的院训。他将其简称为“厚道”,即医生对病人应该厚道,院长对工作人员应该厚道,病人对医生也应该厚道。他还把这一精神层面的抽象概念物质化,让它出现在医院的建筑上、设备上、各种纸张上、职工的名片上、宣讲的幻灯上,等等。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全院医护人员的思想行为,大家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厚道”的院训去从事自己的各项工作。
他还提出要做医疗界的“水准原点”。水准原点是一座由花岗岩砌成的小石屋,曾是计算测量北京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海拔高度最原始的基准点。1915年,它和北大医院同时诞生,后又坐落在医院第一住院部院内。
在刘玉村看来,它是昭示医院文化精髓和内涵的最佳载体,而医院以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主体的各项工作,也应该有如这水准原点一般处处起到垂范作用,成为公认的标准。
如今,进入北大医院新门诊楼的人,首先就会看到门诊大厅柱子上的一块铜牌,上面是刘玉村以个人名义所写的一封信:“尊敬的来者,无论您因为什么来到北大医院,您都是我们尊贵的客人,您都应该受到礼遇。北大医院的院训是‘厚德尚道’,简称厚道;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成为医疗行业的‘水准原点’。”
为这段话,刘玉村憋了好几年。这个念头源于刘玉村一次国外参观的经历。他在国外一家教学医院的门口看到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院长写给来宾的温馨话语,当时就希望以后也在医院做这样一事。在他看来,这块铜牌或这个石头,就像中国传统大户人家的影壁墙,以一种文化的形态在医院存在着。
不过,这段话也是双刃剑。刘玉村说,把来人当客人,是提醒医院工作人员要礼貌待客,给予别人充分尊重;同时,他也想营造一种“客随主便”的文化氛围,让来客自己把自己当客人,也给予别人充分的尊重。
除了医院的“影壁墙”,医院文化也反映在医院建筑,尤其是新门诊大楼上。走进北大医院新门诊大楼,丝毫没有嘈杂、无序的感觉。刘玉村说,基于“厚德尚道”的文化,门诊楼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方便病人,尽可能让病人少走路”。
新门诊大楼开业之后,为了完善新门诊大楼的标识工作,刘玉村每天在大楼门口“蹲点”,观察病人的行为,看在哪里放标识更合理。这样细致入微的付出没有白费:每层楼都以器官安排的,比如肾内科、泌尿外科等在同一楼层,呼吸内科、胸外科在同一层,心内和心外、消化内科、普外等在同一层。每层都设有收费处、咨询台、打印化验报告的机器、就诊流程图等。此外,每个医生的诊室门口都有一块电子显示屏,屏上显示医生的名称和级别、下一位等待就诊患者的名字。
刘玉村也对新门诊楼颇为自豪,他说:“干一件事情得有顶层设计,理念必须得好,然后才能落实下来。”
用创业的心去经营医院
“当院长当领导,要永远让你这个单位是在创业的过程。”刘玉村提出了自己对经营医院的独到见解,“我不讲钱,职工就会说,我们没有物质基础,怎么生活?但只要我能够谈文化谈到很多人高兴,就会想办法要项目来支持,医院就发展起来了。医院发展起来了,自然就有钱,然后员工就高兴了。”他认为,中国有句老话叫“打天下容易守业难”,说得很有道理。在单位里边,要始终营造创业这么一个氛围,一定要给大家希望,就是大家知道单位的明天是什么,甚至还要考虑后天是什么。
这种经营医院的理念与刘玉村的个人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医院的院长,刘院长还非常地厚道。和别的院长不同的是,刘玉村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做到厚德尚道,怎样让它在医院的文化平台上实现,如何一步步地传下去。用刘院长自己的话说,每天自己的工作就是哄着副院长们高兴,然后他们再哄着主任高兴,主任再给职工高薪,这样自己的员工才能为病人提供好的服务。
“我这人比较面善,虽然有时候搞一些′阴谋诡计′,但是呢,心地善良。我看不得别人不高兴,在家里面是这样,在单位也是这样。”刘院长会心地说,“如果看到他们不高兴,就想办法让大家高兴起来。我这个人上下级概念不清楚,见了多大的领导,他也是我的病人;见到我的员工呢,也没有架子。”刘玉村认为,如果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不高兴,这个单位是运转不了的。作为院长,有时候只能委屈自己,而不是让别人看自己的脸色。如果单位的领导让人看脸色的时候,这个单位就危险了,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精神。刘院长说自己从99年开始当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又当了八年的院长,这期间几乎没有批评过人,也不会批评人。他觉得,大家都不容易,如果说别人没做好,自己想到了吗?可能就是自己的问题。他总是见不得别人不高兴,总是尝试去理解别人,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去解决问题。只有让周围的人都高兴了,医院才能快速地发展。
领导要有影响别人的能力
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当了领导,有影响别人的能力,否则只能算个领导。刘玉村给出了自己对领导力的理解。如果一个人坐在了领导的位置上,天天谋私利,是不会有正向影响的,也不可能有领导力。只有无私,在单位才会有领导力存在的空间。“中国的老话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给改了一下,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眼睛是贼亮的。”刘院长风趣地说,“你的所有行为谁都知道,大家都在评价你,你说的话,办的事儿都是公开透明的,所以我们这些透明人真的是不能自私,这是我作为院长最深的感悟。”刘玉村觉得,如果领导会说,说得对,员工就会相信,信了就会按领导说的干,这是一个链条。
做医生要有贵族气质
在北大医院开会,刘玉村对职工讲,女士们一定要让自己变成淑女,男士们一定要让自己变成绅士。北大医院曾经是贵族,虽然现在没落了,但贵族的气质还在。
在刘玉村看来,医务人员尤其需要这种贵族气质,“从事医生职业的人群应该都是社会精英,要有一种控制力,不随社会大潮随波逐流。医务界的人员应该高看自己,独善其身。”
他认为,对医务人员最好的评价就是“大夫像大夫,护士像护士”。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个大夫出来以后,一定要干净利落。手洗不干净,指甲很长,你怎么面对患者?在人类社会中,除了父母可以随便摸自己的孩子以外,只有我们这个职业可以随便去触摸别人的身体。从事这样一份职业,你不尊重别人,你自己不够高尚行吗?”刘玉村说,“从事我们这个职业的人一定要高尚,否则你就会被人瞧不起。”
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刘玉村说自己作为一名院长和外科医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体面地看病,什么时候病人来看病有尊严了,我们的事业才算成功。但是这需要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业内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企盼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一个场景,就是在北大医院的教室、病房、楼道里,有一位老者,身边围着一群年轻的学生,在认真地说着什么。而这位老者,就是将来的我。”刘玉村说自己很享受院长这个职业,因为它让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变成现实。但假如有一天自己不当院长了,希望能重新回到教师的岗位,带出一流的学生,延续这份教书育人的快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