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称药品集中招标犯众怒 低价是原罪

2014
03/06

+
分享
评论
曹凯 / 健康界
A-
A+
医药界代表委员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唯低价是取”,企业要去供应这样的中标价格,要么造假,要么停产,否则就会亏损生产。

“我今年要再次提议,废止或者修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天圣集团制药董事长刘群在3月4日举办的第五届“声音·责任”医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表示。目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省为单位进行。

其实,持这一论点的代表委员并不在少数。

3月4日,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发出集体呼吁,废除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且形成了集体意见,这些意见将在两会期间进行讨论。

这不是医药界代表委员的第一次集体呼吁废除这一诉求。2013年3月4日,医药界代表委员在同一地点表述了同样的集体诉求。

“板蓝根20包才一块多钱,成本都不够”

“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钠盐,在药品招标中的公开报价是5分钱,非常滑稽。”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科伦实业集团董事长刘革新表示。

为了让青霉素的案例更生动,刘群补充了一些历史数据:“青霉素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6毛钱,后来涨到9毛,经过招标多次压降,现在正常就是2、3毛钱。”

这样的例子代表委员们几乎是信手拈来。刘群随便就拿出来了两个例子:“80年代常用小儿驱蛔糖,价格是以前是3分钱一颗,招标招成8厘钱一颗。板蓝根9分钱一包,板蓝根20包一块多钱,可我们生产都要6块钱。”

集中招标采购推出10多年来,在政府主导下,一直坚持压低药价。代表委员们认为,每一次招标,相关职能部门都宣称药价下降,但患者并未感受到费用下降。但其“唯低价是取”的原则却让药企受了内伤。

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有限集团公司董事长胡季强对此毫不讳言,“企业要去供应这样的中标价格,要么造假,要么停产,否则就会亏损生产”;“企业必须盈利,才能维持再生产。如果某个产品是不盈利的,我们就不能生产,因为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投资者负责。我们集团下面有100多个基本药物品种,三分之一的品种没有办法按照现在的价格、现有的工艺进行生产”。

刘群接过胡季强的话茬称:“我们企业300多个品种可生产的只有几十个。与其做假药不如不做。因此,企业制定了精品化战略,我们只做赚钱的药。同样,大量企业都做只贵药、能挣钱的药。”

低价药的消失在业内已经不是新闻。只有在临床当必不可少的低价药消失时,其危害才被社会发现。鱼精蛋白和甲硝唑已经敲响了警钟,最近的例子则是《南方周末》披露的儿童救命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消失。

“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报道,‘去黑市购买希望,向两会呼吁’。这也是向医药企业的经理、董事长者呼吁:婴儿用廉价药去了哪里?过去,媒体经常是一边倒,批评企业,现在他们终于明白,原因在于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刘革新指出。

比低价药退出市场更可怕的则是药品的质量安全无法保证。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不仅点名批评广东基药招标依然沿袭“唯低价中标”的套路,而且不讳言便宜药“可能是假的”。

医药产业被绑架?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的危害远不止低价药退出、药品质量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

首先,招标流程非常复杂。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沈明就此指出,招标过程手续复杂繁琐,主管部门让企业提供药检证明、税务证明、企业账目等各种文件。审核此类文件并不是“卫生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且,“企业要参加东北、西南等外省市的招投标,总要派好几个人准备几个大皮箱的材料证明。这给企业增加了很多负担。而且,每家企业都设有招投标办公室,规模稍微大点的企业得配备十多人,还得有很多部门为它服务。这些成本费用最后还要加在药价里面”。

此外,药品集中招标已成为药品进入区域内医院的必经门槛。“重庆、甘肃等很多省公开声明,对本地市场进行保护,不但要求有配额,还要有更优惠的价格,更要进行配送考核”。刘革新点名批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主体的不公平竞争,严重地阻碍医药行业的优胜劣汰,并阻碍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一些代表委员还抨击,在破除以药补医改革的背景下,药品零差价逐渐在各地推行。为了弥补零差率带来的医院收入减少问题,一些医院借着“二次议价”、“药房托管”的名义要求企业让利。

“招标后,不少医院还要求工业企业进行发票外的返款。如果不制止,制药企业仅有的一点利润都会都被剐干。按照现行政策,发票外返款一律属于商业贿赂行为。这种趋势我们必须严格禁止,否则后果严重。当初,药品集中招标10年前刚刚推行时,业界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后果。现在才意识到,但是中国的普药市场已经受到了重创。”

来自扬子江药业的徐镜人代表同样对此意见颇大,甚至用上“敲骨吸髓”一词来形容部分医院应付医改的策略。

作为从业多年的行业人士,刘群点出了问题的关键,由于公立医院处于垄断地位,跟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相比,医药企业属于弱势地位,受制于医院。而且,在医药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格局下,问题愈演愈烈。

“相关部门认为医疗费用高就是药价虚高,这本身混淆了概念。药价高低和医疗费用高低没有关系,不能把药价高等同于医疗费用高。医疗费用高其实是乱开药、乱开检查导致的,跟药价本质上没有根本联系。”刘群指出。

在过去以药养医旧机制下,医疗与医药已经形成打不开的死结,改革必须两者联动。“药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医院对药品的使用应该综合改革。”刘群指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众怒,原罪,低价,药品,企业,医药,药价,招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