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谈生物技术创新:政府能做什么?

2014
03/31

+
分享
评论
韩健 / 健康界
A-
A+
生物技术也是如此,很多不该管的事情被管得很死,成了阻碍创新的条条框框。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看看在农业、工业、信息、经济等领域的改革成果,你就会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越改,政府部门管得越少。

生物技术也是如此,很多不该管的事情被管得很死,成了阻碍创新的条条框框。这里面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生物制剂的运输问题。

同样是iCubate卡盒,在美国境内运输是一天,去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是两三天;而去中国内地就需要几个星期甚至还进不去,因为卡盒是塑料加液态试剂,塑料可以,试剂也可以,但是混到一起就不行了。即使国内有很硬的“关系”,包括H7N9流行期间广州钟南山院士急需试剂,海关也没有“绿色通道”。最近国内一个省级疾病控制中心需要呼吸道鉴别诊断卡盒,也是没有办法通关。

前几天看到报道,说北京开通了生物制剂的快速通道,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可是为什么现在才有?为什么只有北京才有?

科研或者临床使用的生物制剂很多都需要冷冻运输,多耽误几天等运到了也没用了。这样带来的实物浪费是非常惊人的。再加上不能按时做实验,不能第一时间发表文章,不能第一时间申请专利,不能尽快引进先进技术,这些“减速运动”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为什么运输时间长?据说“我国用于生物科技科研和生物产业的试剂,尤其是高端试剂,90%以上需要进口。进口的生物试剂,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必须通过法检,需经过前置性审批才能进口。而前置性审批目前是多部门监管,包括卫生部门、检验检疫部门、海关等,这就造成了审批过程过长。”

的确,有些生物制剂可能有传染性,有一定的风险,可是许许多多的不相关的政府部门就能控制这个风险了吗?能否参考国际惯例,把生物制剂的运输通关等管理放松些?液体的运输也是一样,许多液体试剂空运不行,铁路运输也不行,只能公路运!在这样的条件下真能搞科研?真能发挥出创新的能量?

我真的很同情国内的同行,如果我在那里搞科研,非急死不可。

政府少管点,就给创新帮了大忙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技术创新,韩健,生物,试剂,制剂,科研,卡盒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