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成就医联

2013
05/13

+
分享
评论
陈平溪 / 健康界
A-
A+
医联信息化建设同样需要“顶层设计”,旧有的格局被打破,各种利益诉求的协调,新机制的建立,对于改革者都是不小的挑战。

近两年来,各地在医联体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从上海覆盖600余家公立医院的健康信息网,到厦门市慢病管理网络,再到华西医院打破围墙的远程诊疗,医联信息化之路初见成效。

上海“加速度”

在全国多地的医联体模式中,上海模式无疑是受到关注度最高的一个。

当初策划上海医联工程项目时,有人给上海医联中心主任于广军“泼过冷水”,并给他两个字的评价:“做梦!”

然而,从2005年策划医联工程项目,到如今申康所属24家医院的信息互联互通,这份“成绩单”早已超出了最初的梦想,不仅如此,上海医联工程还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一等奖。

如今,借助信息化这个有效的抓手,于广军又有了新的梦想:“为每个人建立一个能够自动记录一生、维护一生的电子健康档案。”

用他的话说,上海最先走了三步曲:第一步是医联工程项目,实现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所属24家市级医院互联互通,检验、检查结果、医学影像资料共享;第二步是市区的互联互通,从社区到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闵行区、长宁区进行了互联互通;第三步提出了建设健康信息网。项目从2011年正式开始,预期到2013年6月份全面建成,覆盖上海所有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

“医联体工程实现了信息共享,这种共享不是简单地提供查询服务,更是智能共享,将经过分析综合的数据主动提供给医生,从而为医生诊断创造价值。”于广军举例说,“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根据患者以往的电子诊疗档案建立了和健康体征相关的用药安全体系,医生看到的不仅仅是本次开药的记录,而是和患者以前身体状况和用药信息紧密相关的整合信息。”

目前,上海市任何一位在市内联网医疗机构就诊过的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可以被任何一家联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业务规范制约下通过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医务人员不仅掌握患者既往病史,还可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医疗差错;同时,患者在联网医院近期重复检验、检查和用药信息的智能提醒,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疗,节约了医疗费用。

于广军称,上海医联体建设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主要还是依赖于信息化创造的“加速度”。在他看来,医疗信息化行业开发者可以通过创造更加标准化、便于使用、真正具有互操作性的系统,让患者更容易获得和控制自己的个人医疗数据,从而使医疗行业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医联信息化建设同样需要“顶层设计”。于广军介绍,作为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上海市医疗系统去年诊疗总人次超过1.9亿。随着上海医改在体制机制上的调整,旧有的格局被打破,各种利益诉求的协调,新机制的建立,对于改革者都是不小的挑战。

特别是在医院间的协同服务,以及费用监管、服务质量监管、药品使用监管等问题上,如何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都对医院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于广军感叹,“全民健康信息网”只是上海走的第一步,目前已经投入上亿元,而这样的投入在各地信息化改造中并不多见。

为健康管理添彩

早在十年前,厦门市就开始尝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促使岛内三级医院与岛外二级医院组建医院集团或医疗服务集团。

得益于“地利”的优势,以区域卫生数字化为特征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目前已覆盖该市95%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在保证市民隐私权的前提下,免费为60%的人口建立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与此同时,厦门还是全国第一个宣布医疗云的城市。该市目前已把厦门市第三医院、仙岳医院、口腔医院这三家医院纳入医疗云建设这一平台,并将逐步拓展。

不过,在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眼里,信息技术只是工具,怎样赋予它“活力”就需要执行者总结与思考。

杨叔禹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下一个重点应该是探讨如何为老百姓的健康带来“福利”,特别是如何把慢性病的诊疗通过信息化实现有效分流。杨叔禹告诉健康界,现在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人中80%以上都是慢性病患者,像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病人等,这些患者占用了很多大医院和专科医生的资源。

“一个糖尿病患者如果诊断明确,治疗方案也制定好,日常开药完全可以在社区解决,不用再到大医院。如果发生并发症,再找专科医生。”杨叔禹认为,如果普通的头疼脑热都要到大医院去,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同时加深了医生与患者的矛盾。

