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入选者也有福利!广东医科大学招聘博士人才,年薪不低于120万元
广东医科大学
南海之滨、松山湖畔
英才汇聚、砥砺前行
广东医科大学
热忱欢迎广大海外优秀青年学者
依托我校申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流的事业平台、优厚的福利待遇、良好的学术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广东医科大学诚邀您依托申报。
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该项目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入选后国家资助100-30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
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申请时间
1.系统开放日期:2022年2月15日
2.申请截止日期:2022年4月15日
相关待遇
1. 薪酬待遇:年薪不低于120万元。特别优秀者,可一人一议。
2. 提供事业编制。
3. 科研启动经费:300万-500万元(国家资助100-300万元,学校配套200万+)。特别优秀者,可一人一议。
4. 安家费:300万元。
5.根据人才实际需要可支持组建学术团队,提供相应的实验室、团队进人指标、博士后指标,以及博士、硕士导师资格和招生指标。
6. 住房待遇:聘期内提供学校周转房1套(原则上为2年) 。
7. 个人补贴:按国家、省和学校相关政策。
8. 协助安置配偶工作,子女均可享受入读东莞松山湖或湛江霞山区优质公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福利待遇。
☆特别说明:对于未入选人员,可经学校综合评议纳入高层次人才体系,提供优厚待遇和支持条件。
申请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等)发送至学校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rcb@gdmu.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海外优青”。
联系方式
1.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rcb@gdmu.edu.cn
联系方式:13612789998 杨老师
2.各学院/附属医院联系人
学校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更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是广东省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海滨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位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
学校于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
学校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6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
学校附属医院是粤西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的医疗中心,是粤西唯一所集高水平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是广东省首批9家“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医院之一。
同心奋进,笃行致远!广东医科大学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共同谱写新时代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