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构周 2021|周达新:TAVR术中球囊扩张的选择

中国结构周组委会

球囊扩张在TAVR术中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此,如何操作才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球囊扩张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是术者需要谨慎把握的关键问题之一。2021年10月12日,在中国结构周2021 TAVR频道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结合示范病例,就球囊扩张的选择及操作技巧与在场广大医师进行了分享。

球囊预扩张的操作要点

CHINA STRUCTURAL WEEK 2021

众所周知,球囊预扩张在TAVR术中优势与劣势并存,一方面可以使输送系统跨瓣更为容易,且跨瓣后不会堵塞瓣口,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瓣环撕裂、脑卒中、传导阻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行球囊扩张前,需完善准备过程。保证患者在全麻或局麻镇静下进行手术操作,经左侧股静脉放置临时起搏器导管于右心室心尖部,用于术中快速起搏;经左侧股动脉鞘管放置猪尾导管至主动脉根部,供术中造影用,也可以用于测量主动脉内压力;并穿刺右股动脉,置入动脉鞘。

扩张过程中,应使用塑形后的加硬导丝作为支撑导丝,经加硬导丝送入扩张球囊(NuMED、CRYSTAL或微创球囊)进行球囊扩张,球囊Marker点的中点应在瓣环平面水平。扩张前需观察患者血压情况,若患者血压过低,即收缩压<120 mmHg,平均压<75 mmHg时,则不能进行起搏,应先应用缩血管药物升高患者血压。在行球囊扩张的同时需快速右心室起搏160-220次/分,以减少搏出量及心排量,减少球囊受到的冲击力,避免球囊滑动,使球囊扩张更易于进行。起搏时间应小于15秒,起搏数秒后,当收缩压<60 mmHg,脉压<20 mmHg时,开始快速充分地扩张球囊、快速抽瘪球囊,并及时进行造影,观察球囊腰征、位置与形态,以此判断选择瓣膜的大小,随后停止起搏。这一系列过程,要求主术者(负责握住球囊导管、调整导管位置、喊口令)、高压注射器操纵者、临时起搏器操纵者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一旦配合失误或错过球囊充气、抽气时机,将会导致球囊弹出引发严重并发症。

中国TAVR术中球囊预扩张的理论创新

CHINA STRUCTURAL WEEK 2021

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国TAVR术中球囊预扩张理论同样有所创新,王建安教授团队提出系列球囊扩张策略(sequential balloon sizing),即评估患者瓣上结构选择相应的瓣膜。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团队提出小球囊扩张策略:建议采用18-22 mm球囊进行预扩,大瓣环者可选用22 mm球囊,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由于瓣口较小,瓣膜释放更稳定,球囊跳动也不会过于剧烈,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易导致反流急剧增加,避免诱发心血管崩溃。相关研究也表明(图1),使用20 mm以上球囊与20 mm球囊,跨瓣压差改善类似(P=0.023)。

图1. 小球囊组与常规球囊组跨瓣压差改善效果对比

球囊后扩的操作要点

CHINA STRUCTURAL WEEK 2021

球囊后扩可以扩展支架及瓣环,降低压差,延长瓣膜寿命,降低瓣周漏的发生率,但同样会导致包括瓣环撕裂、冠脉堵塞、循环崩溃等并发症,操作不当还会导致瓣膜移位。其操作要点与球囊预扩类似,要求必须在右心室超速起搏下进行扩张,选择球囊时勿选择过大的球囊,球囊后扩过程需做到见好就收,无需追求完美,行无谓的扩张。

循环崩溃是球囊扩张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往往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降低并逐步演变为心脏停搏。因此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需立刻进行处理:若此时患者未进行球囊扩张,应一边行心外按压,一边行球囊扩张,快速扩开瓣膜;若已进行球囊扩张,应边按压边快速释放瓣膜,以减轻心脏负担,随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因为如果主动脉瓣狭窄不解除,心外按压则无法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通过一些技巧可有效预防循环崩溃发生:

使用小球囊逐渐扩张,避免引起严重反流;

减少堵住瓣口的时间,必要时回撤导管;

预先解决冠脉问题;

球囊扩张堵瓣口前,患者血压不能太低。

PBAV研究进展

CHINA STRUCTURAL WEEK 2021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是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但既往研究证据来源于上世纪80-90年代,目前国内也缺少相关研究证据。因此,周达新教授团队通过研究观察PBAV对CAS的短期疗效,并对初步经验进行了总结。

研究共入选11例患者,平均年龄79.2±4.7岁,STS评分10.2±10.9分,其中二叶式主动脉瓣5例,三叶式主动脉瓣6例,7例使用最大直径为18 mm的球囊,2例为16 mm球囊,2例为14 mm球囊,所有受试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围手术期间除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反应,未出现其他并发症。3个月随访时,仅1例患者于术后2月死于终末期心衰,其余患者均存活且未发现心血管事件(图2)。该研究结果也表明,使用8F、最大内径为18 mm的球囊行PBAV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可取得即刻和短期的血流动力学及症状的中度改善,但中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2. 受试者出院前结果

总  结

CHINA STRUCTURAL WEEK 2021

球囊扩张在TAVR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优势与风险并存,术者必须掌握相关球囊扩张技巧,避免患者术中出现瓣环撕裂、传导阻滞、甚至循环崩溃等严重后果。PBAV术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结果已证实这一方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仍需各中心进一步探索其中远期疗效。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球囊扩张与PBAV术中有所获益,改善患者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