通过信息化技术让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监测与日常照护在社区卫生中心服务解决,能大大减轻大医院专科医生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解决那些疑难复杂病症。

同时,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也能得到更加细致的照护。“一个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到社区医院去,不由社区的全科医生进行日常监测,等于平常没有人管。”杨叔禹认为,如果这些患者下沉到社区,平时健康方式的宣传教育、运动干预、饮食调节都可以纳入进去。

厦门目前的做法是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病患者,通过信息化进行分类。要求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和社区的全科医生结队,共同掌握慢性病患者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这名患者在大医院确诊后再回到社区去,由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共同来负责照护。”杨叔禹告诉《健康界》。

“厦门城市不大,四五百万人口。我想将来用信息化技术能够真正为病人的健康谋福利,除了让患者看病感受有提升以外,还要在慢性病的管理和照护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杨叔禹称,这才是医疗服务的最终目标。

助力医改“明星”

针对医院间的协同服务,早在几年前,镇江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医联体”催生的集成平台热潮中,作为全国17家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之一的江苏镇江,积攒了不少的经验。

江苏省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卫生局局长林枫感慨,公立医院改革开始后,镇江就开始实践纵向一体的集团化,让三家龙头医院带上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卫生服务室,形成了一个区域的完整服务体系。而且,镇江还在地级市构架了两个医疗集团。

“改革的推进要依赖信息化。”林枫感叹,目前对于重构区域健康服务体系,信息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内健康服务体系的重构,需要信息化的支撑,随之区域的智慧健康平台才会应运而生。目前镇江构建了市、县两级信息化平台来满足重构的需要。”

此外,镇江还积极打造防治一体化的数字化社区建设,以社区为核心、家庭为单位,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优生优育指导服务为一体,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一些医疗设备终端,将医疗服务、医疗延伸服务、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最大程度地体现这些服务的及时性、实时性、随时性、交互性以及多媒体化。

打破医院围墙

2008年,经过五年的筹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称“华西医院”)区域协同平台正式启动。

而在此之前,各种形式的院间协同已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大医院都会在周围维系一些小医院,如华西医院与市、县医院形成区域协同,并派自己的医生去基层做手术,下面的患者也能通过转诊到华西医院。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形式混乱,很难达到优化医疗资源的作用。

对此,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黄勇有很深的体会,“我们开展协同服务比较早,从2002年开始就有了远程医疗系统。那时华西医院是一个中心,然后发展终端用户。”目前,在中心医院的“龙头”作用下,与华西医院签署协同服务的医院已经有遍布西部12个省市区的532家医院。

但是,这种传统方式现在看起来,并不是最理想的。黄勇称,华西医院和远端医院之间是中心对多点,双方在没有信息共享的环境下工作,以运程会诊为例,“多点”的医生首先要整理临床资料,把这些资料录入系统,中心医院才能看到。

另外,工作方式受时间、地点制约很严重,华西医院的医生要到远程中心去,对方的医生也要到自己的远程中心,而不是在实时工作中发生的协同机制。黄勇称,从2006年开始,华西医院便开始着手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医院管理层认为,一定要想办法实现临床记录的共享,目前以协同服务的方式来推,有31家医疗医院,22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加入到该平台中来,实现了临床信息的共享。”

黄勇称,基于临床信息共享的方式,传统意义的远程医学就不只是中心对中心了。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每家医院之间都可以开展“科室对科室,医生桌面对桌面,在患者床旁”的协同工作。医生的联合查房、桌面协同工作,目前在30多家联盟机构中实施的非常好,这项业务的开展也是目前华西医院主推的模式。

黄勇介绍,通过统一平台的支持,医疗服务的组织方式已经打破了医院围墙。远端医院的医生在自己的工作站上可以向华西医院医生发起联合查房的申请,双方在约定的查房时间对患者做诊疗。

“这种方式除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华西医院的资源辐射出去,还可以提升兄弟医院的诊断诊治水平,更是低成本的知识传递过程,是最能够持续下去的人才培养方式。”黄勇如是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联,华西医院,慢性病,医疗,医生,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