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成果转化高峰对话:为医疗机构的创新转化凝聚共识
健康界王方怡
医学创新转化正当时。
今年上半年,医疗机构的医学创新转化事业取得进一步突破性成果。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三甲医院2021年1-6月专利授权总量为1348件,对比2019年(722件)和2020年(890件)的专利授权量明显提高;在专利转化方面,北京市三甲医院2021年1-6月共转让专利46件,实现成倍增长。
在顶层设计方面,各地政府,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对于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重视明显。在最新的政府规划文件中,《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特设一章专门规划如何“推动临床溢出效应显现”,《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则在“强化临床研究转化与医企协同”章节中,着重强调了如何提升产医融合创新能力。
时代趋势轰轰烈烈,但医院实操层面仍然存在些许阻碍。
为此,2021年9月16日,“圆桌派:从政策引导到系统构建——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研讨会”在沪举办,来自医院的8位成果转化部门负责人、来自企业和资本等领域的8位专家代表共聚一堂,针对医疗机构创新转化的实操路径,碰撞思想火花,丰富实践真知。
研讨会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主办、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和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本研讨会同时也是2021中国医学创新峰会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建院100周年学术活动的重要篇章。
医院转化体系建设亟需行业标准
体系建设是开展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科研部部长田莉在发言中说道,国家、各部委、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医学创新转化,在落地层面,医院应该更多关注成果转化的切实进展和实际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学科规划处许锋认为,目前国家在医学创新转化领域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体系,缺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转化细则,即便是大学附属医院,也无法沿用大学的创新转化制度,这是影响各医院推进创新转化工作的重要障碍。
某位与会专家对此深表认同。他提出,知名的大型公立医院应该主动往前走,探路成果转化,为更多行业同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处处长李志光也表示,由于医院的特殊属性,医院层面对于成果转化仍然存有顾虑。
不仅如此,多位与会专家都提出在作价入股转化方式、创新产品采购流程等方面,医院也存在疑虑,实操遇到阻力。
对于上述困难,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教科科长王伟民认为,当前我国医学创新转化遇到的问题,大部分都不是本质问题,而是阶段性问题。随着医院创新转化项目的体量提升,阶段性问题有望在高层的推动下逐步得到解决。
综合上述讨论,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北京康卫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宁表示,基于本次会议内容,后续还将组织深入探讨,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形成专家共识,细化操作规范、夯实转化路径,让行业有所参考,为政府建言献策。
项目创新转化落地需要专人专职
体系完善之后,项目落地还需专人专职、稳扎稳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处处长王卓青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科研部主任郭华一致认为,科研管理和创新转化分属两个专业,业务属性和能力要求跨度较大,医院现有科研管理部门不能较为专业和专注地开展转化工作,因此,建议医院单独设立成果转化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科研部副主任张召才对此表示认同,他还提议,在医院内部,科研处要联合党政办、宣传办等部门,共同培养优质创新项目,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上述三位专家还提出,创新转化不能仅止步于医院内部,要借助政府平台、联合企业和资本等社会力量走出去。
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副院长张敏也表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多数医生无法兼顾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因此,对于一个创新项目而言,能不能找到合适的CEO,是决定其能否顺利完成转化的必要条件。
企业资本引擎加速协同创新
来自企业和资本的参会嘉宾也进行了主题分享。
阿斯利康iCampus创新园负责人陈锴表示,阿斯利康希望探索赋能医院的创新成果转化,以外部研发引擎和平台的角色,与医院的科研体系形成源源不断的化学反应。
上海微创医疗集团奇迹点孵化器良知创意中心资深经理王云蕾介绍到,微创医疗良知创意中心是连接医生与企业的和谐纽带,一方面对接集团的技术资源,遴选有商业价值的项目进行孵化;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医工交叉立项入孵。
国药集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超也表示,基于丰富的医院资源,国药集团将积极为创新项目赋能终端优势。
弘润健康创始合伙人左霖介绍到,其团队聚焦医疗器械领域布局了注册CRO、生产平台、检测机构、灭菌中心以及投资平台,可满足产品工程化至取得产品注册证规模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上海昕诺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怡分享到,作为CCI(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下设的动物实验中心,昕诺医学希望主动参与到医学转化过程中,与企业、投资方积极沟通,将医生的想法变为产品,最终进入临床。
整场会议氛围热烈,干货满满。
经过激烈讨论,与会专家与本次研讨会的承办机构——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一致认为:中国医疗机构的创新转化趋势明确,所遇阻力属阶段性问题,未来将共同探索建立医院创新转化的问题清单,为行业前进提供指引。