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2021|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重磅发布
中国结构周组委会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凝结了我国众多专家的心血,为我国当前TAVR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指引了方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TAVR领域正式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TAVR治疗领域即将迎来崭新的未来。
发布会期间,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洪浪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江磊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小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飞教授等国内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专家,共同莅临此次《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发布会现场。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正式发布之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叶蕴青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墨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科雨彤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正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政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姚晶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政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朱齐丰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张龙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宇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然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谢慕容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冯天捷教授等参与《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编写的专家们,围绕心脏瓣膜病团队的构成与临床评估、TAVR围手术期的影像学评估、TAVR的手术过程、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及术后康复随访等四大章节二十余个领域,详细介绍了TAVR临床路径中的具体内容(按演讲顺序排序)。
精彩致辞
CHINA STRUCTURAL WEEK 2021
一个学科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葛均波院士首先在致辞中表示,从1895年X射线的发现,到1903年心电图的发明,再到后来一系列的X光、CT、核磁共振、超声造影等影像学工具的问世,现代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认为,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是心血管领域的一个亚分支,不应强行被归为心内科或心外科领域。我想今天参会的各位专家无论是从事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还是从事介入领域亦或心内科、心外科领域,都是在为中国心血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本次中国结构周的举办,通过今天会上凝结着众多专家无数心血与汗水的“TAVR临床路径”白皮书的发行,将有许许多多的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们受此鼓舞。我希望在今后的科研探索道路上,我国心血管领域专家们都能做到内外科不分你我,团结一致、齐心协作,铭记“Go Far,Go Together”,毫无保留地继续为中国心血管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历时两周的国际和国内线上互动后,本届中国结构周终于进入面对面的交流阶段,吴永建教授在致辞的最后表示,结构周四位秘书长为本次线上会议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辛与不易。在今天的主会场中发布的“TAVR临床路径”白皮书是中国几十位专家在近一年时间里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如今,中国结构周已经走到了第五届,获得国内外心血管专家的称赞无数;希望在今后的道路里程中,我国心血管领域各位专家大咖们能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使祖国的结构性心血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结构周国内频道虽受疫情影响有所延迟,但依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收获,各位专家通过热情交流也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灵感。罗建方教授在致辞中便为中国结构周所有的工作人员点赞!并指出,我国TAVR技术从无到有,从完全借鉴国外入路方法到今天的“TAVR临床路径”白皮书的集成,已经赶超了一大批欧美国家。如今,中国心血管人可以满怀自信的说道:“在TAVR领域,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这是十分振奋国人的事情!为使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再上一个新的高度,希望在未来,有经验的专家教授能继续带领青年医师们,通过线上线下网络交流平台等通讯技术手段,奉献更多的知识与力量。其次,我十分荣幸能作为致辞嘉宾参加本次结构周,相信有了各位院士的支持,中国结构周将生生不息!
发布会的最后,宋光远教授代表中国结构周2021组委会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结构周作为一个极其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周”,它能让各位专家医师真正的融入进来,而非故作形式的“假把式”。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有收获的一年,中国结构周工作人员秉承着“为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贡献力量”的理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过反复的推敲打磨,终得以在疫情条件的限制下,形成国际和国内频道如此精彩纷呈的学术内容。感谢各位院士及专家的支持,我相信结构周在未来开放程度会越来越高,同时也感谢众多器械厂商的支持,才能让本届中国结构周举行的如此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